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州大部分地区使用了人教版教材,我们发现,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宽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下面简介该教法的一些原理与做法。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一、两条原理
  
  1.内部动力原理
  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
  “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三个原则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
  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
  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
  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三、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基本做法包括的几个方面
  
  1.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各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2.分阶梯授课
  (1)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①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②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③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3.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实验五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毕业总合格率均高于对比班,在实验阶段无一人违纪。
  现在,该教学法已迁移到了其他学科教学班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融教材、学生、教法于一体的特点。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同党中央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没有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理论武装如何在基层“走深”?如何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都市温江区在探索实践中成立了一支“拉得出、讲得好”的专门队伍——“向阳花”基层宣讲队。  队伍自2016年成立以来
期刊
用“现代”定义“农业”、使“产业”促进“融合”、让“科技”引领“创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搭配,蕴含着眉山市东坡区近年来经济
期刊
在当前中学生中,出现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他们不喜欢也不愿意学化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会聚精会神,甚至废寝忘食地学习,想尽一切办法去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本人认为可以从激发、保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是一种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及意义    数学教学反思,即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内容、数学教
期刊
在我国,为了能够对变电工程进行不断地规范和设计,提升变电工程的整体水平,对这项工程不断地进行了改革.而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这项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座落于南京市明代故宫遗址,占地面积24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内花团锦簇、绿影婆娑、景致绚丽、美在不言中,一批科技精英以人为本,开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不仅是为了防止投资突破限额,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更加严格的约束自己,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节约资源和投资,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带来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强
1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乡村振兴·艺术圆梦——四川首届乡村艺术大展》在成都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乡村艺术展现新时代农村新变化,服务脱贫攻
期刊
一、引言rn50年前,在西北大漠中,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武器试验.众所周知,中国当初是在极其艰难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开启了核武器研制事业.相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