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的人才培养与思政的融合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电子书院”教学内容、方法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抓手,把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内容实质与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从三个层面讲述了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润物细无声”的原则,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增长的同时,也能不断扩宽发展前景,培养出力争上游、拼搏进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电子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035-02
  教师教育学生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如何探索真知,追求人的本性;学生学习的本质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真,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学习一点技能和本领。如果一个人的自身品质都不好,也没有学好,可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算合格。基于这一朴实原理,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这预示着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同样的责任。这既是专业教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它不仅要改变传统专注于技能型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在日常的专业课教授过程中努力地追求感性激发,想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增长的同时,也能不断地扩宽发展前景。我院“电子书院”以电子信息類人才为培养对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社会人才。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贯彻着这一思想:“人才”不仅仅有“才”,更重要的是做“人”,只有做对了“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才”的作用。只关心技能的培养,无疑就像生产没有方向盘的车子,是极其危险的。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进行了下列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
  一、专业素养的树立与规划
  大多数学生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的时候,由于对专业缺乏认识,往往以毕业后能进什么企业、薪资福利待遇是否高等作为就业选择,从而使得自己进入大学后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而缺乏职业专业学习规划意识,没有合理的、持续的学习生活规划,更谈不上对职业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也就无法为将来的职业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使得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太多的憧憬,出现“既来之,则安之”的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和生活的激情,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为此,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可邀请本专业且一直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优秀校友进课堂向他们进行专业及职业规划等宣讲,带学生到行业及企业参观、了解专业技能及专业应用。改变学生“趋利性”的职业观,改变他们见利忘义、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错误价值观,从而爱上专业,对专业感兴趣。
  二、专业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成自私、独大的习惯,进入大学后脱离家长的管理。而高校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管理也很粗放。这些因素促使大学生在品格形成、专业提高及素质培养方面存在某些不兼容,不能做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不能有效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可能出现危害社会、损害国家的行为。虽然大学课程体系中有思想政治课程,但学生缺课、逃课、上课不认真、睡觉的情况比较多,收效不大。专业教师作为学生专业素养提高的领路人,也要担当起品格培养的守门人,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为此,高校教师应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此,教研组可通过查阅资料,认真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家奉献科学、奉献人类的精神财富,为学生展示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怀。还可以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育人素材实例,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不仅知道需要学习知识,更要知道掌握知识后为谁服务,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强国的内涵意义。通过邀请行业劳模进课堂,开展专题报告,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员工应该具备的素养、优秀员工所具有的专业和职业精神。或者播放《辉煌中国》等主题片,为学生提供正能量,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报效祖国的意愿。
  三、实践教学重塑学生专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
  大学生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生活比较单调,长期的理论课程容易使学生疲劳,教学效果不佳,促使学生养成纸上谈兵、空谈理论的不良习惯。对于一些验证性的课程设计、实验,也是采取应付交差的态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相差较远。这就倒逼高校及专业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及模式,将焦点集中到实践教学这个点上。实践教学是学生摆脱枯燥理论的一种释放,学生的兴趣相对浓厚。因此,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品德与情操,构造学生开放的国际性大视野、大格局的各种实践教学,都得到了“电子书院”的青睐,并构成一个课程体系和创新机制,形成学生—教师—社会、学—教—企业的有机统一。这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怀,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电子书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方法与理念,将以传统理论授课为主变成以“实践 导师指导”为主的学生主动式学习模式,教师根据行业产品给定需求,由学生自愿组队,不限定上课时间、地点,完成原理图、PCB、电子元器件选型与焊接、电路板的调试与测试等过程。实验测试也不像传统试验箱那样简单地接几根线,看几个波形的固化式构成。如果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遇到知识困惑或难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或工具、网络等查询解决,也可以通过团队讨论分析,或者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力等。
  四、结论
  现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单一生长、单线灌输,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专业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品格的培养也是其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弥补专业思想政治教师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缺位现象,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分布中不会出现断裂、片面的真空,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社会、品德—专业素养及专业水平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这既能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又可培养出新时代对新型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www.chinaredweb.com/Learn/Content.aspContentID=1738,2004-08-26.
  [2]王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2017,(10):107-108.
  [3]辛欣.工匠精神理念下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8):118-119.
  [4]谢俭.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7):87-88.
  [5]谷凤艳,张太专.创新理念,拓展思路不断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95-96.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世界热点问题评析》是济南大学首批通识核心课程。经过课程组教师数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明确了通识核心课程的定位,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思路和完善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通识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84-02  通识核心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自2013年起,济南大学开启了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的建
摘要:2016年12月8—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Education Resource Centre会议中心召开了第2届亚洲材料专业教育论坛(2nd Asian Materials Education Symposium)。本文从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双导师制、校企合作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在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上的特色和经验。  关键词: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摘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关于“大学治理”领域研究文献,利用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关于大学治理的研究主题主要为大学治理的内涵和类型研究、国外大学治理经验研究和新型大学治理模式研究。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大学治理;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
摘要:当今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国家为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一部分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因此,众多地方学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过渡时期。应用型高校想要发展,关键性因素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可以说,这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学校
摘要:本文以12所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历史分析,总结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内涵,提出了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设计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方案,并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最终形成有利于多样化中医药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为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医药;创新实
摘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深化嘉兴市文化产业,进一步推进文化教育强市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实训体系的重点是以嘉兴市各高校为样本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化运营的探索,为嘉兴市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提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实训基地;社会化运营;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024-02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通过互动式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增加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感染力,达到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互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温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049-02  一、恰当使用肢体语
摘要:目前的研究生主要是“90后”,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90后”学生的时代特征,其入党动机日趋多元化且有自身特点。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医科和理科研究生中开展调查,分析了研究生入党动机的类型,并提出了端正研究生入党动机的措施。  关键词:“90后”;研究生;入党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64-03  研究生是具有较高专业
摘要: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養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实例,对现行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学院37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现行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能有效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可靠性参考依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摘要:本研究针对广西高校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普遍存在的教师资源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以广西大学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基于“创研工作坊”的创新实践型建筑规划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培养适应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研型人才。该研究建立了“3平台 1模式 1机制”的“创研工作坊”教学体系。通过搭建创新实践、科研训练、协同教学三大训练平台,提炼多层级、多学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