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CEO吴长江:很少有人能读懂我的内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的忍痛短暂出局,到去年6月份跟资本方的强硬对抗,作为中国最大照明品牌雷士照明曾经的董事长、现在的CEO,很难有一个词语能准确地概括吴长江。
  直到8月1日上午九点半,当面色红润、身着一件清爽条纹衬衫的吴长江再次坐在商报记者面前,短短一个小时的交谈,从回应重返疑云,到细数他对雷士的感情,在如今的吴长江身上,再难看到他跟资本方碰撞时的“狠劲”,亦或是他当初笃定要重返雷士董事会时的“疯狂”。
  他说:“从去年到现在,在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有关雷士的各种新闻背后,很多人关注的只是事件,却很少有人能读懂我的内心。”
  淡然
  “现在重要的是我回来了”
  再一次广泛受到关注,是在去年5月25日,时任雷士照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吴长江突然宣布辞去所有职务。随后,赛富投资的阎炎接任董事长之位,施耐德电气的张开鹏则担任雷士CEO。
  这一突然之举引来诸多猜测,关于吴长江与资本方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直到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吴长江通过微博首次回应“辞职是受董事会逼迫”,彻底将矛盾公开。
  “从去年到现在,在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有关雷士的各种新闻背后,很多人关注的只是事件,却很少有人能读懂我的内心。”在商报记者面前,当吴长江回忆起这起震动中国企业界的纠纷时,说出了这样的感慨。
  “雷士是我一手创办,就像我的孩子,或许在别人看来,没有雷士不过是少了一个挣钱的工具,但对于我而言,没有雷士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他说。
  回忆起去年离开雷士的那几个月,吴长江一度呆在酒店茶饭不思,不想说话也不想见人。长期以来奉行笑脸迎人的做人原则,也在那一刻一度产生怀疑。而为了能够让他回到雷士,经销商和雷士员工也在采取行动,甚至包括罢工在内的极端行为。
  “有人猜想这是我策划的,但坦白说,我确实知道这些事,但我凭什么去发动这么大一批人。这不过是大家看重我的为人,支持我罢了。”他说。
  时至今日,当重归雷士后的吴长江再次站在公众面前,年近50的他除了直爽之外,更添几分感性。
  “中间的细枝末节早已不再重要,很多事情再争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现在重要的是我回来了,我能继续在雷士做事。”他坦言。
  如今,他最大的梦想是关掉手机,陪家人到一个有山或者有海的地方,安静地陪家人玩几天。“其实很多时候,我知道,哪怕是我跑出去玩几天,当雷士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也不会停止运转,但我就是停不下来,只要我在一天,心里就一直系着雷士。”他说。
  真诚
  “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到底”
  在吴长江回归雷士之后,当经历过种种波澜,事实是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
  除了在他的坚持下,雷士总部大部分部门已经从广东搬到重庆之外,从14个月之前的董事长变身为如今的首席执行官,吴长江的身份也经历了从创始人到职业经理人的“天地”变化。
  “你说有什么变化,我认为没有变化。”当商报记者追问吴长江的内心是否存在落差时,他突然提高了音调。
  “任何头衔都是虚名一个,我在乎的是我还在不在雷士,现在的雷士还是不是我当初创办它时,设计好的样子。”说到这里,吴长江停顿数秒,“我很庆幸的是,我现在依然还在雷士,而雷士依然是我当初设计好的样子。”
  事实上,当外界在解读吴长江之所以还能回归雷士时,将绝大多数原因都归结到那些从头到尾一直力挺他的经销商和员工们。
  从2005年,他被当时雷士的其他两位股东“扫地出门”,再到去年的“被逼辞职”,谈到吴长江,很多人乐于将两者进行捆绑。而当纷争正在烟消云散,走进吴长江的内心,经销商和员工究竟在他心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有些企业家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吴总跟他们不同,他随时都是以大家为中心,考虑的永远是大家的利益和前途。比如与人为善,比如乐于分享,吴总在企业经营方面使用的往往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少有人可以真的做到。”雷士照明新闻发言人石勇军告诉商报记者。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就在2010年6月,雷士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50多个高管团队的成员都获得了期权,这些人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而在经销商层面,吴长江向来推崇把经销商当员工一样关怀和管理。
  另一个例子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照明企业普遍减少市场投入,经销商日子普遍难过。此时,吴长江拿出2亿元授信,帮助渠道商开疆拓土,授信对象包括全国36个运营中心和1500多个经销商,一些大的运营中心甚至得到近2000万元授信支持,且全部免息。这在中国照明行业堪称史无前例。
  “我的员工只要穿上雷士的厂服,我就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到底,对于经销商也是一样,只要他们心甘情愿加盟雷士,卖雷士的产品,我也会对他们负责。”吴长江说。怀揣如此信念,不难解释,在雷士历史上,数度发生过吴长江掏钱给经销商,帮助经销商解决市场拓展、渠道建设等方面难题的案例,更不难解释,当吴长江面对与股东的反目、与资本方的矛盾,总是会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经销商站出来与他共进退。
  在吴长江的内心深处,企业管理的精髓说到底就是为人处世之道,“经销商和公司的员工之所以会尊重我,是因为他们知道即便他们对我、或是对雷士有什么意见,也能大胆直言,不用担心我打击报复,我希望我们之间的相处能和谐融洽,每个人都能容得下他人批评。”
  感恩
  “做好事不要为了赢得声誉”
  观察雷士,很容易发现雷士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独特之处。
  低调是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正如吴长江,如果不是过去两次事件,作为中国最大照明品牌的创始人,他极少在媒体露面。
