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惧,莫悔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嘉庆年间,在安徽南部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有个桃花源般的小村庄,村里人一直过着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生活。为躲避战乱,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人出去过。
  一天,一个孤儿找到村里年纪最长的老者,说:“村里人过得这么好,我为他们做不了什么大事,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为外面的人做点事。”老人沉默良久,最后在他的手上寫下两个字:“莫惧。”攥紧这两个字,他翻山越岭,走了十天十夜,终于走出了大山。
  出山后,他把这两个字牢记在心中。他经历了很多事,做过苦工,当过兵,做过官,经过商,但从来没有惧怕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已经腰缠万贯,救济着许多贫困的人。可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不惑之年的他却有些悔了。因为他也做过不少错事、冤枉事,虚度了很多年华,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他变得犹豫起来。
  最后,他决定回到那个养育了他的小山村。老人早巳去世多年,棺材就悬在两棵古老的树上,他对着老人拜了两拜,一个松果落在了他的身上。剥开松果,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字迹已经模糊,依稀可以辨出两个字——“莫悔”。看罢,他豁然开朗。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即使错点又有什么呢?后悔只能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与其后悔,不如改过,另起一行,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从头再来。
  人生在世,创业主家的时候,需要我们无惧无畏,勇敢前行,因为,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功成名就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惑不悔,从容淡定。
其他文献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老师讲华盛顿小时候砍倒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说完故事后问:各位小朋友,你们知道华盛顿的父亲为什么会原谅他吗?这位小朋友立刻抢着回答:因为华盛顿手里还拿着斧头!班上的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也摇摇头,严肃地说:不对,不对!父亲会原谅他,是因为华盛顿是个诚实的小朋友。他搔搔头,不好意思地看了老师一眼,默默地坐下。  “因为华盛顿手里还拿着斧头!”也应该算一个较好
摘要:将VR技术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建立VR立体课堂是本文的基本观点。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实施“三段十步”的VR立体课堂教学;学生在VR虚拟学习场景体验,设计制作作品,采用VR全景图并结合3D打印技术,将成果随堂制作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创新能力。  关键词:VR立体课堂;室内设计专业;PBL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
当不了厅长局长,当不了处长科长,那就当好家长。  做不了专家作家,做不了歌唱家画家,那就做个生活家。  家需要经营,也需要管理,家是个集体团队。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要增收节支,任务挺重。人情往来,对外联络,对内安稳,婆媳矛盾,夫妻冲突,教育子女,够忙一生的。  为生活奔忙,无暇品味。忙得晕头转向,看不见生活。  做生活的行家里手,是井井有条,有滋有味的。他们知道人生的乐趣,品尝生活的味道。生活的
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煞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曹雪芹、施耐庵占领的是古典小说的制高点,也可俯视群山;王羲之、颜真卿占领的是书法的制高点,一字千钧,力压群雄;鲁迅占领的是杂文的制高点,笔扫千军,所向披靡;梅兰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艳绝
2001年,她的命运出现了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急转弯。因红斑狼疮导致股骨头坏死而做了关节置换手术的她,又因身体受寒导致全身关节变形而几乎瘫痪。她所在的单位也因其病瘫将她辞退,曾经携手同行的丈夫离她而去。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就这样同时失去了健康、美丽、事业和婚姻,曾经照耀在生活中的金灿灿的阳光倏忽消失,她的周围是让人窒息和恐惧的黑暗。那种锥心的痛,应该就是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感觉。  躺在乡下老屋里的她,身
亚马孙流域的植物种类繁多,居全球之冠,这里上万种的植物大多体型高大,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但事实上,它们在这里的生存环境并不好,季节性的降雨使得亚马孙河及其支流经常泛滥成灾——每年11月份,亚马孙就开始涨水,这期间,3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会迅速变成汪洋,整个亚马孙几乎成了水的世界,洪水深度比平时水位要高出十几米。因此,生存在这里的植物必须要接受一年一度的洪涝灾害,最重要的是努力长高,才不至于被洪水淹
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里,一个人如果站对了位置,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那么他将获得人生的成功。  今年22岁的刘晓迪,是鲁东大学2006级文学院的学生。她从小就是个“书虫”,放学做完作业、周末没事的时候,就會到父母的书摊去帮忙,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到中学时,她几乎看遍了《道德经》《孟子》《庄子》等古典文学书籍。  在大学里,刘晓迪依然喜欢读书,文学专业的经典和专业之外的书都看
那夜,在清癯的山中,我们一行人,沿着仄仄的小路,徐行。夜风薄凉,奶白的月光,穿过林隙,照在溪流、野草、鹅卵石上,淡墨的树影,在微风中轻摇,月下的一切,像美好的泡沫,似飘浮的梦。  “开窗放入大江来”,有些美,是挡不住的,如这一片山林月色。它倾泻而下,淋淋漓漓地漫过万物,万物浸渍其中。我似乎听得到它流泻而下的“哗哗”声。  山间月色,真的是有声,有色,有形,有香。  它的声,是瀑布声、溪流声,和半醒
对于出生于1960年代初的孟小芳来说,生活像又酸又甜、又苦又涩的遗留物,布满一地月光式的偶然,是丢掉了头绪的波光粼粼的流水。  从记事起在小芳脑海形成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是从一个大院子开始的。小芳家住县城西边第一中学校园里。各地的一中通常都是最好的,院子大,师资强,条件有保障。县一中被高高的、又宽又长的正方形围墙圈着。厚而结实的围墙,曾经是她与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在上面奔跑的跑道。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掉下来
在我们大院的中院,有三棵老枣树,是前清时候留下来的,至于到底是前清什么时候,谁也说不清了。据说,是先有的这三棵枣树,后有的我们大院。也就是说,我们大院的第一任主人,先看中了这三棵枣树,买下了这块地皮,才建得我们大院。枣树的历史,比我们大院的年头还要长。  枣树,活得年头长久,活到我们这一代,虽然枝干已经斑驳沧桑,但并不显得老态龙钟,也没有像老槐树老榆树一样,长得粗壮臃肿,而是瘦筋筋地往高了长,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