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布置了作文后,不少学生托腮皱眉,难以下笔,认为作文难,没有材料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认知的不足、经验的缺乏、积累的匮乏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呢?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加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本知识的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从课本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题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文文字的优美、遣词造句的准确、谋篇布局的合理,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如果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可以为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例如,在教《广玉兰》、《夹竹桃》这类描写植物的优美文章时,我就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句式、构段方式,总结写这类作文的方法。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夹竹桃》的开头为例,原文是:“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不是……也不是……但是……”的句式写人、写物或写景。这样的训练无疑是一次有效的积累。这一课描写花的成语不少,课后我让学生们继续收集相关的成语、古诗,并用一堂课的时间交流。同学们汇报时热情高涨,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适当选用相关内容写一处景物,许多同学都能活学活用。
  另外,我还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如学习一篇课文,研读一个精彩片段后,我让学生写类似的语言片段,达到一课一得的目的。小学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对积累语句的兴趣。如教学《蒲公英》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试着讲这个故事,并发挥想象续写下去。
  二、从生活中不断积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如此,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是写作的源泉。眼前的景、身边的事,如果不留心观察,不注意积累,就不可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些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适时提醒他们,充当他们积累素材的领路人,摆脱重课内轻课外的观念,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寻找生活的真善美,并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平时,我要求学生们要两耳多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到邻里的一次争吵、同学间的一场风波,大到地震、禽流感等事件。我让学生们专门准备一本小本子,记下这些内容,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长篇大论,并告诉他们举凡大作家都有这样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反映,这样的小本子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写作的灵感。
  另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季节的变换、景物的变化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比如,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发现春的信息;夏天,可以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的丰富多彩;秋天,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可以带领学生滑冰、玩雪,放松身心。
  当然,学生也可以走向社会,在社会中收集作文材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活动,开展扶老助残活动,参观书画展览,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心得……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体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并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从课外书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也是开源的渠道之一,但是不能急功近利,只读作文选一类的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类和科普类的书刊。鲁迅先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为此,在年少之际,学生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语文老师更要引导学生从各类书报中间接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语言。
  1.间接认识生活。生活多姿多彩,即使是阅历丰富的成年人也不可能都经历过,更何况小学生呢?但是,通过读书看报,可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大千世界的奇妙,懂得许许多多人无法直接接触到的事物,打破个人生活的局限。须记住:阅读是吸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精彩。
  2.丰富情感体验。人类的情感虽然十分丰富,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很全面的体验。阅读帮我们实现了这一愿望。比如,我们可以在科学著作中体验科学的严谨,在伟人的故事中体验正义感、崇高感,在写景散文中体验视觉美感……
  3.积累语言。学生爱读书,善读书,能增加语言储备。学生要形成较强的读写能力,要靠课内学习,更要靠课外读写。语文老师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读书、藏书的兴趣,使他们渐渐学会通过广泛的阅读,增长见闻,增加知识储备,收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书读得多了,如果再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的好习惯,势必会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有比较丰厚的语言储备。
  很多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都能在作文中进行课内外知识的拓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平时大量阅读、积累素材的结果。
  四、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之一。日记的内容很丰富,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使喜怒哀乐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在做事的时候缺乏持久性,要想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要不断推陈出新,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日记可以个人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写。日记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会思考。如可以关注钓鱼岛事件,感受华夏儿女的拳拳爱国之情,可以写同学间和睦相处的快乐情景,可以写家庭生活中的温馨时分,可以写热闹的集市,还可以写家乡的美景……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逐渐能在日记中将自己捕捉到的信息积累下来了。一位同学写了《一堵墙挡住了人心》,反映了原先互相帮助的邻居们,因为砌了围墙后,下雨时想帮助邻居收衣物也爱莫能助的事情。一位学生根据钓鱼岛事件的新闻报道,联系古今中外爱国人士的事例,写下了激动人心的《拳拳爱国心》。一位学生写热闹的集市过后,赶集的人们留下了垃圾,破坏了道路,由此引发思考……在每次考试之前,我还让学生多看以前的日记、周记,从中寻找、积累考试的素材。
  总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积累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法宝。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智趣课堂经过这些年的打造,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演绎,也由最初的理念绽放为更多的细节光彩,而对这些细节的揣摩与感悟,也使得笔者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一、生成智慧,智趣课堂的基本面  在对语文智趣课堂的思索中,一个观念逐渐地清晰起来,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应当指向学生的智慧成长。反过来说,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的智慧获得成长,那这样的教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直观“教具”和“学具”。 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深化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载体,是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平台,也是陶冶学生心灵情趣的良好素材。因此,语文课堂需要重视插图,学生需要牵手插图,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对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插图使用的现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都是以叙事为主,进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者分别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当时的环境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有的还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饱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方面,巧用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凸显人物的品质。  一、比较语言,体会船长的沉着机智  《船长》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为了突出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临危不惧以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以“语用”为核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照下,语文教材的例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课堂却存在着为“语用”而语用,为“写”而写,并不能把“语用”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山中访友》一课,来谈谈“环节目标集中制”的设计策略。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能有感情
[摘 要]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小学起始年级全部使用新教材。相比之前的教材,这套新教材规格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开本、字体大,显得大气;外观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显得上档次。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都和以前的语文教材有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语文教材 高大上 部编 新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问题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手段,问题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学生产生了新的问题结束,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才能。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50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享受思考的过程
我常常想,老鼠那么爱大米,除了因为那是它的温饱之物外,一定是美味吸引了它。结合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是教师在做“无米之炊”,导致学生也做“无米之炊”;教师策略少,没有把准学生的兴趣点,导致作文难。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写作。  一、故事帮忙,“爱上大米”  其实,故事就是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学生从小到大就是听着故事成长起来的,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足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以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追求那种“妙不可言”的“妙境”。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作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时空距离,所以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思维空白。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布白”艺术,在有疑处补白,在无疑处布白,就可以营造美妙的意境,为课堂注入一汪活水,让师生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使普通话成为城市幼儿园和乡中心小学以上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下面仅以我校为例,谈谈我在小学普通话培训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语音问题  我校地处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由于生源复杂,
[摘 要]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阅读的根本。  [关键词]阅读期待 基于文本 创意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3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