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书新意韵诗

来源 :南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莲
  夏天
  是荷的季节
  古镇外的池塘
  梦水轻烟
  淡白粉红的花
  在风中摇曳
  模样儿甜
  汪柳弯
  是谁
  泊舟在月起的山前
  碧叶筛下金碎
  把绿荫下的鱼儿
  斑斓
  花朵尖尖
  怿动蜻蜓的
  眷恋
  黄昏里
  谁吟唱而归
  打破了
  山谷的宁静
  那诗意
  悱恻缠绵正如清泉濯濯
  飞吻
  红莲
  木屋
  沉睡
  像昨夜的酒
  不舍
  是今晨的思念
  在寂寥中等候
  难为情的挣扎
  放飞
  心的自由
  倩影
  在清辉里
  斑斓了
  杨柳
  蒲草
  轻抚水岸
  沙鸥戏水
  演漾出丝丝离愁
  松涛流云
  带不走
  这迷津古渡
  细雨
  缠绵在林荫尽处
  田埂
  弯曲成羊肠小路
  木屋
  玲珑在山水间
  把那
  清风明月
  参透
  夜雾山溪
  蛙噪,虫鸣
  乡村的夜
  是这般幽静
  清辉弄影
  斑驳了林间小屋
  流泻一窗柔情
  迢迢斗牛
  灿灿河汉
  盈盈一脉流星
  雾,染亮清晨
  鸟儿,把黎明唱醒
  大地,温润树冠
  撑起朵朵绿荫
  柔曼,婀娜
  恰如心海
  珍藏的那个
  倩影
  高山,挺拔
  身躯,雄浑
  缭绕天边白云
  律动,旖旎
  翠染,黛熏
  引得多少处子
  怀春
  把厚重和安稳
  把圣洁和清纯
  憧憬
  山谷里的小溪
  潺潺地,欢快地
  流向远
  方映一岸新绿
  响一串叮铃
  那峰
  衔来的光
  耀一眼金辉
  牵一溪波粼
  只为
  拜别这
  追寻大海的
  足印
  海棠青影
  顺着山峦
  松涛
  流响一串叮铃
  把云袖
  连同巧笑
  一并
  轻盈
  东篱边的水榭
  流碎了海棠青影
  曾忆
  箫起溪亭
  紫藤绕着凫鸟嬉戏
  涂抹了整个黄昏
  一缕炊烟
  在袅袅升腾
  羽燕
  在屋檐下呢喃
  只见花篱隐隐
  蝶儿纷纷
  恰是庭院的兰香儿
  染了罗裙
  七夕
  一阵风
  送来丝丝缕缕的雨
  七月流火
  秋光
  把天空洗了个蔚蓝
  冷画屏里
  演绎古老的童话
  银烛
  照亮爱的欢颜
  萤火秉夜
  小扇轻罗
  天街已柔曼了千年
  银汉迢迢
  鹊舞仙桥
  架起星河灿烂
  今夜
  把人世间的爱恋
  都付与这温柔缱绻天
  月季花的秋天
  月季花
  盛开在整个
  念想的天
  风起
  花瓣摇落
  季节的誓言
  一片一片
  消弥
  泥土的胸间
  池塘里的鱼儿
  摇一下头
  摆一下尾
  涟漪在心海蔓延
  一圈一圈
  悠碎了思念
  鱼之吻
  再也触碰不到
  我的脸
  缤纷的花儿
  和着秋光
  灼红了双眼
  风筝向天空悠然
  一弯新月
  钩断了丝线
  无奈
  灯火阑珊处
  倩影萦怀
  伊人逝远
  酣睡千年又何妨
  捲一帘月
  沐一阵秋涼
  煮一壶淡定
  把寂静和着禅味品尝
  不能忘际遇的欣喜
  别离的愁怅
  都是灵魂柔软处
  最美的篇章
  犹记起
  莺歌燕舞
  姹紫嫣红
  豪情写满十里荷塘
  洞箫遣怀一曲神伤
  青灯下
  轻拈瓣瓣花语
  佛缘把心安放
  星月处
  梵音飘荡
  许指尖轻抚经筒   今夜把相思盛满
  枕着眷恋入梦
  即便酣睡千年
  又何妨
  莲蓬落子待春潮
  残荷飘
  纵步随她心旌摇
  佩环声脆
  抖落一身清高
  栏外蹊径
  曲水流觞
  露滴红叶染风骚
  问柳春夏
  站在谁的水岸
  把泛黄褪尽
  竟弄得赤体条条
  问藕池塘
  深犁在谁的沃土
  萌生自愿寂寥
  泊水轻舫
  撑一枝长篙
  东山引月
  清辉笼泓坳
  念想莲蓬落子
  把秋光装点
  却待春潮
  秋雨梦
  整夜的雨
  把我的梦打得零碎
  无法清晰地忆起
  梧桐叶的颤栗
  和心的伤毁
  林的静美
  刹那间含泪
  红叶凋零了虬枝
  漫山的年轮
  把成长的岁月
  圈成了無悔
  我入了谁的梦
  谁又在我昨晚的梦里
  滴滴答答的雨呀
  可知北方的大雁儿
  正在南归
  把爱种在秋天
  我把秋种在窗前
  只为能看到每一个
  梅蕊的孕育
  桃红的瑰丽
  夏荷的繁衍
  孕育是冬的温暖
  我愿拾薪山野
  垒灶煮雪
  燃尽世间孤寒
  蝶嗅春红
  燕舞翩翩
  如果能像蜜蜂一样
  我也想在芬芳里流连
  炽热在骄阳下繁衍
  金黄的稻谷裹在绸缎
  里烁烁繁星与月色争妍
  我在清辉眷恋的荷塘里
  听取蛙声一片
  经年之后
  一定是硕果充盈山峦
  我要向收获的季节承诺
  且将沃野犁遍
  再把爱的种子
  播撒在金色的秋天
  烟雨缱绻在江南
  洇开丹青把水墨涣散
  我将落笔在三月的江南
  黛色的湖面
  清风牵来片片白帆
  青石巷
  乌篷船
  软语织就农舍的炊烟
  芦苇在沙洲摇曳
  长条蘸水
  牵一湖柔波的情缘
  丁香花
  油纸伞
  在吱呀呀的桨声里
  诉说古楼的悲欢
  碧映荷叶芙蓉面
  白硬盘里飘过茶仙子的衣袂
  一行白鹭飞过绿油油的稻田
  且就赊月处
  我将所有的诗篇
  连同爱恋
  并缱绻在这烟雨的江南
  愿时光永恒
  我想去沙漠戈壁
  感受胡杨生命的变迁
  生死千年
  不朽千年
  我想去喜马拉雅
  沐浴圣洁的冰川
  听梵音袅袅
  心吻金幡下的雪莲
  我想去放牧草原
  马儿和青草地
  就像朵朵白云和蓝蓝的天
  小溪的歌唱
  如我对大地的思念
  我想去看大海
  体验波涛的壮阔
  力挽狂澜
  那海上的明月
  是我升起的白帆
  我想去原始的村寨
  欣赏古老的炊烟
  洗净凡尘
  把都市的繁华抛散
  我想去追逐南飞的雁
  记得一字和人字的雁阵
  在我头顶盘旋
  把儿时的梦
  捎到天边
  我想一切善因都结成缘
  哪怕沧海变成桑田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慈爱在轮回里依恋
  我想停止地球的旋转
  愿人生之如初见
  让世间的一切美好
  在时光里永恒
  李兵书, 大学教师,中医师,研究生导师。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湘北的一个山村。八九十年代,求学于岳麓山与珞珈山下。著有《广告管理学》《山水甘田》等学术专著和文艺作品。
其他文献
刘居时 广东肇庆人,1970年出生于书画世家,1990年代在深圳新桥打工、画画。现任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七岁习书画,承庭训而耽于笔墨丹青,得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等指导。十六岁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曾多次送美国、日本等海外艺术馆展出,并被海外藏家收藏。  3月初,一个暖阳普照的下午,我有幸到位于新桥中心路上的大道文化公司拜访了疫情期间在这里进行创作的画家刘居时先生。眼前
