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自锁”是否意味大盘见底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非解禁成了股市悬而未决的“堰塞湖”,成了投资者心中不解的痛。那么,大非自愿延续解禁期,是否意味着暴跌了8个月的大盘见底?
  
  大小非解禁如洪水猛兽,不仅压垮了牛市的脊梁,使股市在一泻千里之后仍一而再、再而三地暴跌。大小非解禁成了股市悬而未决的“堰塞湖”,成了投资者心中不解的痛。
  然而,当股指跌破2800点,股改后的首家全流通股三一重工承诺继续锁仓两年,话语刚落,股价即以涨停作为回应。在其示范效应之下,一批迎来全流通的个股纷纷承诺“锁仓”,在股东的承诺下,使市场惊慌失措的大小非解禁问题似乎有了曙光,大盘也在连绵不断的阴跌中逐渐企稳。
  那么,大非自愿延续解禁期,是否意味着暴跌了8个月的大盘见底?
  
  大非自愿锁定
  
  6月18日,三一重工公告称,三一集团承诺对其持有的6月17日解禁的51812.62万股三一重工股份自愿再锁定两年。此外,自2008年6月19日起两年之内,若其二级市场价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即55.76元,三一集团将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其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
  对此,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称,全流通时代开启之际正值市场极为敏感脆弱的时候,“作为首家全流通的企业,三一愿再做表率,对减持股份作出庄严承诺,并倡导上市公司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继三一重工后,有研硅股、黄山旅游、鼎立股份、中航精机等也纷纷效仿,公告称大非自愿继续锁定解禁限售股。
  6月23日,有研硅股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诺,自愿将持有的于2008年4月17日解禁上市流通的1450万股有研硅股股份自2008年6月20日起继续锁定两年。
  同日,黄山旅游在公告中表示,其控股股东黄山旅游集团承诺,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有限售条件的19773万股股份,在原股权分置改革承诺可上市交易时间的基础上自愿继续锁定2年。自2009年2月17日起3年内,最低减持价格不低于每股30元(如遇除权除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个价格与公司近期历史最高价33.39元相当。
  6月24日,鼎立集团在公告中也表示,自2008年6月24日起,若鼎立股份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低于20元(公司因分红、配股、转增等原因导致股份或权益变化时,将按相应比例调整该价格),鼎立集团承诺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6月25日,中航精机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承诺所持有的将于今年11月2日解禁上市流通的公司股份,自愿延期继续锁定2年至2010年11月2日。控股股东还承诺,所持有的已解除限售的中航精机股份,自今年6月25日起至2010年11月2日在股票二级市场减持价格由不低于每股8.05元调整为不低于每股15元。
  
  信心有望重拾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5家公司的大非能挺身而出,自愿继续锁定股份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反映出在市场估值的逐步降低和人气流失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延长限售期承诺体现其责任心和信心。公告一出,5家公司随即走出了连续上扬的态势,三一重工、中航精机、鼎立集团在公告当日均以涨停告收,其中,鼎立集团还连续两天涨停。
  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非自愿继续锁定对投资者来说是种利好,对资本市场更具标杆意义。该人士表示,如果此后有大量公司自愿跟随“继续锁定”,预料会给目前视大小非减持为洪水猛兽的市场增加信心,也会对股市的回升有促进作用,同时市场供求关系有望走向平衡,而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威胁也将得到解除。
  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虽然这些主动要求锁仓的公司在消息出台后出现了强劲的上涨行情。但却出现了机构大量抛售的情况。据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锁仓鼻祖”三一重工6月18日当天“券基”等机构投资者却出现了大撤退的局面。公告当日,机构卖出三一重工的金额占到流通盘的1.04%。在前十大卖出席位中,基金占有7席、券商自营占1席;第二天机构卖出量再次加大,卖出金额占到流通盘1.65%,前十大卖出席位中依然是基金7席、券商自营1席;此外,6月19日散户却开始大笔买进,当天增仓比例占流通盘的1.302%。这样来看,机构仓皇出逃抛出的筹码,很大一部分都由散户接了下来。两天内,机构卖出金额至少合计7.4亿元。
  既然公司基本面如此向好,公司自己还如此有自信,为何一直高唱“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还是急于拔高出货呢?反而是散户们成了大股东“锁仓”号召的响应者,向公司抛出了“橄榄枝”?
