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背后的故事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观看与表现实现,人们绘其所见,而各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和文明背景,这也为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提供了看与联想的内容,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人们养成了观看、想象、记录和描绘等习惯。因此艺术史才开始有了记录的内容,不同的文明背景下,人们对于观看的方式和联系总会潜移默化受到其背后东西的影响。
  关键词:绘画;故事;欧洲艺术
  绘画是一个时代的重要记录与反映,人类在研究探讨自身过去历史时,绘画是一个了解的并且较为直观的媒介,要想更深入地理解一幅作品,对其背后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艺术的背后力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西方近代以来的艺术发展解读,结合中国艺术现状,由此而探索中国艺术的自我生成与构建。
  一、环境与绘画
  自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欧洲的文明发展迅速,并且席卷全球,占据统治地位长达四个世纪,今天仍然还在占据主导地位,这不单是经济和军事,而是多方位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艺术。1855年,艺术家库尔贝发表《现实主义宣言》,将欧洲人的视线由宗教和神话引向了现实生活,而工业的日益发达,出现了锡管颜料,紧接着印象派画家登上历史舞台,逐渐地,欧洲自文艺复兴来建立的观看方式被一一打破。后印象的三位代表者—梵高、高更、塞尚更是为现代艺术开启了一扇大门,从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中叶的近半个世纪里,现代艺术蔓延全球。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冲破了地域、民族和国家,各类艺术之间相互碰撞交融,具有较为各地接受的国际性艺术也纷纷踏进世界舞台,而以往建构起来的观念与观看方式土崩瓦解。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全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二战之后,以往的英法等强国,失去了主导性地位,与此同时,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立,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艺术上开始脱离以欧洲为中心。因战争陷于虚弱的欧洲得到来自美国的援助,而在意识上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世界中心转向美国。汉密尔顿预示了消费型社会的到来,而安迪·沃霍尔等人作品中折射了资本的繁荣,并且艺术进入商业消费模式。很快,众多艺术工作者去美国谋求发展,而中国在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是在向苏联学习,80年代后,人们也开始对美国趋之若鹜。
  艺术的发展往往是无意识的,而语境的转变,让人们开始不断调整自我的判断与前进步伐及其方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都会顺势而变,而以往的艺术著作中体现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艺术占据主导,而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发展,以往的书写模式将会被打破重建。
  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启迪
  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使得社会生活变得复杂,但同时也使得人们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宽,艺术也变的更加丰富并且多元。近年来,中国的收藏家盲目慌张地将新的艺术送进蓬皮杜等艺术中心,以此而镀金达到某种所谓成果的效果。而以西方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常常宣布绘画艺术已经死亡,国内的诸多艺术家也为了与所谓的国际接轨,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架上绘画在当下的前进发展。而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方面也在悄然变化着,而建构起自己的艺术纲领。中国的艺术家在国际上的日渐活跃,如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等,他们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中国崛起的因素,因为中国的崛起才使得他们有机会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艺术。
  中国崛起也使得艺术家跟着受益,他们取得巨大的成就,获得西方世界的认可,是值得庆贺的事,但就全球艺术格局而言,我们还缺乏自我文化艺术价值体系的构建,艺术家的成功标准是西方社会所提供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全盘否定西方艺术的评判标准,而是在汲取外来营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在结合自己情况的基础上,实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构建,这也应该是我们在文化战略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而在艺术上属于自我意识形态的建构,也是观众和艺术工作者共同完成的,要想在文化上获得民众的价值认同,那么对于自我的思考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既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但同时也应该要避免同质化和同一化。一件艺术作品,将其创作出来只是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应该交由观众与之完成,从这一点而言,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所以,个体艺术家的崛起,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群体和社会等的艺术兴盛发达,而当我们艺术在社会中称为一种常态,人们对于它的认识没有过多的误解,更没有再将之高高挂起,那么这个国家的艺术才算是崛起了。在新时期里,中国的艺术也必将伴随着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发展走出国门,而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显得至关重要。
  艺术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反映,同时,艺术的繁荣,也是我们的背后力量在支撑它走向更远。而艺术自由的程度,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也折射出了它的綜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塞戈莱纳·莱·梅恩《库尔贝》M周渝 袁欣(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6
