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携手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湖南经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时,适逢研究所门前正在修路,翻开的土地呈紫红色。在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治理的紫色岩风化壳是紫红色土的幼年期,紫色土山丘几乎没有植被、无法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且紫色岩演化成可用耕种的红色土可能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治理紫色土壤,改变生态环境,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发展经济是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来攻关的课题之一。
  近年来,研究所研究人员与国外专家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专家通力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改良紫色土山丘、改善生态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与紫色土山丘的对抗
  
  说起治理紫色土山丘的意义,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谢庭生告诉记者,湖南省紫色土山丘面积大,有2100多万亩,中国南方有3亿多亩;并且以岗地丘陵为主,多分布在各流域的盆地之中,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区。湖南省紫色土丘陵山区人口多达700多万人,耕地约650万亩,人均耕地仅0.8亩,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也在加快,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农林牧综合发展和示范区建设的技术体系,对于紫色土山丘区发挥资源优势,扩宽资源范围,改善和重建生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缓解紫色土山丘区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谢教授指着现场演示的幻灯片上前面的图片对记者说:“你看,这些紫色土山丘上基本没有土,没有草,也没有树,上面都是岩石,什么都不长,当地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紫色土山丘改良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为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研究理念,研究所通过湖南省外专局的帮助,与俄罗斯的研究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引进俄方专家来湖南指导研究工作,并派自己的科研人员到俄罗斯去学习。
  “当时,俄罗斯的生态经济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位置,所以我们决定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原理,通过自己不断实验,结合本地的特点,研发自己的治理方法。”谢教授回忆说。
  1998年,在湖南省外专局的支持下,研究所派谢庭生等研究人员到俄罗斯考察。回国后不久,俄方也派专家到湖南考察土壤状况。中俄两国研究人员一起野外考察,会诊治理土壤的方法。此后十年间,先后有二十多位俄罗斯专家来到湖南,因为生态环境学涉及众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农业、林业、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因此,俄罗斯派到湖南的专家也是从事不同学科研究工作的。俄罗斯专家在湖南每次停留一个月左右,以授课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工作。研究所还先后三次组团赴俄罗斯,每次三个月,除听课外,还参考了俄罗斯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实验站等,不仅学习到国际先进的研究理念,还学习到先进的野外监测方法。
  谢教授说:“俄罗斯专家在湖南一是讲课,给我们传授他们先进的技术;二是座谈,互相交流,我们也有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原理值得他们学习;三是野外考察,他们指导我们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像医生看病一样把脉诊断。俄方专家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方面,二是工作流程。他们对具体工作做得非常细,比如在测试方面,他们采用不间断地连续监测的方法,现在已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推广。但是,因为俄罗斯没有这种紫红色土壤,他们的技术不适合我们的土壤类型,必须借鉴他们先进的理念,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两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技术专利。”
  
  荒村换新颜
  
  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所在紫色土山丘改良项目上取得了突破,他们通过引进俄罗斯流域自生态功能与模拟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建立起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模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同类型土壤开发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南和典型范例,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问题提供重要指导。
  谢教授告诉记者,改良土壤第一阶段是控制水土流失,不仅要控制表面还要控制土壤内部的流失,防止土壤内部的流失必须种草,草的品种是经过研究人员精心遴选的。草还可以用来发展畜牧业,比如养牛,增加农民收入,牛粪还可以做肥料改良土壤。土壤状况改善后再种树木,这是第二阶段植被恢复。研究所先后引进了台湾的水晶梨、凤娇梨等品种,种果树同样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三阶段是综合发展技术和周围乡村的建设。第四阶段是土壤改良,让土地肥沃起来。
  记者注意到,在幻灯片后面的图片上,原来毫无生机的土地已经覆盖了盎然的绿色。
  图片上的村庄叫工联村,在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已经由原来的贫困村成为国家级示范村,被评为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该村发展庭院经济,每户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果树的种类是研究人员带来的高效经济作物,现已引进日本野漆树2个品种和台湾玉米8个品种试种,并获得成功。
  工联村的水塘下面养鱼,上面养鸭,鸭粪产生的浮游生物可以做鱼饲料,培肥水塘中的水。研究人员指导村民科学搭配鱼的种类,每亩鱼产量是原来的10倍到20倍。水塘围住后,鸭子活动范围缩小,变得更肥了,养鸭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形成了良性经济循环。村里的田地原来种水稻,经济效益差,研究人员经过科学论证指导农民烟稻轮作。该村村民经济收入快速提高,从原来年人均纯收入78元到现在的6000多元,全村年产值上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
  10年来,研究所通过引智,推动湘黔两省共改造紫色土山丘区中低产田360万亩,开发冬季农业200万亩,改造低产果园50万亩,推广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万亩,烤烟优质高产栽培90万亩,改造低产水面3万亩,恢复植被150万亩,近三年每年增产粮食41.4万吨、棉花120万公斤、油菜籽1400万公斤、烤烟45万担、木材13万立方米、薪柴13万吨、水果O.4亿公斤、蛋鸭400万羽、鲜鱼200万公斤,治理水土流失200万亩,恢复植被150万亩,增加农业产值30亿元,增加纯收入21亿元,减少肥料损失592万公斤。
  