  “名声都是虚的,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埋头干实事。”当商报记者让吴长江概括雷士的管理精髓,他表达的态度跟他对头衔的态度惊人一致。   “雷士从创始到现在,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尽管必要的宣传肯定会有,但我们从来不请明星当代言人,在企业动作之外,我们从来不请媒体报道我们的公益行为。我认为,做好事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之举,应该不求回报,做好事不要为了赢得声誉,否则一开始就违背了做好事的精神和初衷。”他说。
  即便雷士一路成长至今,但在吴长江的内心深处,一直坚持要远离作秀多干实事的企业经营理念。吴长江介绍,“比如陈光标,我认识他,还跟他一起出席过活动,但我客观地讲,他就是典型的作秀老师,这种作秀在很多时候会让人产生反感,让人觉得你做好事的动机不纯,我不想雷士也成为这样的企业。”
  所以他会时常告诉员工,不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去做好事,要从内心深处培养一种爱心,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会感染你身边的人,会感染你的客户,会推动雷士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崇尚仁义的儒家思想,在低调做人之外,吴长江还强调感恩。直到现在,他时常会提起他在2005年遭遇股东纷争最艰难的时候,曾有一位素昧平生的美籍华人,和他第一次见面后,得知他的艰难处境,就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借给了他2000万元,“我会永远记得那些曾经给过我恩情的人,他们都是我做人的榜样。”
  对话
  “做世界品牌,并非是把产品卖到世界”
  重庆商报:您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吴长江:我的目标从创办雷士那一刻起就没有变过,就是把雷士打造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可以这么说,今天的雷士一直在沿着我最初的规划和设想在发展。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都不会放弃雷士。
  重庆商报:在您的理解中,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称得上世界品牌?
  吴长江:做世界品牌并非是要把产品卖到世界去,而是要让全世界的用户都尊重你。我曾经看到一个品牌的服装,可能买一套要花掉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但这个品牌后来转去投资房地产和其他领域,财富虽然增加不少,但这个品牌最终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在我看来,一个世界品牌不仅要赢得尊重,更要专注、有责任心。
  重庆商报:雷士距离世界品牌多远?
  吴长江:现在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目前做到中国照明行业规模第一已经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就在前几天,全球最大的灯具公司的CEO带着他们的团队,主动到重庆跟我们谈合作。未来雷士会更多涉足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去树立和传播雷士的品牌和文化。(来源:重庆商报)
其他文献
分析了电炉冶炼高附加值钢水中氮元素的来源,并通过分析冶炼工艺,找出控制钢水氮含量的有效途径,工艺改进后氮含量平均控制在66ppm。 The source of nitrogen element in hi
2013年中国直接还原铁研讨会于2013年6月16日—19日在山东泰安东尊华美达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组织、院所、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共200余人莅
美国媒体称,2012年,中国汽车事故中儿童死亡人数为美国的将近3倍,尽管中国的汽车数量还不及美国一半。据悉,2013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不系安全带和驾驶中使用手机的惩处。下一
管理是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影响着我们工作、生活的第一个方面。档案馆(室)作为高校的一个基层组织也离不开管理。通过管理,协调馆(室)内部人与人、人与事之间以及档案馆(室)
“书的还魂与赶造”是鲁迅先生一篇杂文的题目(见《且介亭杂文二集》),写于1935年2月15日。鲁迅先生写这篇杂文所讲的当时翻印古书和赶造的古书的弊病在今天似又重新泛滥起
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关键是有三点水系浇灌我们的根使我们的皮肤生长得很深从一首大合唱的内部我们知道保卫黄河的意义那时的舞台信天游和民歌都举起刀枪跟着这首歌站成队伍于
期刊
“黑风”造成的灾害最严重的是1993年5月5日的那一次,其危害的范围、程度,成为当时电视、报纸的重要新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灾害发生后,政府组织救助,安排生产,专家调研、座谈,对
告别平原的挽留,谢绝溪流的邀请,种子在无数的疑惑和叹息中随风而飘。飘过绿绿的草地,飘过浓密的树林,它还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港湾。这就是我的家———云雾缭绕的高山上,
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收集工作江苏省档案馆奚博凯要搞好档案收集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尤其要认识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档案收集工
中国第一次设计制造现代的大型客机,最重要的是要给设计、制造、试验工作留有足够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才能保证首飞马到成功。  还记得美国人发明的飞机首飞是在1903年。但仅6年之后,出生于中国广东年仅26岁的冯如就让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成功飞上天,而且与当时国际上先进飞机的水平相当。那时候,孙中山专门看过他的表演,还题词强调要“航空救国”。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研制歼击机等军用飞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