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师有更多方式让高中物理课堂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让学生在新的计算机仿真环境下培养创造力。在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更强调将信息技术视作无形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能技术,主动把教的信息化转变成学的信息化,实现高中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应用
  时代更迭速度日益加快,教育事业的地位日趋上升,使得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探索。因此,教师们采用更为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适合学生们吸纳新知识的迫切要求。视频教学的推广,课件学习的大众化,信息技术渐渐替代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生动的场景模拟技术,为同学们再现理论场景,更通过物理模型的建立使得物理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
  一、 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構建生动形象教学环境
  鉴于物理的抽象性特征,逼真的教学情境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避免物理课堂过于呆板、乏味,通过丰富课堂情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促使学生长期保持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物理学当中的三大定律,课本上只有很简单的几张图,学生很难学懂,需要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生动形象的模拟教学环境,再现三大定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定律的意义与用途。由于高中生已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采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方式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环境,事先剪辑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录像,供学生自学时使用,改善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全体学生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聊围绕某个物理章节单元或学习主题展开探究,尝试采取师生发帖、跟帖等方式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轻松、民主、愉悦的教学环境里激发学生自主发表观点与意见,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自主性,保护学生的独特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代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实验器材可见度低,结果持续时间短,实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达到在实践中教学的目的。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及其结果。然而,大多数实验由于设备、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无法完美展现其实验过程与效果,从而也就造成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
  针对以上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上的不足。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播放视频、PPT放映、图片展示等形式,将实验的器材、步骤、结果等全方位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更为全面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领悟实验意义,掌握物理知识。信息技术教学利用科学技术将音频、视频、图片等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对物理实验进行讲解,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误差结果。同时,也因为其进度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实验中概念和逻辑。
  三、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物理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的媒体特性十分丰富,有利于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全新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对新的物理知识产生强烈求知欲。借助新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将激趣性、诱思性、煽情性融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能力。例如:在讲解关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物理知识时,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新知识,而应在上课之前就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解决问题“人造卫星你知多少?”学生则要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归类,学会从海量的网络信息里筛选所需资料,不仅拓宽学生视野,还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等能力。当学生发现自己整理的资料出现在物理课堂讨论环节,其中部分内容更源自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就能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在讲解关于平抛运动的知识时,教师也可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飞机投弹的动画,借助视频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炸弹的运动情况吗?带领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如此一来,学生就在教师的指导下眼观其形、耳听其声,通过将高中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起来,激励学生形成我要知道为什么的物理探究动机,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物理学习模型
  高中物理较其他学科来说,概念更为抽象,知识体系更为复杂,因此就要求教师们运用一些高效、生动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融入物理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们提供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完美方案,对物理模型的生动演绎也有助于同学们独立理解和建立模型。
  高中物理的学习多数以建立相关模型为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也是物理模型的建立和运用。传统的平面化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立体地理解物理模型的深刻含义,更别说自己独立建立模型了。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教师们通常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将物理模型以动画或其他方式进行演绎,结合音频、视频等感官辅助,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3D思维导图,模型的生动立体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对模型含义、应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对声波、光波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点教学中,抽象而不可见的概念令学生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因此,通常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将声波、光波等转化为3D可视模型,模拟其在空气中运动的形状、颜色等,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具体的物理模型的同时,也降低了其理解难度。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度融合物理课堂和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可灵活选择素材,还能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实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改善师生关系,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宝业.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探讨[J].成才之路,2017(09):78.
  [2]石善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优势[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3):51.
  作者简介:
  李晓莉,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拓展训练是指通过专业的机构,对久居城市的人进行的一种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初中生的拓展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训练他们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容不迫,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本文主要对初中生拓展训练的运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目的:  将授权理论与分娩计划书相结合,把授权理论的自助、自立、自我管理的理念应用于分娩计划书的制定当中,并将其应用到初孕妇的孕晚期保健中,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分娩计划书
目的:  观察尘螨抗原(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Der p)、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未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 ODN)通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也成为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从而也不再边缘化,逐步开始担任班主任这样一些重要工作。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已经成为常态。体育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时犹如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一样,要求具有“动作”准确到位、严谨细致、技战术合理、团队精神等独到之处。  關键词:体育教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  体育教师曾经
摘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依托信息技术,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有人们的观念。在初中教育领域,信息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无法顺应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应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入手,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办法,扭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局面,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显著效果以及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的:  1.观察经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脓毒症小鼠的生存情况。  2.观察BMSCs移植后血栓调节蛋白(TM)在脓毒症小鼠体内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和分泌水
摘要: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现如今,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看重,特别是初中体育的教学。教师注重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在现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摘要:互联网技术正在催生教育新一轮革命。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教学改革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顺应互联网的发展,重视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在互联网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上勇于创新,才能在互联网浪潮中不断促进现代教学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体育发展的要求,体育理论深入到当代体育教育教学的模式中,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但是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模式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