  情系潇湘
  
  说起研究所的引智工作,不能不提到一位俄罗斯专家,他就是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克尔任采夫先生。
  克尔任采夫先生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基础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室主任,曾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生态监测站,是俄罗斯功能生态学创始人之一。1997年,克尔任采夫先生受邀到湖南师范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他作了一场以功能生态学为主题的报告。时任湖南经济地理研究所所长的谢庭生教授听了报告后,眼前一亮,这套理论如果能应用于实际,不是能很好地解决湖南现存的土壤生态问题吗?在与克尔任采夫先生会谈后,双方“一拍即合”。1998年,克尔任采夫先生被聘 请为研究所高级专家,开始了他与湖南长达1O年的合作。
  从1998年起至今的10年里,克尔任采夫先生先后11次来湖南工作,周末从未休息过。2000年,研究所安排他去张家界旅游,被他婉言谢绝:“我是来湖南工作的,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
  他要求直接去衡阳农村,那里有他的研究标本:紫色砂页岩。克尔任采夫先生虽然年逾七句,并患有肾结石病,却长期坚持在湖南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工作,每天徒步翻山越岭几十余里,调查紫色砂页岩丘陵地土壤和植被退化的原因,研究恢复自然植被的途径;为了采集代表性强的土样,他手持铁锹,带头挖土壤剖面,每次采集土壤样本30多个,40多公斤。为了增加野外工作时间,他常常就近在农民家里随便吃点便饭,走时还提醒同行人员不要忘记给农户支付费用。
  在扎实的采证、取样和研究的基础上,克尔任采夫先生与研究所的中国同事们通力合作,找到了改良紫色土山丘的途径,在湖南建立了多个生态一生产经济高效运转体系示范区。克尔任采夫先生先后完成“洞庭湖流域自然生态功能研究”、“湘江流域土壤生态监测”、“湘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优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改善试验研究”、“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混合种植”等多个引智项目。通过他引进的俄罗斯先进的功能生态学理论和中国农业生产相结合,为湖南地区累计年增值127亿元,增加纯收入89亿元。
  谢庭生教授介绍说:“在克尔任采夫先生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少耕、浅耕、休耕等技术,示范与推广结合,应用面积达40万亩,平均每亩增加农业产值500至1000元人民币。采用俄罗斯土壤生态监测技术和土壤保护系统理论及坡面径流调控技术,在紫色土丘陵区建立人工促进自然植被恢复和侵蚀沟治理样板10万亩,推广1 60万亩,每亩年增加1 80元。以上各项累计年增值9.36亿元人民币,增加纯收入6.56亿元人民币,促进了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的功能生态学理论和土壤生态监测方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让中国同行掌握这一先进理论和技术,他每次来中国都详细介绍俄罗斯功能生态学发展状况和土壤生态监测方法改进情况。先后在湖南作过学术报告20余场,讲课1 00余次,有3000多名农村干部群众掌握了禾本作物与豆科作物混种方法以及多年生人工牧草中耕施肥方法,为湖南培训了一批农业生态和土壤生态监测科学技术人员。
  湖南经济地理研究所土壤生态监测设备落后,克尔任采夫先生主动赠送土壤物理分析设备,并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帮助研究所在莫斯科分析土壤样本,总金额达数万元人民币。
  克尔任采夫先生甚至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把湖南省的科研人员送到俄罗斯土壤生态监测站去参观、实习,而他自己的科研项目,则因经费不足而推迟结题。克尔任采夫先生三次为湖南赴俄罗斯生态功能与土壤生态监测技术培训人员讲课3个月,培养了近百名技术骨干。
  2005年,克尔任采夫先生得了胃癌,康复后又来到中国,投入研究工作。他说,自己的愿望是,“将自己的生态功能理论的应用推广到整个湖南。”2004年,克尔任采夫先生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潇湘友谊奖”,2007年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刹那间,山崩地陷,房倒屋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死伤者无以计数。全党全国全民万众一心,全力以赴,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去。很多外国组织和外国友人也纷纷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之手。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特聘外国专家客座教授以色列整形外科专家莫瑞斯·托帕兹博士在第一时间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决定飞赴灾区救人。在灾区,他视察患者伤情,为伤者做手术
期刊
2008年8月9日,这是个值得13亿中国人民和560万利比亚人民纪念的日子。30年前的这一天,1978年8月9日,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地处非洲北部的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简称利比亚),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自此,位于中国北京朝阳区三里屯东6街3号的利比亚大使馆的上空,高高升起一面长方形的绿色国旗;位于利比亚首都黎波里市安德鲁斯区卡里卡什路曼斯蒂尔街的中华人
