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水果缤纷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柠檬时期 (2007)
  导演:岩田由纪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简介:
  有一些画面,是心里最柔弱的底线。
  那些用铅笔涂在本子上的歌词,飞驰的脚踏车,有着幽幽淡淡香味的皮肤、唇膏、手帕、汽水玻璃瓶、头发,在风中一页页翻动的课本,夕阳染红了雪白的衬衫,公车里两个隔着过道距离的少年在飞逝的夜色中沉默,想哭又强忍住的嘴角,风中的发梢和睫毛,干干净净的手和指甲,吉他、钢琴、篮球,所有年轻俊美的侧脸……
  青春的感觉,有如一颗柠檬,甜蜜的味道伴随着一丝酸涩。乐队的指挥秋元加代子是一个学习优秀的美丽女孩,前往东京求学是她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棒球部的男孩西巧和加代子是国中同学,他暗恋对方许久,然而这份情感却无处安放。惠和轻音乐部的辻本一也同样热爱音乐,相同的爱好让他们彼此欣赏。毕业典礼将近,辻本邀请惠为他谱的曲子填词。惠将自己没有结局的爱情写入歌中,以祭奠这柠檬色的青春……
  也许青春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曾经是否义无反顾的奔跑。有些声音,还没来得及传递,就要消失。可是我已经不在意能否让你听到,就让这阵风轻轻吹奏,就让那身影在心中萦绕。让我最后一次短短的迷茫,然后轻松微笑,带着不灭的理想和希望,走向四面八方。
  青木瓜之味 (1993)
  导演: 陈英雄
  制片国家/地区:越南/法国
  简介:
  如果你喜欢节奏缓慢,叙事婉约的片子,如果你不那么在乎电影的速度感和台词的多寡,那么,让这只越南的慢船,带你去一个炎热潮湿但是满目碧绿的、难忘的宁静之地吧。
  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越南。热带气候的闷热里,警报鸣笛声不时在安静的夜晚响起。
  一个叫梅的十岁女孩从乡下来到一户城里的人家当丫环,她怀着孩子的童心,静静地观察一切:蚂蚁的忙碌,木瓜乳白色的汁液从叶子间滴落凝聚,蝈蝈在水缸中鸣叫……自然中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新鲜的。她瘦小勤劳,灵巧顺从。因为长得很像女主人死去的女儿,梅深受女主人的疼爱,女主人的音乐家丈夫时不时就离家出走,后来更是消失得再无踪迹。女主人的三个儿子因为整日无所事事,常拿梅寻开心,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家里的生气,全是由温和善良的梅带来。
  十年转眼而过,女主人因支持不住家里的开销开始变卖家产,并忍痛将梅送到另一户人家当佣人。新东家是位年轻的钢琴家,是女主人儿子的朋友,梅在年少初见他时,就曾投下过爱慕的目光,而钢琴家也在同梅的接触中,逐渐感受到她的款款温情。
  整部影片叙事缓慢内敛,台词简约,画面很有层次感,远近的事物都被清晰摄取,而同时运用更多的是慢格的特写,以极其优美但又平和的镜头感和大量丰富的细节抓住人心,展现出一幅越南的市井风俗画和寻常人家平淡生活的美好画卷。
  樱桃小番茄 (2008)
  导演: 郑永培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简介: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人生里,快乐和痛苦一样永恒而坚韧。
  这部电影的海报是开心笑着的爷爷和孙女,在黯沉压抑的气氛中,有着掩盖不了的明朗的爱和快乐,虽然在这充斥着冷漠的人性的黑暗社会里痛苦如影随行。
  朴久年近七十,一人抚养年仅六岁的孙女达成。尽管爷孙俩贫穷困顿,仅靠收废品的微薄所得勉强度日,但因为有着彼此的陪伴,两人都感到温暖和快乐。在破旧的房子被强行拆迁时,爷爷被打倒在地,无能为力的孙女孤单的小身影在一片荒芜杂乱的断壁颓垣中分外令人心酸。还有温情脉脉的那一刻,爷爷不小心扯开了孙女的破书包,里面全是达成给爷爷捡来的半截烟头,让爷爷心里都要落泪。
  达成吃了被洒了农药的狗食排骨,最后病入膏肓,在想吃肉的念念不忘中,在寒冷的冬夜离开了人世,与狗搏斗被咬伤胳膊的爷爷最后只看到孙女冰冷的尸体。
