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其是否会增高脑出血风险尚无定论.对于那些长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罹患脑出血后应继续抑或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着存在争论.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机 构】
:
解放军66393部队门诊部,河北保定074100,解放军66393部队门诊部,河北保定074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其是否会增高脑出血风险尚无定论.对于那些长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罹患脑出血后应继续抑或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着存在争论.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密封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再分为缺血(1 h)再灌注3h、6h、24h3个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 h时,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再灌注3h、6h和24 h
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有关HT的定义、发生率、机制、危险因素及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多数研究显示,少量出血对远期预后无不良影响,但伴有占位效应的脑实质血肿会严重影响近期和远期预后.文章对HT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分型以及不同HT亚型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很常见,而且与临床转归不良相关.由于急性期血压升高对血肿体积、脑灌注压和血肿周围水肿等存在影响,是否应在急性期积极控制血压仍然存在着争议.文章就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理论基础、相关临床试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最近,广东省人事厅把的培训学习,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修课.那么作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其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护,本文就此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事业单位也要与企业一
急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迅速激活,发挥神经修复和神经毒性的双刃剑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这种双重作用可通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因此,合理调控小胶质细胞TLR2表达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脑缺血的干预效果.文章对TLR2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
本文介绍了陈光伟教授以扶正为主治疗原发性肺癌的经验.认为正气与邪气是其发病的两大因素,治疗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扶正抗癌汤,取得很好的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