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uyan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必须要有专业的教学方法,专业的教学技术,才能教育出技能专业的学生,这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也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小学教育的发展。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内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19-01
  分层教学法,将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授课都进行分层,因材施教,在教学质量的改观上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内涵、重要性,以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小学学校语文教学分层教学内涵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最初是为了响应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有方向的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學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引导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一种教学措施。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学习体验,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在小学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中,将学生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由、高效、全面。由此,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衍生出分层教学的方法,同样的,分层教学的核心也同样是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小的教育情况有所差异,所以小学学生在语文的入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学习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效果又很明显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很难实现教学平衡,如果教学进度过快,对于入门晚的学生来说就会跟不上,如果教学进度太慢,对于入门较早的学生就会显得不公平,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教学矛盾。
  分层教学法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现象,首先在入学之后,对各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做一个综合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划分,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高效学习。
  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学对象分层
  由前所述,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分层教学正是为了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有针对的制定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得以实施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进行一个综合的专业的评价,可以采用面谈、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的分析,比如基础知识、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等方面,然后对结果进行一个等级的划分,比如将学生的素质分为A、B、C三个层次,A表示优秀、B表示良好、C表示能力欠缺,同时,应该控制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量,优秀与能力欠缺着两个层次的应该间量少一些,以此控制语文教学的秩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层次的划分不应该公布,避免学生自尊心受挫,影响其正常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水平,知识结构,对教学水平进行一个等级的划分,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与其水平相应的教学目标。为了细化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目标分阶段的完成。课程教学各种类型目标的确立以及不同层次水准的要求构成了语文教育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以上两部分完成之后,还应该对不同等级,不同目标下的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其原则应该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以此为基本教学教学思想展开语文的教学工作。对于层次较低的那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偏重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又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操作。而对于教学层次较高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教学任务可以相对繁琐、晦涩,偏重技术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应该以辅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
  (四)授课分层
  1.分层次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在提问中同样应该注意有层次性。对于A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可以提一些具有创造性、有深度的问题,激发他们思维的跳跃。对于C级的学生,可以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同时要注意的是,无论他们惠达的正确与否,都应该予以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使得他们敢于思考。
  2.练习与作业的分层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联系与作业也必须分层,如果给C级学生较难的作业,他们无法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留了也是白留,所以应该给他们布置比较基础的作业与联系,最好是与课堂练习相似的,使他们可以在反复的联系中举一反三,完成一次全面的思考过程。对于一些A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一些综合实例练习和作业,一方面检验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分析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层次评价学生
  在学生心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要针对学生的性格有技术性的评价。比如,C级的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多肯定少否定,不能打击其自信息,要找到他们的亮点,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以鼓励他们积极学生;对于A级学生来说,可以使用激励评价、竞争评价的方式,除了指出其优缺点之外,也应该对其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做出一个明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提高。
  四、结语
  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中,学生之间具有非诚显著的差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学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语文知识,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4(12):143.
  [2]冷玲玲.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4(69):136.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使学生在學校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 英语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45-02  自主学
进行图像匹配、识别目标、检测边缘、进行滤波的有效方法就是模板匹配,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方法。在单处理机上,周期性模板匹配算法需要时间,计算机视觉与大多数的图像处理和模板匹配都属于计算机密集型问题,文章以LSMPP并行阵列计算机为基础,提出与K元2-立方体网络适用的SIMD计算机图像模板匹配并行计算方法,并应用于计算机上。
生产性试验与小试和中试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已有的超滤膜装置,通过不同的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比较了UV254、DOC、SUVA,确定了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2-3mg/L。同时,比较了投
本文利用区间分析方法给出一类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提出了广义可行区间等概念.利用连续区间扩张、函数值判别法等,删除非广义可行区间,在迭代过程中同时求出最优值
本文讨论涉及微分多项式的亚纯函数的正规性,并讨论涉及重值的亚纯函数的正规性。
目的 观察干扰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采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血小板变化及骨髓情况。结果 完全缓解5例(占35.7%),部分缓解6例(占
<正> 1 引言流向是水工模型试验中重要的测量项目之一。利用各种示踪物(如铝粉、氢气泡、墨汁、浮标、细线等)可以显示出示踪物所在处的流态[1]。然而要定量分析某一时刻、某
本文将确定二维承压含水层非均值导水系数的问题提为Poisson方程的参数控制反问题;利用脉冲谱法(PST)将该反问题的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正问题和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的迭代
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通过电子胃镜,病理检查共确诊青年胃癌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用化学反应法研制出两种纳米级尺寸Fe-Ni-B和Fe-Co-B超细非晶合金微粒。实验结果表明,超细微粒中Fe和Nj(或者Fe和Co)的含量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溶液中Fe与Ni(或者Fe与C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