  2、汉斯·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M洪天富(译)金城出版社 2014
  3河清《艺术的阴谋》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高兴台(1991—),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 方闻所著的《心印》与王伯敏所著的《中国绘画通史》同为我国当代画论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巨著。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和指导。先笔者就以初步的学习为基础,将这两部巨著进行对比,以期通过大概的分析,促进对这两部著作的了解与学习。  【关键字】 心印;中国绘画通史;唐寅  众所周知,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绘画通史》正属于“通史”类。而我国的通史类著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47年,唐代
期刊
摘 要:电影道具设计是电影中再现时代气氛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能为电影表述的故事创造一个真实的空间环境,道具设计既要与历史时代相符,又要与导演的创作意图相符,要从形态、色彩、材质等知觉要素中寻找设计规律,最终完美地表达电影内容。  关键词:探寻;电影美术;道具设计;形态;色彩  1 引言  电影是一门包括了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的综合性艺术,电影美术是美术与电影嫁接产生的。电影美术涉及的
期刊
距离国家艺术基金《中原弦索乐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结束已有近两年时间,我与导师陈艳教授及其他学生们的记忆,仿佛还停留在2016年格外炎热的夏天。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财务部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自2013年设立以来,国家艺术基金已经资助扶持了一批优秀剧目、剧种,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摘 要:1981年山东省第一届古筝比赛在济南文联礼堂隆重举行。这次大赛是第一届“泉城之秋”音乐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举行古筝这一单项专业比赛,在我省还属于首次,在全国也是第一次。文章通过对于大赛分析和思考,从中总结了诸多收获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对于这届比赛的重新关注及重视。  关键词:古筝;泉城之秋;比赛  1981年9月21日至23日,山东省第一届古筝比赛在济南文联礼堂隆重举行。这次大赛是第一届“泉城
期刊
摘要:音乐会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综合性音乐教学评价形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班级音乐会”在中小学音乐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并根据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制定了音乐会评价设计方案,对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音乐评价;班级音乐会;中小学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指出:“评价语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开发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寻找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湖北古村落大余湾的基本状况和大余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余湾的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开发与保护策略,希望能对中国众多古村落以借鉴作用。  关键词:文化遗产;大余湾;SWOT
期刊
【摘 要】 配价分析法是从化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方法。朱德熙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中,开始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目前,汉语语法界在动词配价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以及辨别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关键词】 汉语语法;动词;配价分析法  一、化学中的“价”配价的含义  化学中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是取氢原子为一份,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喝多少个氢
期刊
摘 要:中国新写实油画以一种艺术形式,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精神理念,将西方油画继承下来。这种新写实主义有别于20世纪伊始的古典写实主义,所呈现出的人文精神,不仅强调了人价值的重要性,也显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先从中国新写实油画的发展概况出发,再以画家忻东旺的绘画作品为例,从其技法和画面两点剖析,深入说明人文精神在其画面中的体现,最后概述人文精神在中国写实油画中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中国新写
期刊
摘 要: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元素,它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一种衬托主体物的“负空间”,所以它可以是任何事物,但它不是空白。留白一词起源于中国画,中国画善于营造意境,这种营造意境也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本文主要是根据静态白和动态白两方面对留白进行研究分析。静态白通过大量的留白来衬托主体物,营造意境,使观者产生与作品对话的想法。而动态白则是根据画面元素的编排对观者起到阅读的引导作用。但静
期刊
摘 要:艺术社会学是艺术学理论的重要的方法论之一,而豪泽尔则是艺术社会学领域重要的人物,因此,本文希望以《艺术社会学》这本书为蓝本,对豪泽尔及其艺术社会学方法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一方法论,谈一谈对于当代艺术的看法。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豪泽尔;当代艺术  一、豪泽尔与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创作、批评与理论)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要点是“作为艺术的社会现象”),艺术现象是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