1986年中长期科技规划与转型期经济发展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中长期科技规划是转型期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下综合形成的国家行动,首次在科技规划中提出第一生产力和“面向、依靠”方针,突出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但是基础研究布局薄弱。1986年中长期科技规划取得重大成果,最重要的是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其次是科学技术规模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和科技论文数量大幅增长,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加强了“科技规划一科技计划”体系。对1986年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研究会对今后科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照。
其他文献
期刊
尼克松上台之后,为改变美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开始转变传统的对华遏制政策,与中国接触以制衡苏联。面对一个刚刚拥有核武器且不断发展的中国,尼克松政府选择通过一系列渐进的方法,包括就核武器安全保护问题与中国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中美热线和达成一个中美双方互不使用武力的协议等,试图把中国纳入到国际核军控体系之中并限制其核力量,借以维护其霸主地位。然而,中美核军控对话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周恩来最先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派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这次会议使代表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问题的必要性。在周恩来的推动下,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随着《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的出台实施,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大规模报复”战略是美国的第一项核战略。这一战略以核武器作为维持现状的手段,向美国的冷战对手发出信号,要么维持现状,要么进行毁灭性核战争。中苏两国由于各自所处环境和战略利益存在差异,决定了中苏对于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认识不尽相同,认识上的分歧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政策选择。政策的差异引起了双方论争。这种论争背后体现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矛盾无法调和,最终成为中苏交恶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报纸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水平問題,是个重要問題。这里发表几篇“笔談”性质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議論,以利于报紙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希望各报的同
西北地区由于历史的、环境的、经济的因素,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的投入,形成了重工业化结构。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工业奠基、新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重工韭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防指向下的再次重工业化等几个发展阶段。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与重工业布局使西北五省区形成了嵌入型、跳跃式发展的重工业化结构,对西北五省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即着手解决党的组织路线--特别是培养接班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解决中青年
为庆祝祖国60华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贵州财经学院和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于6月24日在贵州财经学院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红黑二丸,又名红白二丸、岩丸子、鸳鸯七、山海棠,为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subsp.sinensis)的块茎。是一种常用的民族民间药材,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夏秋季采收块茎,鲜用或晒干。多生长于山林下阴湿处,山林水沟旁等处,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及长江流域各省。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凉血,消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吐血、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