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学生抗压能力减弱,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受到批评教育,就很难接受,要不离家出走,要不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了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影响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德育;开展;中小学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优秀品德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长时间综合教育和环境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先做人后做事”,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抓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德育思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个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共青团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第一,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让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和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同时学校要注重平时的各项管理工作,即,每周的一次班会,每周的一次班主任会、每学期的家长会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让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第二,学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作用,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第三,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定期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高尚的灵魂。
  2 研究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质量
  德育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育者要提高德育质量,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内容,必须研究德育方法,具体说来就是结合身边实例,要运用说服、榜样、陶冶的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激起情感上的共鸣,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人是一种艺术。成功地运用德育方法,还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机智。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只是孤立地、单独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要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德育思想、调整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3 构建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德育全面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校园主战场、课堂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三主”作用,在努力建设好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两支专业德育队伍的同时,积极建设思想品德教育基地,编制德育教育网络。学生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最长,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且深刻。因此,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卡,必须经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尽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说服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树立家长的教育目标,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目标,以德依法理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为国教子”的观念。“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只有在家长具备正确观念的前提下,才能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先人后己、仁爱互助、爱护环境等优良道德品质。其次要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培训家长改进教育方式,调动子女积极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利用学校图书、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料向家长宣传教育原理;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访等一系列方式让家长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家庭教育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在全面发展。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班级文化要各具特色,班级知识树、楼道国学文化展示、评比栏、读书角等有神有色。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和建筑物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宣传教育理念,如张贴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特别要注重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使浓郁的校园文化渗透在学生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落实到学生的为人处世中,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精神风貌。要做好它,我们不仅要研究德育理论,认识德育规律,而且还要掌握德育原则、方法,懂得实施途径,各中小学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巩固德育教育阵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创新人才,为构建平安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的育人环境。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头脑里经常有疑问产生,就会促使他去探究,去思考,去聆听,去解决问题,学习就会变得非常主动,这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质疑是任何创造的最初的起因,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一定要真正地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下面我结合近两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谈谈我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       “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习题和学生参与出卷四个方面来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习题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培养自学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特别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
期刊
当今教育强烈地呼唤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会学。所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战略的前提。作为教育工作者,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虽然把课堂改革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部分,但是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对政治学习兴致不高,上课不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成绩提高缓慢等现象。作为教师,要正视这种状况,并且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寻求各种方式提高政治课的课堂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
期刊
【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手段。课堂要把学生解决问题作为主要内容,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学生参与       1 真让学生提问题  1.1 创设情景,鼓励提问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凸现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语言现象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以此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
期刊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还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提高阅读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清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  阅读能力有几个层次,呈螺旋式提高,低层次的是能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是能领会领会字里行间含着的意思,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层次的阅
期刊
唐代诗人杜牧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这说明有效的语言积累能转化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说则妙语连珠,写则文思如涌。语言积累不仅是学生语言素养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化积淀的过程。重视语言积累是对我国语文学习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看到:相当一部分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要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找出思路。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培养出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阅读;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       1 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首要因素   1.1 要有高尚的师德。这首先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忠诚上,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包秀娣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单家店初级中学辽宁朝阳1220000)       语文,作为在人们学习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的一门学科,却一直处于重视度不够的尴尬局面。要提高其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此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这些教育家不约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