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设计的若干因素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西方的工业革命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说现代设计的起源为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那么中国设计也仅仅不到三十年。自2009年起,中共中央不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以及十一部委《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些信息表明我国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这也许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一个好的开始。
  一、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演化,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如今,科学与艺术已不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有各自特殊的一面,但依然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如果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我们知道艺术主要是情感的表现,科学则需要理性的分析,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有可能走向极端的一面:高科技也许会带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一系列的风险;艺术的疯狂不等于达到高超的境界,也许会使人丧失理智,最终走火入魔。
  当然,事物发展总体趋势还是螺旋上升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标准也在逐年提高,简单的衣、食、住、行已不够满足日常所需,人们更多的是想得到快乐和健康等,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但拥有专业技能,而且要了解科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在历史上和传统上,科学通过自身的模拟、实验、分析等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绝大多数是在揭示人与自然方面的知识,如我们身处的自然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身处的地球是如何影响万事万物等问题。工程学则是探索人为事物方面的创造与更新,怎样建造有关建筑、航空、产品等人为事物,如何解决设计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设计”是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设计同样与两者都是呈动态发展的。比方说材料与工业设计,材料与产品遍布世界,材料更多的是合乎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制作过程是一个发现、发明的过程;工业设计则是不断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两者的统一可以丰富各种产品的设计需要,从而给予人们物质、精神、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二、艺术与设计
  艺术趋于感性,设计趋于理性;艺术是个性,设计是共性。表面上看似互为矛盾,当这两个名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出现了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在刚接触设计的初级阶段,是把艺术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门类,而到了研究阶段则是把设计艺术与其他专业领域相综合。
  不论是艺术设计还是设计艺术,本质上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但在国内的一些产品制造商却将其误读为“设计的艺术化”,有些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造型设计,有些人则认为设计就是为了艺术化等等,造成了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在简单的造型表面加上了“莫名其妙的图案”,手机、电视、空调等,也许会让一些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得到满足,但留给企业的也许只是“短暂的春天”。
  其实,工业设计不仅仅包括外形,还关系到技术、工艺、结构、部件、性能等与制造相关的知识,再加上环境、使用、背景、人群等与使用相关的内容。比方说,一只钟表是否能够用以报时,取决于其内部构造,以及把它置于何处。一把刀子能否用来切割物体,取决于刀刃的材料,以及它所切割物质的硬度。有意图或目标的功能需求,事物的特征及所处的环境、合理的结构会更好地体现出使用价值。
  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设计的创新来源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有可能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只要对生活加以关注,会生活的人才会理解设计,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
  总之,广义的设计,设计内涵的复杂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转变知识结构和认知观念。不同专业的学科交叉,会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设计需要艺术的自由表现,也需要科学的严谨合理,在强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设计也需要与其他专业领域能更好地融合。
  三、设计的因素
  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认为“好设计”应该具备富有创新、拥有价值、符合美学、简单明确、自然呈现、朴实无华等因素,从他的设计作品里我们或多或少地都能体会到好的设计标准。在去年的香港设计营商周上,他对于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五点标准:
  功能性(Functionality)
  良好的用户沟通界面(Communicate Effect)
  符合多重审美观(Aesthetic Dimension)
  实用性与目的性(Usability Purpose)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
  笔者认为,良好的产品功能体现出设计师对于用户需求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产品的内在品质;用户沟通界面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群体,也可以使产品本身的某些特点得以显现;多重的审美观符合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区、不同文化阶层的基本要求;实用性与目的性是设计中一直倡导的方向,也是设计中应该具备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人类未来的发展,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四、结论
  自然界中的奥秘依然在等待人们以科学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艺术与设计的来源,科学、艺术、设计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未来的发展有利于将三者更好地结合到一起,设计与科技的互动,推动创新和文明的进步,创新和文明的成果推动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著.设计艺术概论
  [2]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色彩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艺术史的发展共同进步、开拓创新。我国现阶段色彩教育的主流方向仍是受西方19世纪印象主义色彩观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色彩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法及Olympus AU64
【摘 要】  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自身社会交往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规则的获取,因而幼儿户外活动对于幼儿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由于现阶段有些教师对于自身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定位存在着角色定位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容易导致教师无法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的过程,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幼儿身体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出现。因而本文将从
摘要:  莫奈、雷阿诺、梵高、塞尚、高更,都是印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印象派的故事,就是他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反对与勇气,莫奈创作了艺术史上最大胆的画作,雷诺阿创作出最生动的作品,德加释放了芭蕾,修拉解放了色点,而梵高则绽放了颜色。这是艺术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暴动,从此一切焕然一新。  关键词:革新;勇气;反对传统;真实;自然  西方美术史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绘画大师、丰富的艺术门派,而近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土建工程的一些问题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对土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对其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建筑施工中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质量问题,总体上讲在桩基过程中,容易产生断桩和承载力不够的质量问题,基础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主体施工中钢筋连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我们的所作所为正侵害着城市的环境,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