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2与脑缺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迅速激活,发挥神经修复和神经毒性的双刃剑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这种双重作用可通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因此,合理调控小胶质细胞TLR2表达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脑缺血的干预效果.文章对TLR2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72例存在颈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
1临床资料rn1.1病例来源观察病例均来自德州市立医院门诊,2002.1-2004.12,共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
瞳孔直径变化是反映神经系统的重要体征之一,在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瞳孔改变常常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线索,同时也为判断病情提供重要依据.瞳孔直径变化易受多种因素的
目的 探讨高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密封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再分为缺血(1 h)再灌注3h、6h、24h3个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 h时,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再灌注3h、6h和24 h
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有关HT的定义、发生率、机制、危险因素及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多数研究显示,少量出血对远期预后无不良影响,但伴有占位效应的脑实质血肿会严重影响近期和远期预后.文章对HT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分型以及不同HT亚型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恶性黑色素瘤的脑转移治疗方法有限,预后差.随着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以过继性细胞回输治疗、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BRFA抑制剂和MEK抑制剂等新的内科治疗方案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很常见,而且与临床转归不良相关.由于急性期血压升高对血肿体积、脑灌注压和血肿周围水肿等存在影响,是否应在急性期积极控制血压仍然存在着争议.文章就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理论基础、相关临床试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癫痫是一种以具有持久的致痫倾向和相应的神经生物、认知、社会心理等方面改变为特征的脑部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
最近,广东省人事厅把的培训学习,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修课.那么作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其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护,本文就此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事业单位也要与企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