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张秀熟与《杜甫研究学刊》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1月,我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研究部工作,时值《草堂》(今《杜甫研究学刊》)创刊,我即成为专职编辑,进行创刊号编辑工作。初期的在编专职编辑人员只有濮禾章先生、古元忠先生和我三人,濮先生和我做文字编辑工作,古先生做美术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中还有一位外聘临时特约编辑——刘开扬先生推荐的田世彬先生,他当时已72岁高龄,编辑水平高、文史修养好,其父为晚清翰林院编修。
其他文献
我国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进步,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需求,房屋的设计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房屋设计建筑水平。房屋的结构设计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设计问题,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本文对于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的探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很多专业技术,因此,其质量监督管理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众所周知,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如果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就需要长期的制度建设。在新时期,我们要认识到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韩国电影在当今世界电影图谱中,以其根植于韩国本土文化的理念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独树一帜。《燃烧》与《寄生虫》因其在电影节上的优良表现使韩国电影再度引发关注。这两部电影都以反映韩国本土社会中阶层的对立、冲突、渗透、融合以及裂变为着力点,成为韩国近年来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代表,可从中窥探出韩国电影融合商业与艺术的成功经验。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科技化发展阶段,建筑行业作为社会支柱性产业,对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有关键影响。为顺应现代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建筑企业要探寻创新发展的思路,不仅要从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做好成本控制,也要充分认识到影响安全管理的相应因素,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随之,人们对建筑质量、环境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日益凸显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建筑工程的传统管理模式和思路阻碍了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只有引入现代化管理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概述,分析目前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可行性改进策略,以供同仁们参考。
杜甫一生勤奋咏诗,现存诗歌1457首,比同时代诗人的多出许多。无论从作品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杜甫都不愧为代表盛唐的一位诗杰。但杜甫实际上的作品数量应该更多。现存的杜诗,几乎没有他30岁之前的作品。日本和中国学界对此各有其不同的解释。在日本,废弃说主流,即认为杜甫30岁时和李白相遇,领略了李白的稀世才能,决定废弃自己早期咏的诗歌,立志以一种与李白完全不同的诗风来重新咏诗。而中国多数人认为杜甫早期的作品未曾留下是自然散佚。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到底哪一种正确呢?
在我国现代化的不断进程中,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建筑在人类发展文明史最初的作用是遮风挡雨、防寒祛暑,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流程建造出富有语言般的建筑。好似从其外观就能读懂它的民族文化,时代风格等。然而作为建筑不仅要根据设计风格及设计要求展现其独有特色,更重要的是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关。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施工工序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必须对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时监控,注重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因工艺产
当前市场劳动力日益匮乏与施工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使传统大面积湿作业建造方式向着绿色化、集约化、信息化及社会化的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意味着传统厘米建造趋向于毫米建造的“工匠时代”即将到来。
唐宋笔记中存有较多杜甫形象的书写,皆关注杜甫任诞狂狷的个性与卓越的诗歌才华,但两个时期笔记中的杜甫形象在特征、书写方式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唐(五代)笔记主要采用叙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杜甫形象,有意凸显其贫寒困顿,多虚构,作者的情感态度较为复杂。宋代笔记以品鉴为主,注重杜甫忠君爱国形象的建构,带有道德劝诫、学问化倾向,持论者怀有高度的宗仰、崇敬之情。杜甫从才高命蹇的落魄文人逐渐变为道德典范与冠冕诗人兼具的文化偶像,这种衍变与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变动、笔记撰述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杜诗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有关,
文章梳理了学界关于杜甫离蜀时间的几种观点及相关论据,认为杜甫应在严武死前去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相关历史地理史料,对严武死后去蜀旧说中不合情理之处提出质疑,旧说所举证据,多可用于证明杜甫在严武死前去蜀的合理性。本文尝试梳理杜甫去蜀行程,并对永泰元年(765)至初至云安这段时间内所作部分诗歌系年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