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我所在的部门正在开部门例会。结束后,从同事那里得知了四川发生特大地震,震中在汶川境内。第一时间,给在四川的几位朋友发短信,询问他们的安危。那天感觉地震、四川还离我很远,但随后一系列的灾后行动,让我和四川灾区越来越近,以至最终负责了灾后绿色学校重建项目。
  5月下旬,跟随自然之友灾后救援先遣队前往茂县送医药、物资,当时与梁晓燕老师一起拜访了茂县教育局,当即提出意向,在茂县学校重建方面出一把力。随后通过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学校多边论坛及与茂县的逐步接触,最终机构得以在灾后重建大军中,挤进一足,让绿色学校在灾后生根发芽。在当下的国内学校,可能都还没有一所真正正统的绿色学校出现,国家环保部所推行的绿色学校标准也尴尬地被解读为在原有标准化学校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造。自然之友接过这看似有历史重任的使命,将绿色学校的梦想扎根在灾区,在中国的西部。
  9月份,在与茂县教育局达成了合作意向,以及寻找到理念、价值观相同的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后,我与别处空间的负责人东梅工程师,共同前往茂县进行选点及学校考察。向教育局说明我们的建设理念及资金量后,教育局推荐了黑虎等三所乡中心小学给我们,这三所学校都因为地处偏远,直到那时都没有社会捐赠团体问津。最终确定了黑虎,也是考虑到它独特的羌民族文化以及即将面临的旅游开发。当一个淳朴的少数民族村寨迎来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时,社区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都可能被打破,外界的强势介入,将在社区中形成新的利益秩序,而其本身的民族风俗、文化乃至精神能否被健康地保存及传承则始终是一个问题。自然之友以民间组织的视角介入这一即将变化的社区中,共同面对问题,寻求可能的良性改变也许是个很不错的机会。带着这一期望与梦想,我们的项目正式启动了。编写项目计划,寻求项目资助资金,学校建设方案设计在2008年的最后几个月中进行。
  2009年注定是富有挑战的一年,从1月开始,我们的梦想逐渐遇到不同的障碍。首先因为与资助的基金会是第一次合作,双方以前没有任何的合作基础以达成相互信任,基金会看到绿色学校的亮点后,虽然快速地答应了我们的整体项目计划,但随后合同协议中涉及的行政、宣传以及财务方面的各种问题不断构成争论,关于协议的敲定就用了近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将信将疑地开始了正式合作,并且仍旧不断地探索合作关系。
  此事刚刚告一段落,2月底,学校由于灾后重建一些政策性问题,不得已要易地建设。而此时学校原址的地质勘探已经完成,施工图也进入设计尾声,易地建造带来的问题是要重新在有限的空间中选择合适的建校用地,重新摆放校园内各建筑位置,重新进行地质勘探,再重新做施工图的设计。现实问题的出现,我必须面对。与茂县政府部门沟通,我们同意异地建设,但希望可以由我们选择重建的地点。达成一致后的第二天,正好周六,设计师就开始拿着黑虎乡的整体规划图摆放新的学校,下午最终决定,马上传真给教育局,三个方案,由教育局来权衡。但传真到了教育局,始终没有回音,打电话过去也是简单的应付。对于我来言,这关系到能否继续与茂县合作,可教育局及茂县政府却并不那么心上。一个星期过去了,始终没有对于三种方案选择哪种给一个明确答复。实在等不及了,北京的梁老师、东梅和我三人马上赶往成都,约同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三人,共同包车前往茂县,希望当地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今后的操作时间计划。到了教育局仍旧是一通好等,一个上午过去了,教育局局长才出面见我们。还好,有了县里领导的推动,我们又不愿放弃这个项目,再耐下心,不断与茂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沟通,洽谈,与规划局的相关人员解决技术难题后,才又重新进行地质勘探及施工图的设计。
  施工图在重新修改后,于4月中旬完成了设计及审图的工作。在此之前已经联系好的招投标代理公司开始了紧张的计算工程量及造价的工作。4月20日,几个连夜奋战后,我们与设计方一起完成了造价的编制与审核工作。但随后的招投标备案,由于此项目中包含国家资金,因此必须由茂县政府以比选的方式确定招投标代理机构并进行招投标。而在此之前,项目进行的时候当地政府从未说起,合作协议中均写明由我们聘请招投标代理机构。这下,又要重新选择代理机构并进行招投标准备,因此时间就这样耽搁到6月中旬,方才确定了施工及监理单位。
  由于绿色学校的设计与传统的标准化学校设计很不同,无论保温隔热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门窗保温技术,还是为了与当地社区民居特点契合的毛石外墙技术,都是需要耗费较多人工才能实现,而施工单位对此很有意见。以往施工者对于设计图纸可以随意修改,通过降低人员及材料成本来实现营利。因此,在最初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建设单位(教育局或学校管理者)随意篡改图纸,进行建筑平移或不按施工图操作的情况。当矛盾发生时,都是需要及时解决。在这期间有争论,有相互影响,更多的是一种磨合与沟通。这期间出现的太多重复与整改,让整个项目又拖延了半年多。有时会让人感觉那么遥遥无期,但反观整个过程,却发现参与的各方都是为了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而有让步、妥协,有时也是为了项目的安全完成各自坚持。
  进展到今天,绿色学校项目开展已经有一年半了,作为该项目的执行人,我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最初,我确实带着“给予…帮助”的想法来到茂县,但中间发生的如此多变故与摩擦,让我意识到民间组织在当今社会开展工作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的想法逐渐变成了“陪伴”、“共同成长”。如果我们每天仅仅是夸夸其谈,重点关注一些高端政策问题的解决,我们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吗?但那样一帆风顺,是否是真正的民间组织的最初使命?我们就是要以社会第三股力量的视角去关注并面对当下要解决的现实矛盾。而只有真正扎根于基层,面对这些冲突时,我们才有可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使用合理的对策去权衡、解决问题。民间组织并不需要像政府一样用高高在上、一切皆正确的优越感做事,而是需要真正融入基层发现实际问题并仍旧有勇气及理想去解决的平常心!
