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角 寻求突破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生动局面。作为地方新闻媒体如何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丰富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改进和加强经济报道,以寻求地方经济报道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新突破,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转变观念拓宽视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突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地方区域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经济活动的内涵丰富,外延多方面拓展,这样一来,单纯延用传统的“领导视角”去报道经济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转变观念,运用宏观、多向、求异思维,拓展其他视角:
  新闻视角。淮南的煤电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近几年煤电产业发展出现了多元化、一体化的喜人局面。怎样报道这一经济现象?煤电产业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有何具体影响?未来趋势如何?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新闻视角去挖掘。同时,县、区经济和民营经济都各有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都具有新闻性。比如淮南豆腐是传统产业,也是淮南的城市名片,近几年已由传统的作坊生产模式转向园区集中经营模式。怎样提升传统产业?园区集中生产经营对环境、对产品质量等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通过发掘都可以发现新闻。
  人性化视角。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广大民众关心经济发展,更关心经济发展给自己的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面对群众需求,再单纯延用传统的程序化、数字化报道区域经济,就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需要。而所谓人性化视角,就是关注人、关注新闻事件对人的影响。比如发展一个产业会不会影响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带动多少人就业等等。应用人性化视角抓新闻,要分析和把握经济新闻,讲述新闻事件中人的故事,让读者发现自己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非经济视角。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往往离不开历史文化,在淮南最突出的就是豆腐文化,多年来连续举办豆腐文化节,打“文化牌”、唱“经济戏”。面对这一现实,媒体应当转向非经济视角,从淮南豆腐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入手,反映豆腐产业的特色,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同时,近年来地方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旅游文化带动旅游经济,这就需要从旅游文化着手,增强旅游产业的宣传效果。
  
  捕捉“亮点”发掘深度
  
  在区域经济中,从全市的经济布局、县区发展到民营经济、乡村经济,都在经济报道的视野之中,媒体应当在开掘报道选题上下功夫,充分拓展新闻题材的内涵和外延,把关注的眼光投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从中捕捉地区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各类有生机、有活力的“增长点”、“闪光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抓住“增长点”。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产业承接、园区建设等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应当抓住这些“增长点”策划选题,聚焦一个园区、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群体,多层次地提示这些“佼佼者”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为相关地区、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捕捉“闪光点”。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加快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淮南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中,紧紧抓住“特色产业经济”这个“龙头”,积极做大、做强、做优,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发展煤、电、化产业的同时,地方特色经济正在形成规模,夏集的大米、曹庵的草莓、八公山的旅游产品等等,这些在省内外负有盛名的特色经济,都是地区经济报道关注的重点题材。淮南培育本地特有的“淮南鸡”品种,经过多年选育已开始供应市场,被省内外食品加工企业视为一宝,《淮南日报》就抓住这个“闪光点”进行专题报道,引导科研单位和产业基地走向创名牌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注“聚焦点”。“聚焦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报道区域经济要发掘和研究这些问题,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深度报道宣传才更有份量。
  本人曾经采访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该企业向农民推出鲜玉米棒收购订单,但到收购时让企业哭笑不得,玉米棒大的大、小的小,进入超市卖不上价钱。经过到超市调查得知,吉林产的玉米棒却大小一样,卖3块钱一个,而淮南产的玉米棒就不能论个买,相比之下价格差了一半。抓住这个问题,我写出了深度报道:“淮南产玉米棒为何不能论个卖?”透过现象揭示了农业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虽然建立了基地还是难以提高效益,见报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事物和新问题,只要去认真思考,用力发掘,就能不断地抓住“聚焦点”。
  
