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包括可以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常用方法及其特点;通过介绍2个成功的绿化设计实例,总结出道路绿化设计中应用的经验,以为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作用
  
  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区域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道路的交通建设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必须主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为此,下面就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1.1由于城市道路绿化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较一般公路设计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的规划市政公用设施与绿化树木的空间位置,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并不影响相邻地物的正常使用。
  1.2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水文、地质特性,按绿化植物的形态、习性、适应能力、养护条件的因素,恰当的选择种类与品种。
  1.3选择的绿化植物应当考虑近、远期效用,在种植期与生长期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
  1.4道路绿化应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及城市环境景观要求。
  图 1 城市道路绿化效果图
  2.城市道路绿化作用
  2.1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
  2.1.1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茂密的枝叶可遮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可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从而是空气得到净化。
  2.1.2降噪减振
  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利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道路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2.1.3调节气候
  道路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在行驶过程中减小驾驶者的疲惫感。
  2.2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交通功能
  道路中间和两旁的绿化带、环岛中心绿化种植可以给驾驶者以及行人带来距离感、方向感,在夜间行车可以有效遮挡对面机动车造成的眩光。道路绿化的多样性可以消除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2.3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景观功能
  城市中的高楼建筑使人容易产生压迫感,冷硬感,道路绿化是城市街道空间的色彩添加剂,以植物的自然特性调和了城市景观的单一,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使城市空间更有层次感。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3.1中间及两侧分车绿带
  中间分车绿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合理的绿化方式可以有效地阻止对面车辆的眩光,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就城市道路而言,一般分车绿带宽度采用2.5~8.0米,最小为1.5米。两侧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主路与辅路之间或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起到分流导向、保护非机动车的安全。当两侧绿化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时,宜采用大喬木,小灌木植物,以保证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高度范围通透、避免视觉死角。
  3.2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性质设计绿化形式。由于主干道担负了城市的主要交通,故行道树绿化时更应注意增加道路的绿量,如使用树带式可增加植物对粉尘的吸附量,从而净化空气,大大增加了道路的绿化面积,也保护了行人的安全。在人行道较宽的或作为商业步行街的道路,做行道树配置时应考虑乔木、灌木、地被的结合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对于人行道较窄的道路,则多数采用树池式,以增加道路的可通行性。
  3.3交通岛绿化
  交通岛指的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导流岛指的是为把车流导向指定的行进路线而设置的交通岛,导向岛较多采用乔灌结合的形式造景。中心岛指的是设置在平面交叉中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交通岛,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安全岛指的是设置在往返车行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临时停留的交通岛。安全岛的绿化形式比较简单,多以乔木与绿篱的形式相结合,景观效果一般,但能起到不错的安全防护效果。
  3.4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布置在人行道外边缘至道路规划红线之间。当红线位置的内、外范围靠建筑物一侧的路侧绿带距离不到4米时,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当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米时可设计为开放型绿地,绿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面积的70%。
  4.城市道路绿化的种植类型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注重景观效果和功能效果。
  4.1功能效果
  4.1.1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
  4.1.2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
  4.1.3道路绿化除了可以起到安全功能,还具有自然保护、经济效益的防风、防火的功能
  4.2景观效果
  结合道路沿边的地貌特点,充分运用植物优美和独特的形态特征及植物的果、叶、色的观赏性,发挥柔化、美化环境空间的作用。
  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实例
  5.1北京市德内大街
  2007年德内大街绿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道路两侧的民居、店面铺等建筑再现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5棵古树依次排列在路中央的绿化带上,庆王府西墙、德胜桥、永泉寺等文物古迹恢复了原貌。
  5.2前三门大街(城市主干道)
  前三门大街的绿化改造范围西起西便门,东至崇文门分车带。此次改造大量采用新优植物和开花植物,包括改良的彩叶草、万寿菊以及碧桃、连翘、杏花、月季等,并尝试使用8、9月份开花的应时花卉品种,以丰富前三门大街绿化带的层次和色彩,创造具有古都风貌和鲜明时代感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这是前三门大街上首次大规模使用色块及地被植物。今后这条大街的不同路段,将出现榆叶梅、红花紫薇等不同花灌木“营造”出的特点分明的绿化效果。
  6.结语
  建设好道路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赏心悦目的道路绿化体现了城市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景联.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钱东.浅析城市绿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
  [4]卢佩坚.关于广州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思考[J].广东园林,2006,28(5).
  [5]黄小相.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与作用[J].广东建材,2007(9).
其他文献
森林采伐作业是林业部门必须认真关注的一项重要工程,如何做到既保证林业资源的有效采伐利用和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是值得每一位林业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看法:  1.森林采伐作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退化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营养结构复杂,藤本、攀援、寄生、绞杀、附生等植物丰富。林业采伐经常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交往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如今电力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阶段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特别是先进的系统设备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社会各部门生产效率的日益提高,本文介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现状,提出一些调试策略的应用有效治理措施,作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方面上的一个参考。  一、综合自动化系统  电力系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注重以语言功能意念为纲,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教师要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通过课内外言语实践发展口语。通过创设情
0.前言  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很多物种的濒临灭绝,以及各种能源的几近枯竭,大自然正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人类的活动已经造成了地球的“不堪重负”。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如何更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各行各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行业更是如此。  1.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我们祖先的居住的山洞到简单的茅草房屋、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从一定意义上将,抓住了阅读教学,也就抓住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点。因为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词汇、语音、语法知识的综合,也是提高英语听、说、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
摘 要: 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凭借其20年代浪漫主义抒情诗歌蜚声文坛。1941年,他运用十四行体的形式写出了二十七首诗,结集为《十四行集》。这部诗集与其之前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诗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生存观念等均显示出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尤其是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雅斯贝斯的深刻影响,《十四行集》也因饱含“存在之思”而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  关键词: 冯至 《十四行
语文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中职学生面向的是就业,所有课程的学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新课改下如何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成为我
素质教育倡导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转变为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因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