其他文献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陕西榆林、宁夏石嘴山等处于沙漠地带的生态脆弱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无节制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加剧了生态退化、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浪费、这些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重视和破解的问题。    丰富的资源带来的巨额经济收益,支撑着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宁夏戈壁上的一座座
期刊
全球气候变化,灾害性极端气候频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中国又迎来了罕见的北方大雪和南方干旱,极端气候的特点是经常出乎人们的预料,让整个社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西南地区影响降水的因素,表面原因看来是大气环流的紊乱,青藏高原冷空气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之间出现失衡。地球历史是在冰暖交替的变化中演进的,极端气候也具有周期性特征,也许目前的情况正处于周期间的峰值上,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或许能有一丝安慰,因为这
期刊
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逐渐跃人人们的视线,将环保低碳概念进行了有效的扩张。也许,这是种更好的尝试。六艺旅游是国内一家能够提供高端旅游和目的地管理的策划公司,也是在国内首次提出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旅游公司。一次员工的出行,让大家发现很多人都并不知道如何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即便是看起来装备精良的专业玩家。人们乱砍树木、生篝火、随地吐痰、随地解手、遗留垃圾、随意另辟“蹊径”、在树枝低垂的树下生火。于是,通过自己
期刊
据官方统计,欧盟各成员国每年大约生产350万吨垃圾,法国人均每年垃圾产量超过500千克,但这些垃圾被回收的不足三分之一,将近一半不得不进行填埋。因此,法国政府认为,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减量是更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垃圾减量政策的演变    1975年制订的“垃圾减量和材料回收”相关法规指出,减量措施必须加强执行力度,而不能只靠一般的管理手段;  1992年立法中规定:应该优先从源头减少垃圾;  2
期刊
3月2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代表将全市首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二审合一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送到安徽省儿童医院,标志着该省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正式启动。  此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于2月11日印发《关于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省全面推行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对于这项改革的原因、亮点及其利好,各界高度关注
期刊
放下行囊我就背上相机去村后的榆树林观鸟,老队长忙着放炕桌摆冷盘,婶子点火炒菜。每次来他们都是这么热情,让人心里暖暖的。  村后这片百岁以上大榆树,被那年9月20目的一场秋雪压断了不少直径20厘米左右的大树权,已经没有当年婆娑的身姿,虽然是榆钱放绿的时节,依然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东海边告别的柳莺原本应该在这里候我,可是满林子除了零星几只麻雀,其他鸟儿一个也没有。这里的人们管柳莺叫钱串子,一者它们娇小的
期刊
曾见过太阳雨,今年见识了太阳雪。  在早春的初阳里,大小不一的雪花或急或缓地落下,人的心也时而收紧时而落下。这个早春伴随着动荡不安的岁尾年关,伴随着从未如此强烈的环境忧思。这场诡异的太阳雪飘荡在阳春三月的午后,挑战着人类的气候常识,也拷问着人类的自省之心,对环境的自省之心。  从《后天》、《不能忽视的真相》、《2012》到《阿凡达》,人们对影响人类演化进程甚至颠覆整个地球的巨大环境灾难的认知从概念
期刊
英国有一家“环保达人”去年一整年的生活垃圾只有5公斤,甚至装不满一个垃圾桶。这让忙得不可开交的垃圾清运工都觉得不可思议。而丢掉的垃圾大多是坏了的笔、破了的塑料玩具和一些零食包装袋,全是不可回收的。可以回收的生活垃圾全部被他们变着法子“消化”了。这一家子被誉为英国最环保的绿色家庭。然而这只是他们家垃圾革命的阶段性胜利。新的一年,女主人蕾切勒定下了一个更惊人的目标:零垃圾。  来看看他们家过去一年是如
期刊
北方接二连三的沙尘暴,和西南旷日持久的大旱,使姗姗来迟的春天更加黯然失色。面对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和干裂的土地、绝望的地震,让人在深感痛心的同时,不免忧从中来: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究竟怎么了?  也许是巧合,就在沙尘频频、旱灾连连的时候,笔者有幸参加了纪念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对这位已驾鹤西归三十六载的一代科学大家、教育宗师,许多人恐怕已经淡忘了。听与会者缅怀竺先生的所言所行,让人如闻
期刊
汶川大地震发生已有两周年了  回想两年前的5月那紧张、忙碌甚至是有点混乱的救灾工作,所有片段依然历历在目  可是,这段人生中印象颇为深刻的日子却从未被我以任何文字记录下来,更谈不上总结、反思了,只有一些学者找上门来的时候,才会有些短暂的思考。这大概和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有关系吧  这次《自然之友通讯》希望我就NGO面对自然灾害的主题谈一谈,不知道该从何落笔,就把以我所经历的地震救援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