  失去了孙女的老人,继续着穷困潦倒地生活,惟有女孩留下的小书包里似乎抽不完的烟头才能带来片刻慰藉。最终,画面定格成灰色的背景,爷爷坐在拆迁的工地上,唯一的亮色是那个小书包和女孩的盆花。
  野草莓 (1957)
  导演:英格玛·博格曼
  制片国家/地区:瑞典
  简介:
  在对生命的直面中,归根结底是对死亡的直面。一个人的哲学生命的进程中,比较多去思考死亡等一些本初的哲学问题的时代是少年期和老年期。一个是未涉世事的惶惑与天真,对生命的直感,一个是在惶恐中对自己历经的人生的忏悔,也许是为了找到合理的理由而得到救赎的自圆其说。
  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伯雷在献身医学界几十年终于获得荣誉博士学位,于是开车前往多伦多,随行的还有他的家人。途中,当伊萨克得知儿子一直在怨恨自己自私的时候,他有所震动,坐在路边草坪上开始忘我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
  影片中有很多隐喻,每到描写梦境的场景,就让人怀着的不安和恐惧希望影片快点回到现实中来,毕竟在现实这根救命稻草中我们仍可以吃饭、开车上路,掩饰我们的无力与绝望,去塑造一个假象的我。这部影片还告诉我们,在最绝望的思考中我们往往是最无助的,你不能找到任何人分享你的梦境,永远,独自一人。孤独就是我们最终的审判。
  亚当的苹果(2005)
  导演:安诺斯·托马斯·延森
  制片国家/地区:丹麦/德国
  简介:
  真实往往是那么刺痛,甚至无法承受,用谎言和幻觉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维持所谓体面的生存,却也是大多数人生活和思维的常态。
  粗暴的黑社会小头目亚当被送往一个偏远的教堂做社会服务,在这里他遇到各色奇怪之人。不过对他来说,最难缠的莫过于虔诚古板的神父伊万了。桀骜不驯的亚当在伊万面前完全没有办法,伊万与亚当约定用秋天收获的果实做苹果派,但是各类天灾人祸不断威胁着苹果的生长,伊万相信这是魔鬼所为,亚当则认为这纯粹是上帝的恶作剧……
  如何获得真实的力量,靠自己的挣脱靠书本靠上帝多半难以奏效。真实往往在某些重大事件或生与死的考验后,展现出它强大的力量。在那一刻,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或躲避的,真实的过去没有美丑,痛苦的经历可以是一笔财富。虚伪和逃避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正如最后伊万和亚当在两个人的较量中,一个最终坦然直面了真实的自我,一个找回了内心深处美好的善意。
其他文献
相比于老师,我更愿意叫他老爷子,这是一个亲切的称谓。  站在三尺讲台上,这位老人一丝不苟地教导我们,为我们的成长描绘出一幅美妙的蓝图,一支雪白的粉笔书写一段美丽的故事,粉笔灰染就的白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个清晨,他用富有磁性的语言,把诗歌唯美的意象注入我的脑海。我尘封在蜘蛛网下的思维开始萌芽,好似雨后的春笋,抑制不住的激动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老爷子把诗歌带来,唤醒我内心沉睡的文字,唤醒
期刊
有人花几万块从美洲、澳大利亚买羊驼,有人在知乎网长篇大论谈养章鱼的窍门,还有人在论坛发不同种类蟑螂的“美图”,想纠正大家对蟑螂的偏见……而蜘蛛,是异宠族玩毒虫的入门选择。  “我刚被咬了!”和马菁菁见面时,这个当护士的女生伸手给我看她左手小拇指上一个针眼大的红点。  咬她的是她养了一年的宠物——一种原产于智利雨林和草原,浑身布满暗红色绒毛,名为“红玫瑰”的蜘蛛。  她评价“红玫瑰”是典型的懒人宠物
期刊
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山、火红的树、火红的天空,灿烂的晚霞与火红的橘树似早有约定,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农家的红砖房里,点点炊烟袅袅升起,慢慢变淡、变淡,好像也不愿远离这和谐的盛景;天气渐寒,两只南飞的黑鸟努力地飞高、飞高,却似乎无论如何也飞不出这橘的世界。  这漫山遍野的橘树,洋溢着丰收与喜悦的气息,用这遍山的火红、淡淡的幽香给石门人民丰硕的回报。停车路旁,摘一颗橘果,剥开薄皮,露出鲜嫩的果