期刊
李乃祥 笔名澜山闲云,广东梅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宝安区西乡街道党政办副主任、人大办主任、副调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红荔诗苑版主,深圳市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长青诗社社员,宝安区诗词学会理事,宝安区琴江文化研究会《琴江情》杂志执行主编。作品先后在求是网、《中华诗词》《深圳诗词》等媒体刊物发表。  文艺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白,它展现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跟文艺打
期刊
叶辛 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根据其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广受好评。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获得1983年全国金像奖。198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塌方》获得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
期刊
杨焰 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曾获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德国纽伦堡新春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一等奖、四川省师范院校校园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
期刊
李运强 满族,毕业于河北石油工业技术大学。相声、快板、小品演员。2015年开始在北洋话剧团学习表演,并开始频繁演出。曾获河北省曲艺联盟大学生曲艺大赛“银奖”、深圳市第十七届鹏城金秋曲艺大赛金奖、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杯(创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萌芽:学艺不易,且行且珍惜  1995年出生,金笺扇,着长衫,李运强身上融合了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快板演员的灵巧机敏、小品演员的生动质朴。初见他的人
期刊
沿着仄身而去的履痕  盛开在掌心的花朵已经凋零  唯有那缕淡淡的芳香  还残留在弯曲的指纹间  难道是想驿站的飞翔  风干成一种线装本的语言?  每一次的穿越都是生命的輝煌  每一次的诉说都是生命箴言  当往事的帷幕  被岁月的脚步缓缓拉上时  这勃发的青春钟声  在音乐浇筑的肌体中  会不会洋溢情感的五彩斑斓  会不会再被一种激情所渲染  森林的表白  还是那句永远的潜台词  身居何处已无所谓 
期刊
“白衣天使笔墨情”—— 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亮相深圳市宝图  抗击新冠肺炎,白衣天使奔赴一线,勇战疫魔,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系统十二位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用书法抒发人生情怀。2021年1月14日,“白衣天使笔墨情”——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在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负一楼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指导,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
期刊
深圳宝安区慈善会与区文联开展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  用笔墨表达爱,发挥各界优势,合力推动宝安区慈善事业新发展。2021年1月1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慈善會举办的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在一雍博物馆举行。宝安区政协副主席项健,宝安区慈善会、宝安区文联、宝安区书协、宝安区美协等单位负责人和书画艺术家一起,座谈交流和创作,现场创作的作品全部捐赠给区慈善会用于慈善交流。  交流活动中,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会长张
期刊
近日,著名画家、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主席、南风国画院院长史文集,经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严格遴选,并报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理事会批准,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这也是宝安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画家。据悉,按照《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章程》,书画院研究员的选聘既注重艺术造诣,又注重个人品格和社会影响力。书画院研究员享有参加书画院组织的活动,获得书画院的有关资料,享有书画院对其艺术成就的宣传服务等权利
期刊
独特的审美视觉 来自扎实的写生功底   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美。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珍贵的特征。中国水彩从引进、内化到发展,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目前正在进入当代性转型,中西视觉艺术的互动和影响日益频繁。陈小平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始终把准着审美的价值取向,他的作品在意境方面比西方水彩画更有深度,又弥补了中国画在色彩和光线表现方面的不足。他的作品表现大自然美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