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关于中国近代科技滞进的文化思考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科技滞进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因素有关。教育以培养如何作人和如何治人为宗旨,培养不出来科学人才;述古循辙的治学精神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了创造精神和科学精神;“官本位”的单一角色认同,影响着科技队伍的形成。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近代科技滞进的文化因素也就更加清楚了。
其他文献
中央提出要搞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如何做好两个开放?如何在开放中处理好“窗口”和“腹地”的关系,做到“窗口”和“腹地”共同繁荣?这些都是我们在开放中所碰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特请大连市市长魏富海同志撰写了此文。魏富海同志在文章中结合大连市的实际,具体地阐述了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很有现实意义。我们热情欢迎各省、市领导和其他同志撰写文章,共同就上述问题和在开放中碰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
2003年5月将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在业内已引起了巨大反响,"倾心打造中国的德鲁巴"的口号赢得了众多国际印刷设备生产商及供应商对展会的密切关注.
现代西方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二战之后逐步走向系统和深入,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西方学者对经济体制内涵的研究,从单纯地静态均衡分析或单纯地动态制度分析,发展到两种方法相互融合;对经济体制的分类,从单纯按所有制和意识形态分类或单纯地按资源配置的决策和协调方式分类,发展到两种方法的逐步统一;对经济体制环境因素的研究,日益注重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对一国经济体制形成、演进、变革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把现代西方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并正在引起经济科学的一场新革命。
搞活国有企业,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与完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行“分级所有、授权经营”的企业产权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绝不意味着搞有私化。搞活国有企业,必须转换分配制度,变按劳分配为按劳付酬。实行较高水平的工资制,能够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由按劳付酬的功能,人的存在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搞活国有企业,还必须建立以平等竞争、等价交换和公有财产不可侵吞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交换关系。以此为基础,企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国家“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开工大会日前在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隆重召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大连
<正>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二年九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和谈话。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党和人民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影响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
儒学的心性论,是一种心、性合一论。在人的精神、生命的动态展开、生成、创造历程中显现人性和人的存在的整体性,而不是作预成性的抽象静态分析,这是儒学理解人或人性的方式。“心”的反思功能不是单纯对象性的理论认知。心被理解为一个自觉和体验、感受着自身的意志情感表现。通过教养的创造活动重现身心、知情的本原合一,在体验性的直觉中亲证和展现性体,是儒学心性合一论的根据。但儒学不是在直觉与逻辑相对立的意义上理解直觉。儒学反对以心为空寂的“顿悟”说,标明了一种直觉证悟与名言逻辑相统一的精神。
<正> 美学作为方法论,不是指美学理论自身的研究方法,不是指美学理论自身的推演或发展历程,而是指美学理论的功能和作用,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 霍松林同志《西昆派与王禹偁》一文(载《文艺散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版),有这样一段话(该书第三○五页): “……而比杨亿等人年纪较大的王禹偁,则在创作上继承了杜甫、自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