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有效学习方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也就尤为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家长必须帮助并指导孩子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谈以下几点:
  1 结合教材、活用教材
  教材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练习说话、写话,到写作的最好模板。结合教材、活用教材会让我们的课堂说话练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从课堂探究中总结出:a、通过续写故事、补写课文空白处培养想象思维。这种训练,既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又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b、通过扩写、缩写训练培养散敛思维。让学生将文中写得简略概括的地方根据他们己有的生活素材加以扩充,使其详细完整。或者让他们把一篇或一段写得很详细、生动的文章,摘其主要内容,去粗留精,去枝留干。交替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且使他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聚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2 注重平时积累。
  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但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分解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并非一日功夫,必须经过常年博览与积累。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阅读与写读书笔记的具体目标。课内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他们在课外精选读物,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赏析,并作好书笔记。校内精心营造给学生展示读书所得的机会,激发学生大量阅读与作读书笔记的兴趣,达到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的目的。
  3 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概括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说"中的概括能力表现。
  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
  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
  3.1 仿写句子。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捕捉文章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我让学生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
  3.2 仿写段落。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
  3.3 仿写课文。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如让学生学会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写一处景点,将文章写生动写形象。
  3.4 注重扩写训练。
  主要进行扩写词串练习。词串为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利用词串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词语串连成句子。这样,既加深了对韵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5 进行续写练习。
  那么怎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再次,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习作训练形式多样,符合儿童年龄特征,设计形式多样的习作训练,如: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写实作文。
  
其他文献
唐代诗人杜牧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这说明有效的语言积累能转化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说则妙语连珠,写则文思如涌。语言积累不仅是学生语言素养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化积淀的过程。重视语言积累是对我国语文学习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看到:相当一部分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要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找出思路。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培养出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阅读;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       1 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首要因素   1.1 要有高尚的师德。这首先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忠诚上,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包秀娣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单家店初级中学辽宁朝阳1220000)       语文,作为在人们学习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的一门学科,却一直处于重视度不够的尴尬局面。要提高其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此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这些教育家不约而
期刊
【摘要】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学生抗压能力减弱,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受到批评教育,就很难接受,要不离家出走,要不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了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影响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德育;开展;中小学       学校教育德
期刊
纵观历年的高考,考生由于运算出错而失利的情形屡见不鲜,毫不夸张地说,考生高考“成也运算,败也运算”。基于此,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强化数学运算教学、落实运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现就高中数学运算能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导致学生运算能力普遍较差的成因分析  运算能力差是导致高考数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运算能力差的原因复杂多样。  1.1 从学生学习的外环境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和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运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进而将道德情感通过语文教学“渗透”至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兴趣;诵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人的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当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课本、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指导;方法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
期刊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会做人,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不断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下面是我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1 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教学反义词“老”和“幼”时,利用教材插图提供的老人和小孩相互搀扶的插图,
期刊
【摘要】教师放手让学生设计作业,将作业由教师布置改为学生自主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编制各自的作业题.同时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并根据自己设计的作业进行练习.  【关键词】化学;层次型;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外作业的继续,是重要的学习实践活动.传统的化学课外作业的布置是将课堂教授内容转化成课外“教的补充”,只图量而不求质.“一把尺子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