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大鼠脾、肝和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脾阳虚证脾肝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以揭示脾阳虚与脾肝肾组织PKC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阳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脾肝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降低(P<0.001),而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均升高(P<0.01);温补脾阳中药有提高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该中药能够降低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P<0.001),温补脾阳中药能够明显降低肝和肾组织细胞膜、肝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P<0.001),明显提高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P<0.001).结论:脾组织细胞膜、肝和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与脾阳虚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与中医五行理论相一致;温补脾阳中药可以调节脾阳虚证大鼠脾、肝和肾组织中PKC活性.
其他文献
痤疮俗称青春痘,酒刺.祖国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认为多由肺胃积热所致;西医则认为此病是多发生青春发育期的毛囊皮脂腺炎症,与病人体内内分泌失调,激素失衡,皮脂分泌亢进,皮脂
目的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胰管支撑外引流等术式、观察其疗效.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 ,易误诊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低 ,抗酸、抗HP治疗疗效差[1] 。为探讨肝源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我们用
目的 回顾近年国外有关心脏卵圆孔未闭 (PFO)所致减压时静脉气泡右向左分流 ,在神经型减压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综述
1 病历简介例 1:女 ,48岁。反复腰痛 10余年 ,疼痛可自行缓解 ,偶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 1990~ 1994年曾 3次行 B型超声波检查 ,均示双肾多发小结石 ,以“双肾结石”多
肌松药可以通过毒蕈碱样作用或者组胺释放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不同肌松药对M2和M3受体有不同的亲和力,肌松药在不同剂量下也可以通过M2和M3受体作用增加或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治疗新生儿 Rh溶血病 14例的疗效。 方法 丙球组 14例 ,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丙球 40 0 mg/ (kg· d) ,1~ 5次。对照组 16例为日龄
适时适度促进PMN凋亡继之被吞噬细胞吞噬是安全、快速、非炎性清除PMN的有效途径.信号转导通路在PMN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互关系,对适当控
尽管近代以来扩军备战一直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日本不得不裁减军备,出现了究竟是成为“大陆国家”还是“海洋国家”、是奉行“大日本主义”还是“小日本主义
采用固-液吸附及熔融挤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载银煤/LLDPE抗菌复合材料(ACCPE)。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如IR、XRD、SEM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探讨复合材料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