  一分析师指出,虽然不能以一概全,但不排除存在以下可能:一是机构投资者长期被深套,不看好近期走势的“券基”们为了挽回二季报的业绩,急于卖出套现;第二种则可能存在“借投机性利好拔高获利”的可能。增持或回购更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几家公司的大股东之所以承诺追加“锁仓”期,是因为控股股东为了保住绝对控股地位不流失,不得已而为之。根据去年年报显示,三一集团持有上市公司61.29%股权,有研硅股大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持有公司39.48%股权,黄山旅游大股东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1.95%,而鼎立股份的大股东鼎立建设集团持有的40.34%更非国有股性质。
  “尽管大非减持的头上有着‘保证国有控股地位’这一高压线,但国有控股是个什么概念?30%的股权也能实现相对控股。”长城证券分析师杨流学说。从上述几家上市公司看,大股东目前均居绝对控股地位,其股份数要远高于二股东。
  因此,从这点上看,上述公司大股东的锁仓承诺是有绝对底气的。以率先股改、率先全流通的三一集团为例,目前5.18亿股获解禁流通,以现在30多元的股价计算,可以轻易兑现获利100多亿元。然而,三一重工的大股东更清醒地看到,在市场如此疲弱的状态下,只顾一己之利,抛出部分股票,必然会给股市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覆巢之下无完卵,因此,他们自愿承诺解禁股继续锁定两年。三一重工的大股东用自己的行动向股民,向整个社会,证明了自己的诚意和信誉,同时也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与发展前景的信心。
  因此,“锁仓”承诺是绝对的利好。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锁仓”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大非开始增持或回购注销股份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利好。“这些增持是出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PK过后的逢低买入行为,因为它意味着有一部分产业资本终于开始入市了,星星之火终于出现了”。
  可喜的是,在连续暴跌的情况下,不仅公司大股东采取了增持策略,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也纷纷买进自己公司的股票。深交所资料显示,宁波华翔公布,截至6月13日收盘,公司第一大股东、实 际控制人周晓峰自二级市场买人5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01%,平均价格12.31元,总计6155万元。事实上,除了控制人周晓峰之外,其他多位高管也在今年多次增持公司股票,且这些人士在今年之前都没有持有过公司股票。深市中小板荣盛发展也公告称,截至6月23日收盘,公司第三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耿建明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7.6万股,平均价格6.97元。耿建明原持有公司股份的16.6155%,增持后持有公司股份总额的16.625%。浙大网新20日表示,大股东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于2008年6月19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以每股5.85元的价格分别购入公司股票900万股,累计购入1800万股,交易股份数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21%。
  同时,沪市公司也不甘示弱,6月19日,大众公用、大众交通两家公司双双公告高管集体增持,其中大众公用的9名高管以个人自有资金分别在6月17、18日两天大举购入公司股票53.42万股,总计增持费用约为460万元。大众交通6位高管分别于6月17、18日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41.3万股,增持金额约在324万元至376万元之间。身为大众公用和大众交通董事长的杨国平,此次在二级市场上各购入两上市公司10万股,其中大众公用的买入价格为9.68元,其个人两次增持的总金额约在175万元至188万元之间。事实上,这已是大众交通高管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增持。早在今年2月4日和2月5日,大众交通的上述6位高管就已经在二级市场有过一次增持。当时的增持规模也十分可观,达到36万股。
  从当前的个股走势看,不少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的高管处于短线被套局面。比如宁波华翔18日收盘价仅为8.28元,周晓峰以12.31元买人的500万股市值缩水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大幅回调后,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已显现出投资价值,有的股东增持流通股则是为了增强市场信心。勇于主动“买套”的高管行为值得投资者跟踪关注。不过。并:怍所有的增持都有积极意义。高管增持理由各不相同,如升华拜克11位高管6月6日集体增持,有报道称用于增持的资金主要是公司分配的风险奖励基金,该基金的附加条款是必须买公司股票。类似的还有中捷股份和南京医药等公司,其高管增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
  因此,对待大股东和高管增持行为一定要认真辨清,区别对待。
其他文献
懒,作为一个贬义词一直为勤劳的国人所唾弃。然而,在今天这个生活节奏异常紧凑的时代,人们也希望“偷得浮生半日闲”。有需求就有市场,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做起了“懒人产业”。懒人用品市场前景广阔,独特的剑走偏锋之路颇值得投资者借鉴。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繁忙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少的休息时间,“偷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现代都市人的奢望。有需求就有市场,为迎合这些人的需求,具有经
期刊