期刊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
期刊
梦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条一望无际的路上,周围是一些高大笔直的树,像防御边疆的战士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我走在这条路上,看着树叶由绿变黄,一阵凉风吹过,树叶变成枯叶蝶纷飞而下,干净的路面很快被叶子遮去了“容颜”。我走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随着风,随着心,漫步在秋阳里……  北方的秋,似乎有些漫长,它的到来,就是在告诉人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快要来了。  家乡的秋,凉意十足。泛黄的树叶飘落下了,整个城市
期刊
你是否还记得那节慵懒的英语课?那张手绘的遗传图解,那抹默契的傻笑,还有英语老师那怒发冲冠的表情。从小到大,第一次被轰出教室竟是与你一起。初秋的小风吹着你我的发梢,倚在楼道的墙上,怀着复杂忐忑的心情,设计了无数种道歉的言语,心中默数着下课铃声的倒计时,急切地盼望着逃离这窘境。那段最尴尬的时光是和你在一起。  你是否还记得,6月8日我们交完最后一份答卷的歇斯底里?第一个与我共享一张双人床的闺蜜是你,我
期刊
在这场注定孤独的旅途中,平衡是生活的不二法门。现实的樊笼无法禁锢思想的飘然,但真正的青春无需可歌可泣的奢华,只要一路有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若要二者兼得,需平衡重中之重。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又向往纯洁而简单的情感,为了平衡二者,我选择了就这样远远地看着你。  自出生以来,我们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们的思想也慢慢成熟。高中让我们感到压抑、
期刊
“读书,就像舞会刚开始,一次恰逢其时的邀请。读书,在博雅塔下,就着微风,字句都浸染着花的浅香。”这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读书活动公告,向北大师生做出读书的“邀请”。  在古色古香的北大图书馆大厅,“书读花间人博雅”——阅读摄影展被安置在醒目的位置。这是一组“对比+模仿”形式的摄影展,照片一共30组。每一组都是摄影图片+图书简介的形式。这个展览的精巧之处在于,每组摄影图片中都有一位北大女生手执书本,
期刊
“感觉剥夺”实验  上学的时候,有天教授说:“大家同学了这么久,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他让我们用黑布把眼睛蒙上,再让其他人领着自己,上上下下,在教学楼里走上几层。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做十几分钟盲人,让同学做自己的眼睛。最后他又说:“如果觉得受不了,可以把布掀开。”  每个人在被蒙上眼罩之前,都对自己信心满满:上这么多年学了,在教学楼里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然而当黑布真的蒙在自己眼睛上时,一种突如其来的
期刊
一只有故事的“虫子”  “甲壳虫是德国经济的活化石”——“甲壳虫”文化。  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我的世纪》中曾经用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甲壳虫”在德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当初“甲壳虫”问世时,它只是解决“买得起”的问题,讲究的是可靠性,价格在1000马克之内。这样的思路,有人给它起了个车名叫“人民车”。用今天的要求来看,这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