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借代修辞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前言】
  借代指的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指出所描述的对象,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准确地把握借代修辞,有助于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即使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在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扭曲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呢?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节)
  【专项训练】
  1.文章第八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把句子放回原文的语境中去,然后结合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拓展练习】
  2.米店胖女人的一声“不敢”,让作者感慨“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无所畏惧”的人的看法。
  解题思路: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
  3.通读全文,我们可发现作者写了自己记忆中的四个人,请分别写出这四个人以及他们被作者记在心中的理由。
  解题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反过来,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准确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答题时,同学们应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作答。
其他文献
葛兰西是一个体弱多病的驼背的孩子。家里人给他做了一个带铁环的胸圈,让他套在身上,并把他挂在天花板上。大家以为这是把他弄直的最好辦法。然而他背后突起的部分却越来越高,长大之后的葛兰西身高不足1.5米。  然而,正是这个驼背的意大利人,却以他非凡的创造性的思想震撼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匈牙利学者胡萨尔认为,葛兰西是“列宁逝世后最深湛和最多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但同时,他也是本世纪少数的几名真正的共
期刊
【先睹为快】  青铜、葵花,一人穿着蓑衣,一人戴着一个大斗笠,一人拿着渔网,一人背着鱼篓出了家门。雨丝不断,细细地织成银帘。那么大的田野,就他们两个。天空下,是一片湿漉漉的安静。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會儿,青铜不见了——他下到水渠里用网打鱼去了,只见葵花一人抱着鱼篓蹲在那里。一会儿,青铜又出现了——他拖着网上来了。两个人弯腰在捡什么?在捡鱼,有大鱼,有小鱼。或许是收获不错,两个人都很兴奋,就会
期刊
我有气无力地扑打着羽毛凌乱的翅膀,在樹林里徘徊。“啪!”我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了,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我本是一只生活在人类家庭里的虎皮鹦鹉,主人因为我有着漂亮的羽毛而对我百般宠爱。因此,我每天都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唤醒了我脑海中的一段痛苦的回忆。  那天,主人和他的朋友外出游玩,两餐都没喂我,我饿得头晕眼花。直到回来看到我的样子后,他才醒觉过来,立刻给我投放了很多鸟食。就
期刊
【文题】  在人类历史上,名人可谓灿若星辰。请以“名人情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指津】  在构思时,同学们首先要打开自己的记忆储备,选择好要写的名人。但在选择时,一定注意自己对其的熟悉度,以及所思所悟的多少。选择后,我们就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一、讲述自己仰慕名人的经历  名人之所以为名人,必然有
期刊
【阅读前言】  所谓拟人,就是指把事物人格化,即把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通常情况下,拟人的修辞手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把非生物拟人化。如: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2.把生物拟人化。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如:真理从来不会弯腰。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阳光
期刊
【技法导入】  在《社戏》中,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所谓“儿童视角”,即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等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换句话说,这种叙事方法就是以儿童的另一种眼
期刊
那天,我醒得很早,静静地伏在桌前,不知做什么好。这些天来,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心情很是郁闷,就像这拉上了一层厚厚窗帘的屋子。  站起身,我拉开窗帘,见外面雾蒙蒙的,只好又把窗帘拉上。我失望地叹了口气,心情更加郁闷了。屋子里静静的,好像一切都凝滞了,让人感到窒息,只有那钟表的指针还在不厌其烦地走着。我觉得自己的心情与这屋子一样,沉闷极了。我只得继续趴在桌子上,把头深深地埋下去。  “宝贝儿,既然起来了
期刊
【诗词展示】  约 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名句点睛】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难以写得富有情趣。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  其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着一“闲”字,将诗人焦躁且期望客人到来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堪
期刊
若小说是一瓶浓烈的酒,诗词便是一杯淡雅的茶。酒固然香醇,却依然比不上茶的回味无穷。  ——题记  与诗词相伴,不知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分享了多少美丽故事。  诗词是一位画家,它绘出了春的生机。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的风和日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新如画,悠闲自在的生活令人惊羡不己;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欣欣向荣,百花盛开的景象让
期刊
窗外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我独自坐在钢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弹着那几首对我来说已不再陌生的曲子。一想起第二天的考级,我就特别紧张,万一弹错怎么办?万一记不起这练得滚瓜烂熟的曲子怎么办?万一……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为了这次考级,我已足足准备了一年。这一年来,我过得好辛苦啊!夏天,我汗流浃背地弹着这几首曲子,多么想躲进阴凉的地方,吃一根雪糕,痛快地冲个凉呀!但是我不能,只得在心中默念:“好好弹,不要走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