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步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条一望无际的路上,周围是一些高大笔直的树,像防御边疆的战士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我走在这条路上,看着树叶由绿变黄,一阵凉风吹过,树叶变成枯叶蝶纷飞而下,干净的路面很快被叶子遮去了“容颜”。我走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随着风,随着心,漫步在秋阳里……
  北方的秋,似乎有些漫长,它的到来,就是在告诉人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快要来了。
  家乡的秋,凉意十足。泛黄的树叶飘落下了,整个城市就像穿上了用叶子缝制成的小马甲,显得慵懒而成熟,看来又要麻烦环卫工人了。
  我的家乡在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秋天有雨的日子是极少的,所以这里就少了些秋雨绵绵的诗意。但这里不乏刚劲有力的秋风,吹在脸上,微微有些疼。
  这里最美的莫过于秋日的芦苇,芦苇深深地扎根在水中,一到秋天变得金灿灿的。秋阳下,乍一看,晶莹剔透的宝石挂在芦苇枝上,再仔细一看,每株芦苇身上都是毛茸茸的,样子可爱极了。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家乡的秋,我想那必然是芦苇的颜色。
  秋预示着鸟儿要飞向南国,也告诉北国的人们秋天再漫长、冬天再寒冷,只要坚强地度过就能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冥冥之中,我再次回到了我的梦境中,我又漫步在了那条笔直的路上,虽然我知道前方也许是大雪纷飞的严冬,但我坚信严冬过后,春天便不会遥远……
其他文献
十岁时,我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嘴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童年里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着我与北大还会有一次非比寻常的邂逅。只是我没有想到,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自从我小心翼翼地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也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
期刊
在厦大,凤凰花对每一个厦大人来说就像青春不能避免的短暂邂逅,它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盛开时一树艳火焚尽,来年重生新绿。话说厦大的凤凰花花开两季,一为9月相逢,一为6月别离,每年都被校友们拿来送旧迎新。  4年前的9月,暖暖的海风轻轻吹来,凤凰花开,艳丽灿烂,不乏热闹,恰如青春明艳得无处躲藏,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来到这个被无数学子称之为“中国最美大学”的地方。4年后的6月,凤凰花又开,同样
期刊
(一)  我想我总是冷静的,虽然我无比坚信认识我的人听到这句话会笑到疯癫状态,但我确实这么觉得。冷静的人并不是一定不犯二,我所理解的冷静,是说大方向上的冷静,比如我,一路跌跌撞撞偶尔迷糊却也算是直线前行。  (二)  总还记得你飞扬跋扈的样子,小小的我,小小的你。  也许我不该如此回忆那些写满了你的日子,你是否会捏住我的鼻子不让我出气。那时的你像一只可以拿在手中的烟火,所到之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闪亮
期刊
今年暑期,大学生旅游文化实践营的多个成员社团,如北京大学山鹰社、中国人民大学自由人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兰州大学绿队、北京师范大学绿色营地等,都选择了青藏高原这块最艰难也最纯朴的土地。科考也好,登山也罢,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足以让他们享用一生。  科考队此行的目的地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综合考察阿尼玛卿山的信仰与转山文化。全队参与转山,以徒步的方式让队员们经受挑战,同时深刻体会与理解藏族同胞
期刊
伊心在《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一文中说:“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虽然努力了这么久仍然买不起一件奢侈品,也无法去蓝色海岛上度一个悠然的假期,甚至可以预见自己挤公交车上下班的焦躁和依旧淹没在柴米油盐中的平凡一生,但,还是‘努力奋斗’这四个再简单不过的字,成全了我所有卑微的梦想……”  而我,Miss唐,也是个恪守努力奋斗的小人物,我这个软得任人捏的“棉花糖”在很多人眼中也无疑是个傻帽。不过
期刊
电影世界最牛的编剧是谁?想象大师美国编剧还是文艺大师法国编剧?再或者,小资的日本人还是煽情的韩国人?打住!别争了,电影世界最牛的编剧毫无疑问出生在英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  他老人家已经离世了,但是,还活在我们心中,甚至活跃在电影圈子里。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尽管他早已不属于当代,但他的作品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会源源不断地为后辈们提供“照搬”或者“借鉴
期刊
相比于老师,我更愿意叫他老爷子,这是一个亲切的称谓。  站在三尺讲台上,这位老人一丝不苟地教导我们,为我们的成长描绘出一幅美妙的蓝图,一支雪白的粉笔书写一段美丽的故事,粉笔灰染就的白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个清晨,他用富有磁性的语言,把诗歌唯美的意象注入我的脑海。我尘封在蜘蛛网下的思维开始萌芽,好似雨后的春笋,抑制不住的激动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老爷子把诗歌带来,唤醒我内心沉睡的文字,唤醒
期刊
有人花几万块从美洲、澳大利亚买羊驼,有人在知乎网长篇大论谈养章鱼的窍门,还有人在论坛发不同种类蟑螂的“美图”,想纠正大家对蟑螂的偏见……而蜘蛛,是异宠族玩毒虫的入门选择。  “我刚被咬了!”和马菁菁见面时,这个当护士的女生伸手给我看她左手小拇指上一个针眼大的红点。  咬她的是她养了一年的宠物——一种原产于智利雨林和草原,浑身布满暗红色绒毛,名为“红玫瑰”的蜘蛛。  她评价“红玫瑰”是典型的懒人宠物
期刊
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山、火红的树、火红的天空,灿烂的晚霞与火红的橘树似早有约定,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农家的红砖房里,点点炊烟袅袅升起,慢慢变淡、变淡,好像也不愿远离这和谐的盛景;天气渐寒,两只南飞的黑鸟努力地飞高、飞高,却似乎无论如何也飞不出这橘的世界。  这漫山遍野的橘树,洋溢着丰收与喜悦的气息,用这遍山的火红、淡淡的幽香给石门人民丰硕的回报。停车路旁,摘一颗橘果,剥开薄皮,露出鲜嫩的果
期刊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