当前房地产市场,住宅、商铺等销售已大不如前,那么此前一直炙手可热的酒店公寓还能投资吗?其实酒店式公寓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地段、服务水平以及物业本身的品质等方面,投资者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酒店式公寓还能投资吗?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行情而言,住宅项目销售速度远不如从前,商铺等商业项目也不容乐观,整个楼市都处于观望气氛中。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酒店式公寓来说,能否独善其身?与此同时,有业内人
期刊
癌症已是所有重大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个大病种类,是目前人类的“头号杀手”。恰当选购一款合适自己或家人的防癌险,可以说是一种及时的财务安排,也是对未来癌症治疗费用的有力保障。    随着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癌症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全国平均每1分钟就会新发现4个癌症患者,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例达到220万。而治疗期长、费用庞大的治疗过程,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对整个家庭经济将造成巨大冲击。  
期刊
地产股在前期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近期表现抢眼。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地产股的估值优势,有了抄底的冲动,但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短期不确定性恐怕还难以消除。    周二,房地产板块在保利地产强势涨停的带动下整体活跃,万科、金融街等龙头企业均有出色表现。周三,房地产板块更是全线飘红,近10只个股涨停,成为大盘反弹的主力军。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6月3日下跌以来,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为20%左右,但房地
期刊
了解作品应当从了解画家入手。油画在中国一百多年了,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百多年来的画家的总体状况有个基本认识。    画廊在销售时经常有客人咨询各个时期画家的情况,比如这个画家多大年龄。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们这一批画家的作品的价格等等,这是投资收藏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还有一些客人热衷于收藏老一代画家的作品,但又常为老画家作品的价格卖不过新画家而困惑。其实这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不论哪个时代、
期刊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很多实际困难,凭企业单方面能力甚难改变,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要借贷,而且要省钱借贷并非没有变通的办法。改变直接向银行“伸手要钱”的做法,转而通过中间渠道,间接从银行借贷,其结果很有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一份材料表明,2006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9%,而我国每年都有约30%左右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约62%是由
期刊
购房不慎也会遭遇楼市“地震”!其中的关键因素是现金流。这是因为持有房产是有成本的,如果没有能够计算好自己的实际财力,面对市场和环境的动荡就会发生资金链的断裂。所以还是那句话,购房量力而行是关键。    购房者遭遇滑铁卢    说到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深圳楼市无论如何都是要关注一下的,而那里的购房者遭遇的楼市“地震”更是让人感觉心惊。据报道,由于今年以来深圳房价过山车似地下跌,很多人的家庭财富由“富产
期刊
一个多月前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灾难的发生,这更引起了大家对于地震的关注。  灾难过后,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对灾难进行总结。有些人认为,应该加强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让人们能够在地震来临前,及时躲进避难场所,以避免人员伤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临震预报,历史上只有中国成功地预报过一次。  然而也
期刊
职场“地震”会对家庭财务产生威胁,尤其对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职场上的闪失则意味着家庭财务状况的恶化。    职场生变,收入锐减,这对家庭财务来说同样是一大不可忽视的威胁因素。  专家表示,维持职场稳定重在预防危机的发生。在职场危机产生之前,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预测职场上的“地震”,比预测自然界的地震要容易一些。因此如果做个“明白人”,预判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前找到
期刊
2008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普遍遭遇了“滑铁卢”,但债券基金却在市场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债券基金为何受宠,这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债券在熊市中避险功能的表现不无关系。    一切似乎历历在目,8个月前,只要有新基金发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基金,都会被一抢而空,连QDII基金都被疯抢。近期,新基金成堆发行,但是,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明显不如去年,基民疯抢新基金的现象不复存在。  不过,新基金发行的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