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均衡发展内涵促进教育公平健康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多年来,上高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均等,在特色中求提高,从而形成教育的高层次整体发展。2009年11月份,我县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结合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我认为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有所作为,顺势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的着力点:
  一、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新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
  多年以来,上高县全面贯彻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列入政府重要民生工程、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在重大校建项目上,像抓工业园区建设一样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校建项目按期按质竣工。在校建项目审批上,坚持做到凡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减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提高办学水平、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年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的奋斗目标,从优化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教学创新、配足配强师资队伍、加强教育督导评估、维护教育和谐稳定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保障举措。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均衡发展保障
  按照公平、均衡发展的思路,坚持城乡统筹原则,采取“造峰填谷”而不是“削峰填谷”的方式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了城乡、校际“网点布局相通、办学条件相近、师资力量相当”的同步提升、高位发展的均衡格局。
  一是均衡网点布局。从“十五”期间开始,稳步实施小学低年级就近入学,高年级相对集中,初中一个乡镇办一所或几个乡镇联合办一所的做法,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至2010年秋季,全县初中由2000年的19所调减到10所,农村完小由2000年的77所调减到20所。
  二是均衡办学条件。近两年来,我县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品位、上层次”的标准和“一个中心区、两条示范线”的思路,高标准抓好校园精品化建设。全县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16个,总投资约2600万元,工程总建筑面积达23320平方米,目前已竣工面积达12448平方米。同时,投入100多万元,推进农村学校现代化建设,对农村学校图书、实验仪器、电教等功能室实行标准化建设,装备电脑、投影仪和现代化实验室等,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此外,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实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
  三是均衡师资配置。建立了教师定期补充机制,每年从师范院校引进90多名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任教。同时,还建立了城乡教师互动制度及帮扶机制,每年派遣2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使薄弱学校的学生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有效促进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区域内师资配置的均衡化。
  四是均衡生源质量。坚决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义务教育招生坚持“两个统一”,即新生户口与住址相统一、新生户口与父母户口相统一,有效禁止择校行为的发生。规范办学行为,严禁县城学校向农村学校择优录取学生和按学生成绩分班的行为,杜绝了“校中校”“快慢班”。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禁止各类违规补课、办班行为。重点高中均衡招生比例从35%增加到53%,从源头上遏制了初中“择校风”。
  三、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维护教育和谐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县以“实现教育公平,彰显社会公正”为目标,以破解均衡发展难题为重点,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逐步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
  一是破解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大班额难题。县委、县政府把改造薄弱学校与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结合起来。城区小学班额由过去的班平76人降为56人,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今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上高五中,在上高中学新建一幢教学楼,放开农村学生进城上学,既满足了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又为化解初中大班额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是破解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上学难题。将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统筹解决。对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女全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使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同时认真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是破解残疾儿童和贫困学生平等上学的难题。高度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探索建立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教办学模式。2010年出资200多万元对县特殊学校进行整体搬迁改建,解决了残疾儿童“上学难”的问题。2008年,通过多方努力,我县在县城敖阳小学内新建“德仁苑”,集中全县适龄孤儿自愿到该校随班就读。同时,我县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及采取学校减免、社会捐助、包村单位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助,确保了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辍学。◆
其他文献
湖北省将开展全省示范高中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严查部分公办高中学校招收复读生行为。  湖北省教育厅日前要求,各市、州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对辖区内所有普通高中,在8月底以前开展一轮督导检查,核实学校自查情况,并指导学校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落实;对省级示范高中,要实行教育局领导包校责任制,一校一位局领导,专人负责。据了解,经过督导检查后,仍存在不规范办学等问题的学校,对示范高中,按照省、市示范高中
期刊
在《江西教育》60华诞之际,我不禁想起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与《江西教育》相识、相知的一些往事,心中充满了温馨和感激之情。我衷心地感谢《江西教育》,是她的关怀、提携与帮助,才使我逐步成长起来,能够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一点成绩,能够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是她帮助我改变了生存环境,拓宽了我的生活道路。她是我事业上的引路人。  我与《江西教育》的相识、相知,说起来有点传奇性。1953年下半年,《教育工
期刊
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根据这项通知精神,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局、体育局,从9月1日起开始在中小学推广武术健身操。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探讨新课程中的“有效教学”的实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但是,近几年出版的研究“有效教学”的专著并不多,且大多数都是纯理论著作,直接探讨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寥寥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郑桂华的专著《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深
期刊
托德·威特克尔著 冯凯 刘琦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创新型学校:给学校管理者的9个策略》是关于真实学校情境中如何以创新成就卓越的箴言。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和领导经验浓缩为9大变革策略。用生动的比喻和翔实的案例现身说法,讲授创新的理论与实务,提升教学管理者的变革技巧。创新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做出积极改变并有效推动创新?如何将改革的阻力最小化?发展创新型学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期刊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程度,决定了社会的文明水平。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瞭望》新闻周刊就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相关政策作了专题调研。记者在美国、日本、芬兰等国走访发现,尽管这些国家国情不同,政策有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教育投入巨大,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对称,而且特别注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  “他山之石,可
期刊
上海市不少区县通过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作业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多管齐下推进素质教育。  创新课程设置方面,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竺建伟介绍了“课程DIY”的新做法,打通高中三年,横跨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建立“学生科学研究院”等14个高端馆室,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年级深入灵活学习的平台。作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了 “学生走进高
期刊
2011年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各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应将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2011年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均可安排招生。  各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
期刊
孩子们只要佩戴一枚电子校徽,进出校门家长立即可以收到一条短信;如果孩子戴一个电子表式的儿童手机,家长就随时可以知道孩子身在何处。近日,河北联通在河北省推出“平安校园”解决方案,为全国首创。  孩子独自上学时,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安全到学校。“平安校园”系统在普通校徽中嵌入芯片,当学生出入校门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一条短信,通知家长孩子已经安全到校或离校。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
期刊
十字路口就像人生的不同际遇,总给人带去徘徊和选择。而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前我们能做什么样的选择?法国哲学家马里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内在的和精神的自由。学习最主要的动因是学习者心灵所固有的能动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想象力的世界,这种想象力能逐步发展成为理性。必须教给儿童的知识应是一种存在于故事情境内的知识,是对世界事物和价值之想象力的把握。青年学习和理解音乐,为的是理解音乐的意义,而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