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本作文素材的动态积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课本还是优秀的作文,都有它的精妙之处,我们只有不断地增加阅读与理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素材,才能运用优美而风趣的语言或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下面我提供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积累课本作文素材的重要性
  教师都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但高中时间紧,任务重,生活面窄,无论是从生活中引入源头活水,还是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营养,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为何不先开采“自己脚下的金矿——课本中的素材”呢?课本选文大都是名家的名篇,大都思想深刻,感情纯美,文采斐然,人物形象生动,而且课上大都已经深入分析过,师生对内容非常熟悉,稍加梳理和积累,那些极好的素材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二、积累课本中哪些作文素材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本梳理和素材积累的时候,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衡量的标准就是对我们的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有没有帮助,能不能直接或者稍加改造就运用到作文中去。课本作文素材的梳理和积累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用作事实论据的名人事迹、重大事件等。
  终于,司马迁选择了相信自己,挺起了生命的脊梁,从此匍匐于地的殿臣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结舌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跃。凭借着坚强和博学,他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
  2004年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
  课本中的文化名人、作家、人物,他们大都际遇不凡,思想崇高,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典型的事例用到议论文和散文中去。
  2.可以作为理论论据的内容。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尔说“人只是一支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间任何一件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然而人却成了万物的主宰,这正是因为人有会思想的灵魂,人因为思想而高贵。然而当人的思想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失去了飞翔的自由时,人还是“人”吗?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可作理论论据的材料,包括深刻的思想、名言警句、先进的观念、灵光闪耀的顿悟之语。大师们底蕴丰厚,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往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见解深刻,思他人之未所思,言他人之未能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启发性,往往能点燃读者的智慧之火,照亮整个世界。大师们心系社稷,关注民生,悲天悯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这正符合发展等级里的“深刻”、“有创新”等要求。格言警句更是他们智慧的精华,凝练隽永,脍炙人口,运用到文章中,画龙点睛,颇有以一当十的效果。
  3.感情浓郁的语句,饱含真情的片段。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是《我与地坛》的最后一节,母亲去世后史铁生深情追忆的文字,这一段文字是无尽的痛悔,也是热烈的讴歌。这样的材料课文中很多,如老舍《想北平》中对故乡的眷恋,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孙犁在《亡人逸事》中对含辛茹苦的妻子的深情悼念,这些文字感人至深,能不断净化我们的灵魂。积累并在作文中化用这些文字,一定可以拨动阅卷教师的心弦,形成强烈的共鸣。
  
  三、动态运用中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工作
  
  课本作文素材积累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两点:一是不熟悉素材,摘抄之没有经常看看、背背、想想,置之脑后,不闻不问,非常生疏,几乎是没有印象了,要在考场上熟练运用无异于痴人说梦;二是没有运用意识,没有通过运用将素材内化存入大脑,达到驾驭自如的地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态运用中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研读材料,提炼论点,明确材料使用方向。
  我在一次作文训练课上,讲述了王勃探望父亲路过南昌,在都督阎某的宴会上写下《滕王阁序》技惊四座的事例片段,要求学生们讨论之后说说可以从中提炼出哪些论点,可以用于哪些方向的论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①年轻人要学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
  ②要有抓住机遇的意识,也要有相应的勇气。
  ③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才华,就不能把握机遇。
  在积累素材时,应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材料的内蕴是什么。提炼出论点,明确它可以用于论证什么,学生就设定了材料使用方向,同时也就加深了对材料的认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2.加以联想,辅之以分析议论,写出文采斐然、论证有力的语段来。学会一材多用,在反复运用中熟记素材。
  这是动态积累作文的关键和精髓所在。我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提炼出几个论点,写几个议论语段,下面举出一例:
  人应有顾全大局,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胸襟和气度。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非常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一直郁郁不得志,不免发几句牢骚。但他还是以国事为重,毅然夜访敌营,智退秦晋大军。千载之下,其胸襟,其气度,仍让我们敬佩不已。
  针对同一素材从不同方位分析,不仅能使素材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还能使我们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习惯性,摆脱找不到素材的尴尬局面。对同一素材,我们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就能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为不同立意的作文服务。尤其重要的是,在反复运用中,要将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做到熟练运用,自如驾驭。
  3.要善于将同类素材合并归类,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在梳理课本中素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同类或相近的素材归入一类,将它们写入一个语段中,这将大大加深学生对素材的印象。例如:
  关于“亲情”你能联想到课本中涉及的哪些素材?
  亲情:辞官还乡侍奉祖母的李密;念念不忘祖母教诲的归有光;虽生死殊途仍思念亡妻的苏轼;侄儿去世悟得“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韩愈;母亲去世而追悔莫及的史铁生。
  建立素材库,在写作时在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上就会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素材组合起来,构成优美的排比句,使语段材料丰富充实,句式整齐,论证充分,具有气势和美感。
其他文献
法意西葡诸国酒商云集西安国际内陆港2012欧亚葡萄酒国际论坛暨葡萄酒博览会召开11月3日下午,曼妙的小提琴和萨克斯合奏曲响起,泛着酒红色的浪漫随即沁染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管
采用轻气炮和爆炸冲击加载两种方式在有机玻璃试件中造成0.1-15Gpa的瞬态高压状态,利用压阻测压技术和纹影高速照象观测系统对试件中应力波传播现象和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给出了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师生双方都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双边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是一种行为的创造性活动,能否成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取决于教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意识理念以及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要求很高,
会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社会信息的交流工具,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是语文课基本的教学目的。然而,仅对语文课下这样的结论是不够的,从内容的进步性、健康性方面讲,还要强调语文的思想性,也就是德育的渗透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大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因而,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决不是什么附加的政治任务。  语文课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顺理成章的和义不容辞的,而且是得
该文报道了采用冷离子溅射技术处理YB—3有机玻璃常规拉伸、一次冲击、静弯压剪断口,在扫描电镜中成像的方法。出示大量照片,对承受不同载荷方式发生断裂的微观特征进行说明。
会议
改变课程教学观念,生成新型教学方式,促成主动探究。从2007年高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高考的能力要求都新增了“探究”一项。如何促成学生主动探究,逐步培养起探究能力?笔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