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元诱妻冯氏墓志铭 北魏 穆亮墓志铭

来源 :大众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 元诱妻冯氏墓志铭
  全称为《魏司徒参军事元诱命妇冯氏志铭》。北魏景明四年(503)七月刻制。1923年出土于洛阳安驾沟。此墓志高60厘米,宽52厘米,魏碑楷书,全志15行,每行18字,共计349字。
  此墓志结字平稳端庄,整体古朴天成;点画精到、细腻而不失趣味;用笔方圆兼备,寓机巧于工稳之中,稳而不僵,平而不板,透着一股鲜活生气。
  北魏 穆亮墓志铭
  全称《太尉领司州牧骠骑大将军顿丘郡开国公穆文献公亮墓志铭》。北魏景明三年(502)刻。此墓志呈方形,高66厘米,寬59厘米。全志20行,每行22字。1925年河南洛阳城东北西山出土。
  此墓志书法俊美挺劲,结构紧密而又舒展;点画棱角分明,方正有力,犹如刀砍斧凿而成;用笔顿挫有劲,起落之间干净利索,与《始平公》可有一比。
  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临本。
  (邱山供稿)
其他文献
石人山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800里伏牛山东段,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处以自然山水为主的风景名胜区。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总面积268平方公里,主要景观240多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  石人山可拍摄的景物较多,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云海、温泉湖泊、古木奇松皆可成画。奇峰怪石中尤以象形山石著称,像人像兽的山石美不胜收,如石人、大将军、送子观音
期刊
利用逆光拍摄可获得特殊效果的摄影作品,镜头上的遮光罩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遮光罩可以有效避免照片眩光的产生。但是有时因光线方向的变化,即使有了遮光罩眩光仍有可能产生。  笔者参考了别人的构思,用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个“通用遮光器”,方法如下:  取厚约2mm的铜片,截成与相机热靴内径大小一样的方块;另截取内径为5mm长约30mm的一段铜管垂直焊接在铜片的中央处。再截取一段长约300-400mm、直径约为
期刊
8月18日,我得到了由《大众摄影》编辑部、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名胜管理处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联合举办“人与市场”摄影作品公开评奖的消息。我是河南新乡一家报社的记者,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最大的希望是自己较满意的作品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好的摄影作品如何通过评选最终获得各自的归宿,评选的标准是什么,评选有哪些程序等等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问号。  这次石人山风景区公开评奖的亲身参与给了我了解全过程
期刊
认识谢云的书法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能够接受,但一旦接受,你就会觉得特别的好,特别的生动,仿佛它的力度穿越了你的身心一样。  在中国书坛中,谢云的字都是独特的,甚至找不到更多的参照物。他始终一贯地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不知疲倦,缓步悠扬,他的书法极少有很快一挥而就的,而总是一波三折,回环往复,仿佛有某种天意一般。《水浒传》第一回中有“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的篆书,谢云先生书写的正是“龙章凤篆
期刊
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动力,书法也不例外,只有脱古出新,才能笃行致远。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冒荒声发野腔者不少,甚至说“书法创新本身就是无知者的恶搞”,主张“好书法要多在传统书法上多下功夫”。  当代书法,植根经典,在传统上多下功夫,无可厚非。不过,这只说到了一半,还有另一半,那就是脱古出新。如果丢掉了后一半,书法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把创新视作“恶搞”,是泥古不化的突出表现,到头来只能是抱残守缺,故步
期刊
王亚洲先生近照  王亚洲 1965年生,安徽合肥人,字臻一,号雅舟,别署竹音阁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策展人。中国书协第六届、第七届理事,第六届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次全国书代会代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安徽省书协第四届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五届副主席,安徽省青年书协第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全国展评委。  我喜欢诗,无论古体诗还是
期刊
曾明,笔名了云、寄堂。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长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训,学习书法篆刻诗词。书法初学碑,以《石鼓》《石门颂》《石门铭》为范,后从苏轼入帖。中学时与吴长邺先生邻,得亲近金石。篆刻初学汉印、封泥、吴昌硕。三十岁后息刀,退休后又复操刀,参胡匊邻法,尚简靜古质。曾为上海书画出版社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白蕉》撰写《一代名士 旷世才情》,为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赵叔孺》撰写《规
期刊
刘思源同学的这幅行书作品一眼就认出是学的《兰亭序》。细看思源同学的用笔,小小年纪对于《兰亭序》的笔法理解得还是很充分的,也能通过理解转化到手上表现出来。看得出已经有相当临帖功夫。从临摹的角度看,单字的字形是比较准确的,而单字笔画的连接关系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兰亭序》是小字作品,思源同学把它放大到四尺对开来写成一件条幅作品,不足之处是缺少了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关连和墨色上的变化处理。当然,这个标准对一
期刊
印章在中国古代用材,除官印外,民间私印不受限制,金、银、铜、玉、象牙,玛瑙、水晶、瓷、石、木、竹等取材均有。竹根印是流派篆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度成为雅玩。文人雅士喜欢竹根印这一艺术,是因为竹根印天然形成,造型美观、轻巧方便,易于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竹根入印古已有之,在明清时期,文人间尤为盛行,近些年书画艺术品随着收藏逐渐升温,存世量已稀少的竹根古印,成了藏印家搜求的重要目标。  竹根做印
期刊
三  5画:包、处、尔、尒、戋、巨、令、龙、卢、矛、鸟、皮、疋、且、台、夗、乍  包  草书字根:“ ”,这个草书字根的形成过程由于缺少详细的图片资料,暂无法详列。但据草法生成规律,可以结合草书偏旁符号,参考(附图),将跑、咆、鲍、胞、抱、佨、苞、孢、刨、枹、怉、砲、鉋、炮、笣、蚫、袍等字的草书一并写出。  处(豦)  草书字根:“ ”,小篆作“”,这个草书字根上部为“虍”的草书符号,而下部的“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