期刊
在法国西北部,卢瓦尔河下游北岸,有一个美丽而安静的小城,“科幻和探险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这里启航。2003年,她被《L’Express》票选为法国“最绿的城市”,同时也在《Le Point》2003年与2004年被票选为法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2004年《时代杂志》将其选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更是继西班牙的Vitoria-Gasteiz,德国的Hamburg,瑞典
期刊
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配乐让无数影迷和乐迷喜爱和感动,而为好莱坞电影配乐的乐团却并不为人所熟知,美国洛杉矶太平洋交响乐团就是其一。在该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的是一位华人,他叫兰洁。  在上海参加由著名提琴制作师凌震华赞助的大提琴学会的一个活动中,我认识了美国洛杉矶太平洋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兰洁先生,并观看了他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一场大提琴独奏音乐会。兰洁的演奏充满激情与张力,低沉丰厚的旋律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
期刊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孟安明为他的实验模式动物——斑马鱼专门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房间,在这个摆满了上千个海蓝色鱼缸的房间里,饲养着几万条斑马鱼,这种小鱼最长也不过人的一个小拇指长,身上有着浅浅的斑斓的花纹。正是以这种小小的鱼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为研究对象,孟安明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揭示了多个新基因在脊椎动物胚胎的胚层和组织器官形成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  1998年,孟安明从美国回到祖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
期刊
这个曾经和为保卫社会公众而战是同义词的日子,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为大屏平板电视和耗能机械而战的日子。  “你从不觉得自己需要的礼物”,星期日泰晤士杂志“充分发展的技术”专刊的标题非常惹人眼球。  “Phantom遥控飞行器”就是这些没有预想到会买的必需品之一。它是一台没有手脚,没有头,由你的手机控制在地板上滚动的机器人,并且它附带了一只表,会倒数你预期的剩余生命。或许这些钟表制作人可以生产
期刊
王佩伟,河南驻马店人。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硕士和访问学者。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创作,现为国际著名生态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深圳市盐田区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国际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秘书长;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艺术委员会生态画家;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副会长。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并获得多个奖
期刊
提及柯依拉腊,尼泊尔人并不陌生。上至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不算夸张。甚至在国际社会上,柯依拉腊家族也享有着崇高的威望。  一个家族,几代人陆续出任一国政府高层官员,足见尼泊尔民众对他们卓越领导力的充分肯定。在柯依拉腊家族中,尼泊尔前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柯依拉腊基金会主席——苏加塔·柯依拉腊以其独有的女性魅力与睿智绽放着光彩。  柯依拉腊家族的女精英  1954年2月,一个女
期刊
研究表明以适度的成本即可实现停止碳排放上升,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究竟是什么妨碍了我们使其成为可能?  世界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的压力之下不断升温,后果将是可怕的:极端天气,干旱,洪水和农业生产力损失增加,人们过着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生活。但是这不是必然的。停止碳排放量的增加是可能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以远远不及所带来的利益的适当成本即能实现的。我们现在需要花费更多,来换取未来几十年可以
期刊
WHO Should Work Harder to Protect People from Hazardous Substances  2015年5月20日 联合国人权与有害物质和废料问题特别报告员通塞克(Baskut Tuncak)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发表声明,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投入更多努力和资源,保护人们免受有毒物污染的负面健康影响,并称世卫组织可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预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