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醉于绚烂的诗意里

来源 :南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特的审美视觉 来自扎实的写生功底
   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美。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珍贵的特征。中国水彩从引进、内化到发展,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目前正在进入当代性转型,中西视觉艺术的互动和影响日益频繁。陈小平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始终把准着审美的价值取向,他的作品在意境方面比西方水彩画更有深度,又弥补了中国画在色彩和光线表现方面的不足。他的作品表现大自然美妙的诗意和生命的欣然律动,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以及亲和中的疏离。陈小平的画,有其独特的审美视觉,那就是既注重西方绘画的直接感官和刺激,更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蕴和情趣。从他的《泊舟》《豹虎岩戏台》《雨朦胧》《湘南雪景》《阳明山恋人谷》等系列风景画来看,树木、云、水、石、土、雨、雪、舟、戏台这些物象相映成趣,气韵流动,生机盎然,鲜活的画面透着“恬淡”“静穆”之美。这对生活在大都市,尤其是当今快节奏下的人们,是非常不易感受得到,而又非常渴望能够感受的。再从《女孩与花篮》《沉醉》两幅人物画来看,画中的女孩充满灵性,犹如仙子。画面用色淡雅,由静而趋于动,背景有意模糊和虚化,仿佛透着大自然的某种神秘与不可捉摸。他以律动的画面,淡雅的色彩,微妙的形态,让观者仿佛能聆听到山野的呼吸,大地的脉动,能感知到纯情少女的梦幻,沉醉于自然的心灵悸动。静物《岁月之声》,画家巧妙地把表达的物象安放在一个氤氲着诗意与梦幻的情境之中,岁月静好,生活安祥。陈小平创作的静物世界,让观者的心在充满诱惑,物欲横流的当下能沉静下来,享受安谧。
   陈小平教学之余,或远涉大海戈壁,领略自然界的苍茫雄浑,或近足乡野山谷,感悟浓郁的故土情怀。他对景写生的时候,面对山光水色,视觉所获得“美”的信息,往往让他时而进入冥思、静思,不可言的境况;时而进入激昂、亢奋,有强烈表现欲的状态。这时眼前的山光水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光水色了,瞬刻之间成为了可触、可游、可居、可感的大千世界。这些写生的鲜活画面,在转化为创作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沉淀和思考,再经过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他的艺术作品就会在写生的基础上,表现语汇更为概括和凝炼,美的意蕴更为提升和丰盛,彰显出他所追求大自然神秘力量、人的静穆的精神,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丰沛的情感表达 源于对故土的一往情深
  
   一个艺术家的感悟与思考是多方面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无不融合为一体地反映在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一位画家所处的地域文化,自然而然地会给予其独特的熏陶和滋养。画家往往借助于自己的艺术手段,表现其特定的情绪感受,表达他的艺术主张以及人生态度。朱训德在谈到自己创作时说:“我常想远离这喧嚣躁动的都市,只为了能面对时空时有一份冷静,一份朴素而虚静的态度与自然对话。只有在清新的自然中才能灵思涌动。我用心静听大自然的和声,用自己的笔抒写自然与宇宙的永恒。”陈小平生于湘南长于湘南并工作于湘南,湘南丘陵的山峰、树木、野草、山花、河流、小溪、池塘、田地、屋舍、炊烟、雨、雾、霜、雪、风等等特殊的山水和风情,已融入他的血液,浸入他的性情,他的水彩基本上是对故乡风情的描绘,或人物、静物,或风景,他呈现的画面优雅恬静而不喧嚣,氤氲苍茫而不呆滞,作品清新、流畅、润泽和元气充溢,令人爱怜之,向往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他那富有湘南特色的湿润土地,浓郁饱和的树林,潺潺流动的小河,以及濛濛烟雨,是陈小平满溢着对家乡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描画出来的。同时,陈小平始终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坚持多思考勤写生积累素材,坚持以当代的文化情怀观照自然,这不仅赋予他作品内涵上的新意,也能让观者从中看到时代文化的精神。“将天、地、人万物那样睿智自然地绘于一图,飞腾的笔势,蓬勃的气象,突破时空的笔力,仿佛有一股雄浑遒劲的灵气穿云走水,摇山荡谷,带出了满幅的生动、活络和历史与时空融会贯通的局面。”(华坚:《在人文时空里漫步——朱训德绘画艺术解读》,《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3期。)陈小平也是这样,他把客观世界的物象,都溶于其主观情感的世界,画面洋溢着他的诗心与智慧。
  绚烂的色彩描绘 倾诉大自然的美妙诗意
   时下的水彩画很多,但一些近于写生,甚至如摄影般写实,缺乏情感因素,缺乏精神寄托,而有些则太过粗浅,太过抽象,缺乏基本的物象,缺乏生活的感受和认知。风景画的风格和图式也较单调乏味,究其实质,就是画家没能将风景画最能打动人的那些因素及自然和人的心性相通的情境表现出来。陈小平的水彩,往往以全景式的营造抒发其充沛的感兴、感悟和感知,画面深邃而幽静,充实而含蓄,情景交融,画家的心潮思绪表达得淋漓尽致。陈小平尤其注重色彩形式上的抽象与意象的结合,在着力描绘具体形象的同时,对画面形象疏密、笔线简繁、色彩布局比重等之间的节奏与韵律尤为关注。他以诗意的眼光过滤山水视野,体现山水意象的精神品性。如《泊舟》《雨朦胧》,用色明暗协调,水分流畅,笔触生动,集中强化景物的气氛效果,善于用色彩表达出流动着的空气感觉,给观者以无限高远、辽阔、清新的意境,绚丽柔和的色彩呈现着浓郁的诗意。再如《豹虎岩的戏台》,画家巧妙地处理主次形体的光影变化和色调的对比关系,画面用色概括,简洁明快,却又变化细致,强烈的阳光感,使画面充满蓬勃的朝气。又如《阳明山恋人谷》和《湘南雪景》,画面一尘不染,干净、圣洁,观者仿佛不忍轻意落足,茫茫雪域大美无声。陈小平对明暗关系的准确把控,恰好体现了画面的光感,雪后空气的清新可嗅可吸,涤荡内心。尤其是《阳明山恋人谷》,将质朴的农舍置于画中,在遮天蔽日的寒冷中有家园的温馨与温暖。
   陈小平的水彩画,融汇中西,强化视觉形式的张力,于水色淋漓和色彩斑斓中彰显境界的升华。康定斯基说:“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陈小平不仅在用手画画,他还在用心画画,他更是在用灵魂画画。他营造的是流溢的色彩美感、意象美感,以反映他的情感方式和审美取向,以体现他不可遏止的精神理想和艺术追求。
  陈小平
  湖南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擅长水彩画、油画。美术科班出身,从教和从画30余年,始终迷恋、陶醉、守望在他无比绚烂的色彩世界里。他的水彩画呈现的画面优雅恬静、清新脱俗,氤氲苍茫,既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又有引人入胜的遐想空间,巧妙而得当地发挥色彩与光影的渗透互动效应,从而大膽而卓有成效地开辟了水彩画以中西结合技法营造画面意境,却又饱含着传统的中国元素,同时极富现代视觉感受的新路径。
其他文献
