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技术正在催生教育新一轮革命。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教学改革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顺应互联网的发展,重视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在互联网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上勇于创新,才能在互联网浪潮中不断促进现代教学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体育发展的要求,体育理论深入到当代体育教育教学的模式中,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但是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模式还都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技术在推动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推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有以下现象:第一,教学过程中语言讲解很难准确表达动作的要领,学生较难领会,容易造成理解差错;第二,教师示范动作过快,尤其是瞬间动作更是一晃而过,学生很难准确捕捉;第三,教师由于自身专业、个人爱好、年龄、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在某些项目动作的示范、讲解上不到位,甚至有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第四,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妨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和学生的练习实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足够积极地参与和教师生动形象且准确的示范讲解。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教育水平。因此,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努力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体育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融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优势
1. 师生角色转换,实现自主学习: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出现了“微课”等等许多新的学习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被不断淡化。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目标。从而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2. 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在全面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掌握学生的个性,为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学个性化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个性化学习指日可待。
3. 方便师生互动,实现交互式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方便。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不受现实场地环境的限制,逼真地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在此过程中,学生碰到疑惑,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通过网络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或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或引导学生正确的动作。
4. 不受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育,学生只要有能接入网络的设备,就可以24小時且不受地点限制随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互联网有着浩瀚的信息资源,在网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实现资源共享。当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学校如果能搭建一个平台,收集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本校教师或学生的优秀案例共享给学生那是更好不过了。
二、 创造条件,推进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应用
1. 高度重视,加大互联网技术的软硬件投入: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要能真正得到应用,首先相关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化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室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重视软件建设,加强学校体育信息网络的建设,不断改善学校网络服务的软件条件,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学校体育网络教育环境的建立,可使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使学生方便收集到大量、丰富的体育信息,使体育教师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从而使体育教育进入新的层面。
2. 转变思想,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体育教师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知识知之甚少,不愿意重新学习,造成抵触或不愿采用或不会使用互联网技术来辅助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辅助教学在体育教学上的推广和发展。对此,体育教师唯有积极转变思想,认清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必需的互联网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学技术、质量。同时,学校也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途径加强现代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定期培训、集中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3. 合理分配,促进个性化教育改革:互联网时代,教学信息化应该更多地采集过程性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的管理,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状况等,合理分配信息资源和时间,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学个性化改革。
4. 有效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要真正得到有效推广应用,要确实做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让学生不仅愉悦地学到体育健康知识,而且很好地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要有效地融合到体育课堂教学上,不断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能自发地、主动地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互联网时代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让体育教育进入好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龙云敏.“互联网 ”时代中职学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新思考[N].科学导报,2015年第003期.
[2]乔建永.用互联网精神推动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
作者简介:
庄恒娥,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体育发展的要求,体育理论深入到当代体育教育教学的模式中,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但是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模式还都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技术在推动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推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有以下现象:第一,教学过程中语言讲解很难准确表达动作的要领,学生较难领会,容易造成理解差错;第二,教师示范动作过快,尤其是瞬间动作更是一晃而过,学生很难准确捕捉;第三,教师由于自身专业、个人爱好、年龄、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在某些项目动作的示范、讲解上不到位,甚至有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第四,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妨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和学生的练习实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足够积极地参与和教师生动形象且准确的示范讲解。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教育水平。因此,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努力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体育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融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优势
1. 师生角色转换,实现自主学习: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出现了“微课”等等许多新的学习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被不断淡化。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目标。从而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2. 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在全面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掌握学生的个性,为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学个性化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个性化学习指日可待。
3. 方便师生互动,实现交互式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方便。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不受现实场地环境的限制,逼真地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在此过程中,学生碰到疑惑,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通过网络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学习或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或引导学生正确的动作。
4. 不受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育,学生只要有能接入网络的设备,就可以24小時且不受地点限制随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互联网有着浩瀚的信息资源,在网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实现资源共享。当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学校如果能搭建一个平台,收集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本校教师或学生的优秀案例共享给学生那是更好不过了。
二、 创造条件,推进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应用
1. 高度重视,加大互联网技术的软硬件投入: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要能真正得到应用,首先相关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化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室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重视软件建设,加强学校体育信息网络的建设,不断改善学校网络服务的软件条件,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学校体育网络教育环境的建立,可使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使学生方便收集到大量、丰富的体育信息,使体育教师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从而使体育教育进入新的层面。
2. 转变思想,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体育教师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知识知之甚少,不愿意重新学习,造成抵触或不愿采用或不会使用互联网技术来辅助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辅助教学在体育教学上的推广和发展。对此,体育教师唯有积极转变思想,认清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必需的互联网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学技术、质量。同时,学校也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途径加强现代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定期培训、集中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3. 合理分配,促进个性化教育改革:互联网时代,教学信息化应该更多地采集过程性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的管理,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状况等,合理分配信息资源和时间,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学个性化改革。
4. 有效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互联网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要真正得到有效推广应用,要确实做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让学生不仅愉悦地学到体育健康知识,而且很好地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要有效地融合到体育课堂教学上,不断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能自发地、主动地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互联网时代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让体育教育进入好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龙云敏.“互联网 ”时代中职学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新思考[N].科学导报,2015年第003期.
[2]乔建永.用互联网精神推动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
作者简介:
庄恒娥,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