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的“陷阱”:早期罗马元首制的两难悖论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西佗陷阱”虽然是国内学者总结的观点,但从塔西佗本人的文本来看,其描述的陷阱是确实存在的,即早期罗马帝国元首政治的困境.塔西佗最早描述了皇帝加尔巴的统治困局,但这一困局普遍存在于早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皇帝统治时期.本质上,塔西佗所描述的政治陷阱是由于元首政治自身的特性决定的,罗马皇帝的权力来源存在着由谁来提供合法性支持的问题,皇帝需要依赖元老院提供的合法性支持,但又不得不提防来自元老阶层的威胁,于是常常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局之中.由于元首政治需要元老院的支持,他们难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同时又不得不借用强制力量来打压元老阶层,以维持其统治.在早期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当中,不少人因为无法驾驭如此微妙的政治平衡,最终掉入了残酷的陷阱当中.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路径要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师资培养;(二)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四)完善课程思政实施;(五)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六)运用好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言语、数理逻辑、音乐、动觉、空间、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我观察等八种智能.而个体的多元智能具有情境性、差异性、组合性和发展性,该理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日渐显示出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应注意:(一)目标多元化,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不同的情境;(二)内容多元化,对教材进行补充与完善、加深学生古诗文的审美体验;(三)方法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多种智能,开展辩论赛、举办情境短剧或者诵读比赛;
历史教科书是传递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辛亥革命”历来在历史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民国时期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的书写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内容编写有三个特点:(一)现实性,表现为“详今略古”;(二)具有政治倾向性;(三)具有即时性和历史教育功效.优点是:其一,课文结构相对完整,正文部分和辅助系统配合得严丝合缝,呈相辅相成之势,由此奠定了当今历史教科书课文结构的基本框架.其二,相较于当今历史教科书,其注释类型丰富,内容详实.但有一个问题:自民国至今,历史教科书编写改动总是围绕知识点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