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习题的解题思路透析

来源 :高中数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电磁感应习题的情境,探讨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rn1 电磁感应基础习题的解题思路rn解答该类习题时需要深入理解习题创设的情境,明确已知参数的大小、方向,结合所学的电磁感应知识正确判断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以及物体运动中所受安培力的变化情况,找到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他文献
1 问题提出rn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方法,是化学家发现和构建学科知识、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实践活动,包括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要素,也包括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等实验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创设真实课堂教学情境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不只是在课堂教学引入时发挥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在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好的教学情境能驱动问题的生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探究新物质的能力以及提取、整合、识别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载体和基础,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经路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具
1 教学背景分析rn1.1 学习内容分析rn“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单质、镁单质等,该内容不仅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认识,促进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而且通过方案设计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原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基于学科视角和工业视角设计和优化方案,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rn《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提出了以下核心教学策略:1)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实验事实、数据等证据素材,帮助学生转变偏差认识,转变迷思概念,建立对物质结构及其性质关系的正确认识;2)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等活动;3)发挥重要知识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形成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