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作业马虎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英语作业中出现的马虎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以分析,找出心理成因并试图对症下药,克服马虎心理。
  关键词:作业马虎;心理成因;对策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巩固形式,英语作业必不可少。而学生在做作业时常常马虎了事。所谓马虎是指学习、作业、考试时不细心,疏忽大意,草率行事。那么英语学习中为什么作业会更多出现马虎现象呢?笔者认为马虎表面上看是粗心问题,其实质是态度问题,也就是学习心理问题。因此,笔者试图就英语学习中作业马虎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症结,以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马虎心理。
  一、引起作业马虎的心理因素与现象
  1.缺乏必要的成就动机是产生马虎的心理前提。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追求成功,胜过他人,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等行为倾向。然而,缺乏成就动机的学生对作业的目的性就很不明确,不知道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有效巩固,而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缺乏做好作业的内在的积极动机,因而马虎了事。
  2. 不良的性格特征是产生马虎的心理基础。性格是一个人的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马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性格中态度特征的直接表现,由性格导致的马虎不良学习习惯在英语书面作业的审题、格式、以及抄写中均有体现。另外注意力易分散也是导致马虎的一个直接原因。
  3. 心理定势是英语学习中形成马虎的条件。在情况不变的环境中,定势有助于迅速刺激对象,作出反应。在变化了的情境中,定势常常使人的知觉出现错误,阻碍问题的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一部分是由思维定势引起的。
  4. 认知方式是导致英语马虎学习心理的内在原因。认知方式是人在认知过程所采取的方式。有些同学急于求成,赶速度而忽视质量,考虑问题粗糙急躁,易草率过早地下结论,做题不愿按步骤逐层进行,经常想当然地认为,不愿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归纳和概括进而得出正确结论,错误率也就特别高。
  5. 情绪干扰是英语学习中造成马虎的重要原因。情绪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绪对英语学习具有激发、维持和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则能妨碍、中断活动进行。像焦虑、愤怒、担忧、烦躁等不良情绪,形成心浮气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常开小差的心理状态。
  此外,不良的学习习惯,老师的要求不严和不良环境的干扰,以及同学之间的恶作剧也能产生马虎心理。
  二、克服作业马虎心理的对策
  1.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育心理学指出,激发学生内在的成就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成正比,在班级里智力相近的人,成就动机较高者比成就动机较低者成绩好。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明白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它对巩固旧知获取新知有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需要思维缜密、细心的品质,因为它知识点多、习语多。要养成细心的品格,首先要从改变学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入手,培养其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学风,要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音、形、义”加强对单词的学习,不厌其烦地练,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持之以恒,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克服马虎的不良心理。
  3. 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心理定势。在英语学习中,要消除心理定势,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辨别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学生常常对用it作形式主语的两个句型“It is +adj. + for sb. +to do sth.”和 “It is adj. + of sb. + to do sth.”搞不清楚。虽然for sb.和 of sb.都是不定式to do sth.的逻辑主语,但由于前面用作表语的形容词不同,这两个句型所表达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先让学生辨明,如指某人所做的事情的性质,用for sb. to do sth.;前面的形容词往往是hard, difficult, important, necessary等等;而of sb. to do sth.常和表示人的特性的形容词连用,如nice, good, kind, lucky, clever, foolish, right, wrong等等,然后再教给学生自我验证所用的句型是否正确的方法:凡可以用“It is adj. of sb. to do sth.”这一句型的句子,均可转化为“Sb is adj. to do sth.”;表示所做事情性质的“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的句型则不能这样改。
  另外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同义句改写等等,对消除心理定势也有很大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自控水平,可以从学生的审题、答题、检查、反思等环节上下功夫。检查时一要仔细,二要耐心,同时检查是否遗漏解题步骤和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检查整张试卷有无漏做等。反思时要审视解题的知识根据、思维过程、使用的方法、收获启示等等。我们认为审题是作业的第一步,检查是作业的最后环节,反思是作业后的总结提高。这几方面都是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对克服马虎现象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着重要作用。
  5. 充分发挥成绩的评定作用。成绩评定可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结果,了解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从而提高学习热情,激发上进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可以结合思想教育,运用小组竞赛、红星、红旗夺标等不同形式的成绩评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作业、试卷展览,进行表扬批评,找出原因,以利提高。
  总之,英语学习中的作业马虎现象是由学生多种多样的复杂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只要我们英语教师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注意教学策略,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疏导,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采取合作探究等方法,并进行思想教育,运用评价机制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作业马虎的现象就会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小学英语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不敢说、不愿说的现象。因此,小学英语教学
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面对人才竞争国际化、激烈化的新态势,科学总结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迅速地捕获到正确的信息,获得较高的分数,是当下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有效措施  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灵活的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当下不少中学生对英语听力普遍抱有一种畏惧心理,英语听力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点。  一、初中听力学习困难现状分析。  1、基础知识薄弱,不利于听力教学。学生的英
他是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擅长各种大血管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他发明和创新了多种手术方法,使我国大动脉血管损坏和治疗的研究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他的专著已成为血
量化森林土壤呼吸(Rs)及其组分对准确地评估森林土壤碳吸存极其重要.该文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演替系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幽默几乎无处不在。语言幽默不仅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谈话气氛的作用,而且更多地被赋予个人智慧、魅力和教育的意义。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幽默可以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所谓言语幽默是指需要借助语言工具来建构和表达的幽默,如笑话、讽刺等。而非言语幽默,顾名思义就是不依靠语言手段表现出来的幽默,如漫画、哑剧等。本文试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角度来研究言语幽默这种语言现象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
摘要: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际手段,身体语言同样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有效工具,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交叉手指”这一身体语言着手,讨论身体语言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及差异,从而引发人们重视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身体语言;文化差异;交叉手指  一、引言  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体态语、身势语、手势语等,是指在言语行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