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样化的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iser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核心素养”一词于2014年首次出现在国家级文件之中,并被置于了课程改革以及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基础地位之上。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不仅为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于2014年4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以明文的形式将“核心素养”一词呈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纵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其主要包含着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维度的内容。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识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因为很多汉字背后都蕴含着故事或文化内涵,这些故事或文化内容自然与人文内容相联系。所以,我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打破传统的演练的方式,而是采取故事教学法,将每一个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故事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故事欣赏过程中感知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积淀了人文素养。
  我在组织“日”“月”这两个汉字教学的时候,将耳熟能详的“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在这两个故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日和月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含义,还对故事中所描绘的主人公产生了深切的情感,诸如为后羿的勇敢所折服,对其产生敬畏之情,对嫦娥与丈夫的分离产生同情,对家人之间的团聚产生渴盼之情。
  二、 诵读丰富多样的文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候,一般会借助多样化的文本诵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文本内涵,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借此达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我在组织《珍珠鸟》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由于本文的重点不仅是为学生展现珍珠鸟,更是为了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对于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其对文本中对珍珠鸟的描绘不太理解,无法建立直观的印象,而且一些较长的句子读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我借助反复诵读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诵读描写珍珠鸟的片段过程中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片来加深对珍珠鸟的认知。在声情并茂的誦读中,学生被美丽的珍珠鸟图片吸引了,对珍珠鸟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如此方式,不仅给予学生诵读的机会,使其获得了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形象的理解,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除了借助教材内容来组织阅读教学之外,我还会借助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极具人文价值的课外读物,诸如《舒克和贝拉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不仅会得到拓展,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还会为主人公的精神所感染,进而借此引导自己价值观的养成。
  三、 扎实习作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传统的小学写作教学活动中,学生难以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主要是对所描写的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由于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我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注重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寻找写作素材,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我在组织《升国旗》这一习作内容的指导时,发现不少学生对国旗没有太多的情感。对此,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革命战争的片段,在直观的画面观看中,学生会明白原来国旗之所以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其代表着革命先烈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精神。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悟,我又播放近期大热的《战狼2》中吴京身披国旗的画面,在震撼人心的画面冲击下,学生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此基础之上,我引导学生对周一参与升国旗的画面进行描绘,用笔将自己升国旗时的心情、感想等一一记录下来。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学生对国情的敬畏之情慢慢而生,实现人文素养的熏陶。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活动参与中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为其核心素养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丛梅.创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7(28):101.
  [2]常荷燕,赵长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124-125,181.
  作者简介:
  李小玉,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丁堰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统编本教材自问世以来,专家学者和一线的小学教师对其的关注度很高。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笔者围绕一个基础、两条线索和四大板块对比分析两册在拼音部分编写的异同,为统编本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统编本;拼音编写;异同  拼音难教是一线教师的共鸣。统编本的问世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就是拼音编写部分的变化。笔者将从拼音教材编写的一个基础、两条线索和四大板块这三个角度对比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给课堂注入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语文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实现自我提升,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  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那几年,听身边的老同事戏言:教师这个职业是“英语一般人教不了,教不好语文教数学,教不好数学教思品(政治),教不好思品教杂科(非统考学科)。”这些话虽然从不同侧面
摘 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也已经阅读了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怀。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发展的积淀与精华,在语文教学当中,进行适当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还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魅力。所以在现阶段语文教学当中,进行
摘 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进城务工人员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大部分都带着自己的子女进城,然而年幼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中,教育的公平保障问题是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教育的公平直接影响了进城务工子女的成长与发展。青少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柱,进城务工的子女同样也是未来的支柱,我们应该高度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公
摘 要: 农村学生经历有限,阅读量少,作文常常无话可说,从而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行为行动中去,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感悟身边的人事物,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关键词: 创设情境;观察;讨论;价值观;有话可说  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经历有限,阅读量少,作文无话可说,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本人由浅入深、从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课程当中,既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能使得语文教学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拓宽了自己语文阅读的眼界,还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自身学习的兴趣;对教师来说,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中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而且能提高语文课堂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学习效果的优劣直接对以后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根据小学语文具体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对学生开展灵活性强、特色鲜明的高效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于耳濡目染的熏陶教学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小学语文学习环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