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控制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脑肿胀患者82例作为治疗组,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院的同类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脱水、抗生素、营养神经、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确诊后立即行控制性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9d,平均6.8d。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并记录颅内感染及外伤性脑积水的情况。于伤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估法判定疗效,并记录每例患者的意识恢复觉醒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高ICP明显下降(P<0.01),低CPP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未增加颅内感染发生率,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觉醒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脑肿胀患者应用控制性脑室外引流治疗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力,提高脑灌注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昏迷时间,并可减少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采用激光闪烁仪和超声风速计对沿海某地冬、夏季的大气光学湍流和风速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测量,得到了其平均的统计特征。并据此分析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累积出现概率为50%和
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异辛烷反应机理的概况,发现由于反应机理构造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各反应机理适用的范围有所限制。为了评价反应机理对HCC 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适用性,必须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的成长状况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甚大.浙、皖两省的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教师个
通过分析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算法,指出该算法对目标机动加速度极限值的依赖性,而实际中预先设定加速度的最大值是不可行的.为克服这一缺点,文中给出一种
建立了大空间砖-混凝土组合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分别采用纤维单元、多弹簧单元和斜撑单元模型模拟大空间结构的墙体完成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研究了大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和
文章介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的超重元素合成实验靶室和转靶系统,并对改进的真空密封磁耦合传动机械作简单描述。转靶系统采用可程序控制的无级变速电机
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AEK/双马来酰亚胺共混体系的分相机理和层状体系固化后的相形态结构.通过AF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PAEK含量较低时,分相机理是成核-增长机理(Nucleat
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对Zr基大块非晶合金(BAA)Zr45Cu48Al7(原子数分数(%))进行了焊接实验,研究在激光焊接下不同工艺参量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焊
美国最具影响的全国性博士点评估是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组织开展的研究型博士点评估.最新一次评估结果于2010年9月底公布.与前两次评估相比,此次评估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评估
目的探讨伴有焦虑、抑郁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25例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