  积极探索开阔思维
  
  要让区域经济报道出彩出新,关键在于媒体编采人员要开阔思维,有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开阔思维就不是单一的思维,不是等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出题目,要主动地、全方位地思考。
  首先是宏观思维。在区域经济报道中,采编人员要有高屋建瓴、通观全局的能力,对经济事物的全貌进行系统、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从宏观上进行综合思考。宏观思维需要一定的政治素质,要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同时要掌握一系列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经过宏观思维,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发掘典型,从而提高经济新闻的价值。
  其次是多向思维。地方区域经济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很多系统、行业、企业和其他方方面面,媒体不仅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项目的规模数量、财税效益、劳动就业,也要投向环境保护、产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仅要关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还要思考民营经济、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多向思维可以拓宽思路,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反映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或逆向角度去审视、思考,通过质疑、联想、提反证,从而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进而发掘出新闻价值来。比如,近年来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经济的热门话题,对招商引资大张旗鼓宣传的同时,也可以逆向角度进行冷观察,从是否浪费资源、是否破坏环境、是否违法经营等方面入手,进行详实、认真地调查,通过典型报道可以提醒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引进,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本人曾经对淮南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调查,通过逆向角度思考,披露了某些地方领导只追求政绩,而不讲农民的效益,见报后社会反响很好,并得到农业部门的认同。
  地方区域经济报道是一篇大文章,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钻研,相信只要不懈努力,这篇大文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淮南日报社)
其他文献
摘要:2019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结合《5.2数据的采集》《5.4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的内容,采用Python编写网络爬虫与数据可视化工具的案例,并使用程序与人行为的类比逐步深入任务,通过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爬虫获取网页数据的完整流程,对文本数据可视化分析并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据保护的意义,提升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Python爬虫;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学科教学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介正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传统报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一度被认为会被淘汰“出局”。勿庸置疑,报媒与网媒以及日益强大的电视媒体相比存在着诸多局限,而这些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媒未来的发展。今天,笔者重点谈谈报媒与受众互动的局限,并通过笔者创办“新安百姓讲堂”这一品牌栏目的几点体会,来分析在新时期下如何克服报媒劣势,打造百姓可以参与互动的品牌活动,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对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进行诊断,也无法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为此,一些学校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之下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大胆创新,催生了课堂观察这一校本教研的新范式。正是在此背景下,郑州市丰庆路小学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于2010年开始实施课堂观察教研范式,通过聚集教师的整体智慧,多视角、全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寻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就,若论大宗,或许当属乡土文学。陈晓明教授有一个看法,认为百年文学对中国现代性经验的发现,主要是通过乡土叙事来完成的。我极赞同这一观点。在20世纪,农村作为一个生活世界,乡土作为一个经验世界,虽经受时代巨变的冲击,却没有崩解,作家置身于这个世界内部,可以准确传达一个时代的脉搏跳动。然而今天的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行政意义上的农村还在,费孝通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却已渐行渐远了。这就是我们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党报、都市报在突发灾难和突发性公共危机发生时,历来被党和政府看作是舆论公开与控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沟通信息、激励斗志、化解危机中肩负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博客这辆全球通的“公共汽车”谁都能上、恶传谣言仍有市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主流媒介更应坚持文化自觉,主动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对信息流动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重大突发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在这个大方向规范下,我们
【关键词】电视节目 经济 中央电视台 经济频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经济的关注也日益增加,当然,对经济信息的需求就比以往更加强烈。作为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有义务担负起为大众解读经济现象、传递经济信息的责任。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发展,确实取得很多进步。经过三次改版的CCTV-2,给人的直接感受是越来越精彩了。在这
【摘要】本文简明地论述早期毛泽东与报刊的互动以及报刊对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切实影响。正如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话所说:“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某时某地出现的历史事实本身是什么,而是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表示什么”。(《西方的没落》导言)  【关键词】毛泽东 报刊 思想 转变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去浪从兹始”。[1]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横截面,年轻的毛泽东身上有着强烈的自由主义和人道主
【摘要】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新闻史专著。不论是在新闻学理和新闻史实的选择与评析上还是在编排体例上,该书在新闻史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对该书的阅读和领悟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而言都是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曾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个命题的旨归在于,将“以往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新民晚报》2008年9月15日“法制视窗”专版,发表4篇诉讼新闻,其中有刑事案件,也有民事案件,非常贴近公众。专版头条新闻由公诉人讲述建国后发生在上海的第一起涉外案件的幕后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可见,《新民晚报》在全国受读者欢迎,原因之一就是让诉讼新闻占一定版面,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还有很多受公众欢迎的媒体,也都非常重视诉讼新闻的报道。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诉讼案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
如今媒体的脸,真是小民的屁股,有点级别的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看到大连油库爆炸的消息,心惊肉跳。在东北农场时候,我在物资部门工作,管过6年油料。从大庆油田发来铁路油槽车,有装柴油的,也有装汽油的,停靠七台河转运站油库。在当年我这个小青年眼中,转运站油库是庞然大物,两排50吨级油罐,共有400来吨容量。卸下油来,再用油槽卡车送往百十公里外的各生产连队。农忙时节,麦熟一晌,拖拉机、康拜因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