摘要 佳县白云观以庙会布施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宫观经济,在获得宫观经济形式的同时也以宗教服务的形式满足了信众的心理需求,对地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信仰的神圣性与经济发展的世俗性似乎也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但宗教经济却是介乎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特殊现象,白云观在道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却与宗教信仰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平衡。  [关键词]佳县白云观;宫观经济;地方社会  1 佳县白云观宫观经济形
期刊
刘居时 广东肇庆人,1970年出生于书画世家,1990年代在深圳新桥打工、画画。现任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七岁习书画,承庭训而耽于笔墨丹青,得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等指导。十六岁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曾多次送美国、日本等海外艺术馆展出,并被海外藏家收藏。  3月初,一个暖阳普照的下午,我有幸到位于新桥中心路上的大道文化公司拜访了疫情期间在这里进行创作的画家刘居时先生。眼前
期刊
李乃祥 笔名澜山闲云,广东梅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宝安区西乡街道党政办副主任、人大办主任、副调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红荔诗苑版主,深圳市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长青诗社社员,宝安区诗词学会理事,宝安区琴江文化研究会《琴江情》杂志执行主编。作品先后在求是网、《中华诗词》《深圳诗词》等媒体刊物发表。  文艺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白,它展现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跟文艺打
期刊
叶辛 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根据其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广受好评。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获得1983年全国金像奖。198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塌方》获得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
期刊
杨焰 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曾获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德国纽伦堡新春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一等奖、四川省师范院校校园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
期刊
李运强 满族,毕业于河北石油工业技术大学。相声、快板、小品演员。2015年开始在北洋话剧团学习表演,并开始频繁演出。曾获河北省曲艺联盟大学生曲艺大赛“银奖”、深圳市第十七届鹏城金秋曲艺大赛金奖、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杯(创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萌芽:学艺不易,且行且珍惜  1995年出生,金笺扇,着长衫,李运强身上融合了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快板演员的灵巧机敏、小品演员的生动质朴。初见他的人
期刊
沿着仄身而去的履痕  盛开在掌心的花朵已经凋零  唯有那缕淡淡的芳香  还残留在弯曲的指纹间  难道是想驿站的飞翔  风干成一种线装本的语言?  每一次的穿越都是生命的輝煌  每一次的诉说都是生命箴言  当往事的帷幕  被岁月的脚步缓缓拉上时  这勃发的青春钟声  在音乐浇筑的肌体中  会不会洋溢情感的五彩斑斓  会不会再被一种激情所渲染  森林的表白  还是那句永远的潜台词  身居何处已无所谓 
期刊
“白衣天使笔墨情”—— 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亮相深圳市宝图  抗击新冠肺炎,白衣天使奔赴一线,勇战疫魔,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系统十二位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用书法抒发人生情怀。2021年1月14日,“白衣天使笔墨情”——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在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负一楼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指导,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
期刊
深圳宝安区慈善会与区文联开展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  用笔墨表达爱,发挥各界优势,合力推动宝安区慈善事业新发展。2021年1月1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慈善會举办的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在一雍博物馆举行。宝安区政协副主席项健,宝安区慈善会、宝安区文联、宝安区书协、宝安区美协等单位负责人和书画艺术家一起,座谈交流和创作,现场创作的作品全部捐赠给区慈善会用于慈善交流。  交流活动中,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会长张
期刊
近日,著名画家、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主席、南风国画院院长史文集,经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严格遴选,并报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理事会批准,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这也是宝安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画家。据悉,按照《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章程》,书画院研究员的选聘既注重艺术造诣,又注重个人品格和社会影响力。书画院研究员享有参加书画院组织的活动,获得书画院的有关资料,享有书画院对其艺术成就的宣传服务等权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