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立志、成才、奉献的前提条件。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的教育、情报职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使大学生在德智与人格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一、 高校图书馆应当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引导、熏陶和约束作用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经过精心挑选、长期积累的古今中外一切知识和智慧的文献资源的积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能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启迪思想、开发智力、锻炼能力和激发创造力,它体现了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主导意识,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它还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是通过灌输、纪律等外部强制力来完成,而是通过它所营造的氛围和相应的文化载体、功能,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大学生的情绪,使大学生在和谐、愉快、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调节自我,培养自我约束意识,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自然地融入到图书馆文化之中。因此,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阵地,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
  (二)高校图书馆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影响人的行为,它的影响胜于说教。它对人的思想道德既有显性的约束力又有隐性的约束力。图书馆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图书馆美观大方的建筑、先进的服务设置、具有文化品味的装饰、整洁优雅的阅览环境等。理想的物质环境是图书馆文明的载体,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精神风貌,对大学生起着潜在的陶冶作用。人文环境指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和精神环境,主要指人际环境,体现在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上,是图书馆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图书馆员的人格、形象、作风、语言、仪表、行为,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一种无形而有力的影响。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书是政治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则是“移植”这种政治文化的集散地。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具有提高人们精神境界、陶冶心灵、提高道德水平、唤起人的尊严感和审美感的作用。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正是通过优秀书刊的作用来体现的。比如,读者通过图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进而对提高人的政治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别林斯基认为:“图书馆启迪人们的理性,陶冶心灵,以伟大之著作培养高尚的情操。”书籍、刊物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人们的精神食粮,具有知识和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在“消遣娱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人们的善恶、美丑观念,道德观,甚至整个人生观,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书刊的影响。
  书籍给予大学生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学,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是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完美人格的基础。一本书的优劣,对于大学生影响很大。比如,在建国初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牛虻》等优秀作品对当时青年道德品质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古往今来,多少革命领袖和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都是靠在图书馆这所自修大学里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吸取精神营养,思想上得到启发和教益,从而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或学有所成,成为知名的学者、发明家,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如毛泽东等伟人曾在图书馆经常自学研究。由此可见,优秀书刊在不同程度上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大学生,虽然有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党团组织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需要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学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一个职能。其职能的发挥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各项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献、网络等多种形式、载体的现代化服务手段为基础而开展的各项服务活动,其间渗透着育人的内容。这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特点是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具体途径。
  (一)发挥丰富学术馆藏的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从古到今,文献资源一直是社会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献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优质而丰富的文献资源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很大。因此,为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采购工作中应特别注重选好书籍,要选择那些科学性强、引人向上、铸造美好心灵、格调高雅的优秀书刊。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等著作。好书是人生的无声导师,是改造灵魂的工具,通过多进好书、好刊、好报,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使他们提高修养、提高个人品位和鉴赏力,认清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利用多载体文献和网络资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手段,丰富的数字馆藏资源和多载体文献,如录音带、录像带、VCD、DVD光盘等形式,个性化服务方式,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速度,扩大教育面和摄入量,使大学生在感受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是青年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载体,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迅速、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交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放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
  在自己的网站上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时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专题网页设计大赛、热点答疑、书评、名人名言以及心理咨询、建立图书馆红色网站等活动,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针对某些大学生对西方思想政治意识的困惑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于资本主义思想政治意识的敏感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以弘扬正气,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对网上一些“灰色”讨论,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利用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与国内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联系,为大学生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导航,营造更好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三)丰富导读内容, 提高导读质量
  导读是图书馆育人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导读内容上,要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文艺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德育书刊的导读,如有关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文献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导读的重要内容。在导读形式上,要在传统导读方式的基础上,尽快融入具有直观生动性、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化教育媒体。激发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切实起到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作用,使大学生在博览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在导读方法上,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动向,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载体,满足大学生不同层面的要求,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需要。
  (四)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大厅、走廊、过道等处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肖像、名言、名人字画等,还可以发布各种最新消息,引导大学生思考和学习。通过办宣传窗介绍新书,甚至可以编写新书内容摘要,便于读者有选择地阅读。通过书评、书展向大学生推荐一些领袖著作、政治书刊、世界名著,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经常了解大学生的爱好兴趣,推荐有关优秀书刊,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教育大学生。总之,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展览厅、图书目录和书评等形式组织读书交流会、演讲会以及学术讨论会等等,做好读者阅读辅导工作。
  (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服务至上思想
  胡锦涛关怀着青年的生活和成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努力解决青年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与心理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引导、鼓舞、关心、理解他们;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又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充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适宜大学生发展的服务环境,让每位大学生人格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和布局方面,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全面需求,积极制定与“以人为本”理念相适应的工作思路,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在图书馆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去年8月26日,教育部追授蒋小波、赵小亭同学“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在报告会上,各高校大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蒋小波是我们80后、90后的骄傲,他身处逆境却又力争上游,身患绝症却又心存大爱,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在他身上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曾力勤听完报告流下了热泪。他说,从蒋小波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80后优秀党员的高尚品德,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全面培养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还有23岁的女大学生村官赵小芬是创业典范,诸多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屡见不鲜。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而高校教育又离不开图书馆的辅助教育功能。
  总之,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生俱来,是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内容育人来实现的,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块阵地,各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帮助,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力。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的多样化和网络的现代化,图书馆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程东旺.论胡锦涛青年教育思想的特色[J].教育探索,2010,(1).
  [2]管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8).
  
  (作者简介:高媛(1965-)女,大学本科,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并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教学和学习中克服的办法。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ese-style English is an ubi
摘 要: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锻炼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中,自觉探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科学实验中的探究性 学习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养教育最有效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素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必
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人文现象,一定的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反映,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阶级性,这是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正因为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所以在一定的范畴内,由于历史的、民族的、自然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种种原因,它也在一定的区域内表现为独有性和排他性。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多彩,各种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群众文化生活,让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当前,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文体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群众文化建设措施落到实处,让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蓬勃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农村物流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物流市场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发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水”,而有学生的答案是“春天”,老师却宣布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发生在课堂里的真实故事。有人问“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哪里去了?”“学生的主动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问题本身就发人深省。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可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讲台上的讲,课堂成为了“讲堂”、教师主宰的课堂,和盘托出、天衣无缝的讲授,
摘 要: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效培养,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数学思维能力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高效培育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智力的培养,并将该教学目标贯
小波分析是除了Fourier分析和Gabor分析以外一种新的时频分析工具.它被应用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许多其他领域.小波分析的—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A,Γ)对,使得存在单函数(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实际问题。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能力培养;提问的“度”;改革;优化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推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就初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