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12月的180案例,人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等条件下,研究组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小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有临床医学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血管病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1 前言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老年病例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老年心血管病症更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也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临床上应如何做好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也成为了临床医疗中的重要一环。老年人有其特殊性,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也常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也常常存在着紧张、忧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而老年人的这些特殊性却给心血管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因此,本文通过对1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找到更优的方法帮助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抗病魔,提高老年心血管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12月的180例老年心血管病病例进行研究。180例中,有男患者102人,女患者78人;平均年龄是71.5+3.5岁;并发症中,有高血压32例,有糖尿病52例、冠心病28例、合并其他12例。
  2.2 方法
  将180例老年心血管病案例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69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为研究组。然后将两组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2.2.1 常规护理:即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护理,一是进行常规的健康知识普及,如吃什么样的食物、喝什么样的饮料、可以做哪些运动。二是对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对发生异常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并适时地告知医生。
  2.2.2 早期康复护理:即是在常规的临床护理中加入心理学、语言学、运动学的知识,给予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以心理帮助、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护理、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以及生活功能康复护理。
  2.2.3 统计学方法
  人为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为强、一般、弱三个等级;将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类统计为严重、一般、不严重。并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经SPSS19.0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研究组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生活处理能力上要强于对照组的患者。
  3.3 研究组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上要少于对照组的患者。
  4 结论
  前人研究中曾表明:在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的康复效果要远高于常规护理。此次研究出的结论与之一致。早期康复护理是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护理、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以及生活功能康复护理。
  4.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临床康复中,常伴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有些老年心血管患者因为对疾病的认知产生偏差,往往会将疾病的严重性放大,加大了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如护理人员可以掌握并熟练运用心理知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加以心理引导,帮助患者重建对抗病患的信心,提升临床治疗中康复护理效果。
  常见的具体心理康复护理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地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技巧性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潜需求,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给予有效的。帮助患者乐观的对待疾病,促进老年患者康复。
  4.2 老年心血管病症往往伴有一定运动失調,因此,在护理要注意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帮助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康复运动功能。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肢体康复训练,如对不同的病情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运动康复计划,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病情较严重地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有计划地帮助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扶助患者多散散步。
  4.3 对有发音障碍的患者,要制定合理的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护理计划。首先是通过语言艺术引导恢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语言康复的信心和渴望;其次是帮助、监督、激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坚持进行发音器官的锻炼,陪伴患者进行练习言语。
  4.4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应当注重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训练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日常中最简单的生活锁事,如穿衣梳洗,进食,大小便等。对于有所好转的患者,则进一步依据患者的个人特性,进行相应的体能训练,如散步。
  综上可知,在老年心血管病临床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其临床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早期康复护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管鸿雁.老年性心血管病的社区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5(06)
  [2]李秀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08(18)
  [3]刘英.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 2011(05)
  [4]周敖英,赵有媛.心血管疾病108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14)
  [5]罗爱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2011
  作者简介:丁文艳,女,专科,山东青岛人,1981 -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师,从事内科常见疾病护理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法律意识、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上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国内相关资料及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一份
【摘 要】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探讨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停止出血时间平均(1.5±1.2)d;出血次数平均(1.1±0.4)次。50例患者经护理后好转出院47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有效率100%。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分娩的产妇14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分娩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两组,观察组给予产后访视优质护理,对照组不给予产后访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理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不观察组产妇贫血、产后抑郁及乳
【摘 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8例,采用随机分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之后比较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5);研究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
【摘 要】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剥除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組,3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卵巢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卵巢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