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ei2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父母及教师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孩子的培养,我们应该从何下手、又如果进行培养与教育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家园整合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我们一辈子只当一次父母
  家庭是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12年的学习阶段,父母都在不可忽视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成长、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业的成败,与家庭有着不可低估的关系。
  1.父母的生活、学习习惯,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禀性就包括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对他的人生事业有极大的影响。在一个文明、卫生,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勤劳、朴素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家庭里,孩子基本上也能做到这些。我们认为要从大方面上进行影响孩子就可以,其实不然,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及影响,是从每一个细节,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就可以做到的。
  2.父母的精神、情绪,影响孩子的精神、情绪
  俗话讲: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不惧困难,勇敢顽强,牺牲奉献,勤劳奋进,永不言败,乐观进取的精神和情绪,能无声地教会孩子拥有这些优秀东西。我想大部分人都看过一个公益广告《洗脚》,每每看到這个广告,心里都会不自觉的感动。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着孩子,孩子看到了母亲牺牲奉献、勤劳、孝顺的举动,虽是模仿,但感恩的心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再次看到这个广告,我依然会为老人的慈祥感染,为妇女的勤劳感叹,为孩子的懂事感动,更为那一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感慨万千。
  3.家长的不文明,影响孩子的不文明
  人与人是互相影响的,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影响人。而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思想没有成熟,对事物的好坏鉴别力不强,最易受外界影响。家长的任何不文明言行和落后思想,都会让他们耳濡目染,最后形成坏的习惯,根深蒂固,影响一辈子。有的家长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本分老实勤劳、能吃苦、肯奉献、讲团结、讲卫生、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极少有生活上的不良习气。他们以文明的家庭环境影响教育儿女,让儿女学做好人,学做真人,为儿女的学习、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基础。因此,家长,孩子的家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文明和思想文明,要时刻留心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和思想影响。
  二、让五加二不等于零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幼儿园的教育在人们不断的认识下,也成为基础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获奖者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一个记者问他:“你认为在哪里获得了对你一生最为重要的东西。”他回答说:“在幼儿园里,我在幼儿园里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些话让在座的人大吃一惊,也让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无比欣慰,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肩负重任。
  三、如何进行家园整合教育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言道:“人之初 性本善。”可人的本性真是善良的吗?我觉得孩子从出生时的本性无所谓善与恶,但是从开始认识生命、认知社会、与外界接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给予他善良的认知、对生命的认识、培养他感恩的心,养成良好的习惯,赋予他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在他有“恶”心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恶又从何来呢?幼儿的心地就是一亩良田,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只有种下善良的种子,通过我们大家每天辛勤地去浇灌、管理,才能长出好的果实。我们应该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力量,让世界充满爱。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让孩子知道,只有尊重别人才是尊重自己。
  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因此,作为担负着早期教育重任的我们,只有家园整合,携手共进,不失时机,潜移默化,才能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未来之材。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导、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导得有效,学得积极,才能促进学生知识转化,形成能力。  【关键词】导与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不仅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传授,还要继承扬弃“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形成。立足课堂,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情境,改进方法,融合教师、學生和教学资源,积极研究导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全
<正> 有人说,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没有搞头”,主要原因是有“三难”。一是难写,二是难发表,三是难读(没人看)。对此我不以为然。毛泽东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目的比较研究实验仓鼠经不同途径感染羊瘙痒病(Scrapie)毒株263K的终末期病鼠脑外组织内PrPSc分子和沉积特点.方法以Scrapie 263K毒株经颅内、腹腔、心内、肌肉注射及灌胃等
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之一是: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肯定他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下面,本人谈谈自己对赏识教育的一点体会。  一、认识赏识意义,明确爱是前提条件  《学记》中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所谓“长善”就是鼓励学生发扬其优点,从而激发他内在的发展潜能。教育心理学中的“皮
不论是什么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参与到课堂中去,那么教学就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汉语文这门工具科目,制定一套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过帮助藏族学生正确认识汉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随着西藏的发展西藏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进行经济、
Rasmussen(1959)分离并提纯甲状旁腺素。Copp等(1962)发现并描述了降钙素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有效降钙因子。Berson&Yalow (1963)创建了甲状旁腺素放射免疫测定。
期刊
【摘 要】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了创新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老师们对多媒体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有效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渗入各个领域,以计算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大鼠原位异体左肺移植模型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接受原位异体左肺移植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受体在供肺通气和再灌
目的克隆并鉴定淡色库蚊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并应用于现场孽生蚊媒的种属鉴定,从而为孽生现场的蚊媒预警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设计淡色库蚊诊断性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