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地处长安、柞水、宁陕三县区接壤处,面积16849公顷,既是以保护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更是西安市800万居民用水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保护区1987年建立,第二年便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基础保护设施条件基本能满足资源保护工作需要,相继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到位,林地权属清楚,各项工作管理规范。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发展,牛背梁保护区分别被中国林学会、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陕西省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宣布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陕西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009年在陕西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中名列前茅。经过多年有效保护,保护区关键生态系统、物种和栖息地处于良好的恢复和发展状态,以羚牛、林麝、红豆杉为主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由于多年来牛背梁保护区不断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各类破坏资源的违法现象和行为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坚持做好资源保护工作的同时,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陆续开展了十多项自然资源和主要保护物种的基础调查和研究项目,持续加强科研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监测体系,区内设置8条固定监测样线,以主要保护物种、其它野生动植物及人为活动干扰为主要内容,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指标和管理办法,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羚牛、林麝等主要保护物种的活动规律及其栖息地的分布情况、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承担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保护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其他文献
江津,位于重庆西南长江之滨,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  1938年8月3日下午,一艘小客轮在江津悄然靠岸。一块接一块的木条板上,颤悠悠地蠕动着一条长龙似的人流。人流中,一位满脸疲惫的老者在一个年轻女子的搀扶下,缓缓地向前挪动着蹒跚的步子。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一代风云人物陈独秀。  此时的陈独秀刚刚从国民党监狱释放出来,又因抗战爆发被迫出南京,奔武汉,过长沙,最后辗转抵达重庆,落脚江津。  但是
期刊
10年前,伴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和启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份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政经新闻期刊——《新西部》应运而生。  10年来,西部大开发成就斐然,《新西部》也从一份默默无闻的读物发展成为西部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其读者群不仅覆盖了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而且遍布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澳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独特主题定位,为西部大开发鼓与呼。
期刊
陈永泰不到1岁时,父亲走了,从此杳无音信。当他和妈妈终于得到父亲的消息时,父亲已经牺牲12年了。而他第一次作为儿子跪倒在父亲坟前,更已是59年之后。可是,与陈永泰父亲一同牺牲的许多战友的家人,至今仍对亲人的泽情一无所知。陈永泰发誓,一定要替这些烈士找到他们的亲人。    “我是第一个到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祭奠先遣连烈士的亲属。长眠在这里的烈士,包括和平年代牺牲的,他们的亲人从内地来祭奠的,我也是第一
期刊
近年来,陕西省宜君县教育体育局以高度的责任心全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创先争优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負责人为成员,制定印发了《中共宜君县教育体育局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建立了党委成员联系活动点,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
期刊
科学谋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的《黄陵县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日前正式出台。按照“城乡政策衔接、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差距缩小”的要求,强力实施“煤油化工强县、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均等配置资源,破解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县
期刊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雨雪冰冻、洪涝灾害等多种困境,百年延长石油人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砥砺奋进,务实前行,以构建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油、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深化地质勘探,精细油田开发,加快项目建设,规范企业管理,闯出了一条油田持续稳产增产快速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作指导原油生产大跨越  延长油田属特地渗透油田,人称“磨刀石”,保持原油生产的持续增长,难度越来越
期刊
“租赁是从1952年开始的,延续了50多年,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国有资产了?”  一年前,当“五粮液古窖池长发升老窖”传人尹孝功接到五粮液公司关于酿酒窖池产权属于五粮液公司所有的“通知”时,这个已经70岁的老太太一下子懵了。  等回过神来,尹孝功拿起了法律武器,将宜宾市人民政府、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以及五粮液公司告上了法庭。但是,大半年过去了,她还没有等到任何“说法”。    酿酒世家    “尹家是
期刊
这是玉树地震灾区的一所孤儿学校,最小的“学生”只有半岁多:棉衣有了,暖气通了,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将会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但是,在校长尼玛仁增的心里,仍有许多难以言尽的苦恼。    10月底,一场冷空气过后,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玉树便已进入寒冷的冬季。  玉树州孤儿学校,这是记者玉树之行最早确定的采访对象。  2010年4月17日,玉树地震80个小时后,一面五星红旗在一片废墟前徐徐升起,70多名师生齐
期刊
“十一五”期间,榆林供电局历经金融危机、市场变化、冰雪自然灾害等多重挑战,面对体制改革和电网发展的多重任务,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打造“双优”电网、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为基本职责,以“126”电网规划为主线,依托、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  
期刊
12月的玉树,早已是寒风刺骨的隆冬季节。    自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之后,玉树灾后重建就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4月18日,在玉树孤儿学校教室的黑板上,胡锦涛总书记写下了“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12个大字。3个月之后的7月10日,玉树灾后重建正式拉开帷幕。  9月2 5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主体建设封顶,成为首个灾后重建工程完成封顶的项目:10月18日,结古镇禅古村村民搬进新居;10月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