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遇冷 债券基金受宠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普遍遭遇了“滑铁卢”,但债券基金却在市场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债券基金为何受宠,这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债券在熊市中避险功能的表现不无关系。
  
  一切似乎历历在目,8个月前,只要有新基金发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基金,都会被一抢而空,连QDII基金都被疯抢。近期,新基金成堆发行,但是,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明显不如去年,基民疯抢新基金的现象不复存在。
  不过,新基金发行的整体状况虽糟糕,但债券型基金却是“万众绿中一点红”,成为市场资金的追捧对象。
  
  债券基金受宠
  
  2008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普遍遭遇了“滑铁卢”,但债券基金却在市场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2008年首只发行的债券型基金——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型基金正式成立,共募集份额及结转利息共计约50.50亿元。鼠年首日发行的华夏希望债券型基金募集了93.2亿元,而此后发行的交银增利债券募集则突破100亿元,达103亿元。综合而言,今年发行的债券型基金除个别的规模只有几亿元外,基本在几十亿元、甚至超百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5、6月份,随着大盘的无休止暴跌,基金发行几乎是触及了“冰点”,股票型基金延长募集期、动辄只有三四亿元的募集规模,而债券基金则仍能逆市上扬。建信稳定增利债券型基金是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首只债券基金,于6月20日按期结束募集,此举不仅打破了近期新基金发行屡屡延期的困局,而且该基金还取得了理想的募集成绩,以近60亿元的认购额结束了此次发行。
  
  熊市中债券显魅力
  
  债券基金为何如此受宠,这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债券在熊市中避险功能的表现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债券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投资品种,在机构与个人投资组合构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投资组合收益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其典型特征是在你买了债券后,在到期时发行人要归还你本金,在债券上市期间要定期地偿付资金运用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利息。因此一旦买入债券后,其安全性要显著地高于其他金融投资品。可以说,正由于其发行条款中承诺的还本并付息的特征,使之在当前股市波动性高、风险性高的投资环境下,能够彰显出保本、安全的本色。如表2中,债券基金成为了2008年市场中投资收益最好的品种,而资产配置中仅仅有少量股票品种的保本基金的收益率就明显地受到股票暴跌的侵蚀。
  与股票投资一样,债券投资主要在相关市场中进行。债券市场可分为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投资市场,也可划分为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等。交易所市场属场内市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广泛参与,而银行间市场和柜台市场都属债券的场外市场。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者都是机构投资者,银行柜台市场的交易者则主要是中小投资者,其中大量的是个人投资者。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有国债、金融债(含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公司债、企业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中期票据等多个品种。
  在前两年的股市牛市中,债券市场被大多数投资者所忽略,但到了2008年,债市的魅力再现。2008年年初至6月26日,上证综合指数跌幅达到45.88%,几乎没有几个股市投资者(包括基金、保险、QFII、私募基金、大户、中户、一般散户和基民)不遭受重创,但同期的中债全价指数上涨0.68%,中债企业债全价指数上涨1.60%,显示出债券在经济景气下降、通货膨胀高企的背景下的强抗风险能力。
  因此,在股票牛市中,组合中债券可配少点,使之作为安全垫,而在熊市中,就要增加债券的配置比例,使之成为利润来源和保障基石。
  
  如何选择债券基金
  
  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钟鸣远认为,挑选债券基金应该关注三点:一是该基金能不能参与新股申购。据测算,2008年通过IPO募集的资金合计可能达到4800亿元。目前新一轮的IPO热潮即将放开,这为“打新”的债券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创收渠道。而“打新”收益是去年债券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第二是债券投资的范围和品种。由于申购新股的低风险、高收益,今年新股的申购大军必将高速膨胀,“打新”的收益较去年将会有所下降。因此,债券基金要有新的投资亮点才能获取稳定的回报,比如高比例地投资信用债。专家认为,今年信用债市场将取得大发展,可高比例投资信用债的债券基金将大大受益。三是基金公司的实力。要选择投资业绩持续、稳定、优秀的基金公司,尤其是拥有丰富的牛、熊市投资经验的基金公司。
  债券基金的看好被业内看成是投资者的市场转变,更多因素还在于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的显现。建信稳定增利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汪沛对记者表示:“首先债券市场本身孕育着投资机会,虽然这种机会不一定能很快地显现出来。从利率环境上讲,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存在持续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如果通胀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话,肯定会对利率产品存在一定的压力。”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债市方面来看,经过2007年的连续6次加息之后,未来加息空间已经较为有限,本轮加息周期有望逐渐进入尾声,现在介入债券基金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
其他文献
市场波动,投资者人心不定。投资什么行业,既能抵御市场波动。又能获得稳定收益?近期,香港市场热推的基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基建”主题。    全球通货膨胀势头不减,越南经济困局又敲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警钟,投资者心态日渐保守。虽说目前的状况下,现金为王,但任凭手里的钱贬值,也不是上佳之选。投资机会在哪里呢?  近期,香港市场热推的基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基建”主题,这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吗?    基建业增
期刊
懒,作为一个贬义词一直为勤劳的国人所唾弃。然而,在今天这个生活节奏异常紧凑的时代,人们也希望“偷得浮生半日闲”。有需求就有市场,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做起了“懒人产业”。懒人用品市场前景广阔,独特的剑走偏锋之路颇值得投资者借鉴。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繁忙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少的休息时间,“偷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现代都市人的奢望。有需求就有市场,为迎合这些人的需求,具有经
期刊
当前房地产市场,住宅、商铺等销售已大不如前,那么此前一直炙手可热的酒店公寓还能投资吗?其实酒店式公寓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地段、服务水平以及物业本身的品质等方面,投资者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酒店式公寓还能投资吗?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行情而言,住宅项目销售速度远不如从前,商铺等商业项目也不容乐观,整个楼市都处于观望气氛中。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酒店式公寓来说,能否独善其身?与此同时,有业内人
期刊
癌症已是所有重大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个大病种类,是目前人类的“头号杀手”。恰当选购一款合适自己或家人的防癌险,可以说是一种及时的财务安排,也是对未来癌症治疗费用的有力保障。    随着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癌症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全国平均每1分钟就会新发现4个癌症患者,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例达到220万。而治疗期长、费用庞大的治疗过程,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对整个家庭经济将造成巨大冲击。  
期刊
地产股在前期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近期表现抢眼。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地产股的估值优势,有了抄底的冲动,但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短期不确定性恐怕还难以消除。    周二,房地产板块在保利地产强势涨停的带动下整体活跃,万科、金融街等龙头企业均有出色表现。周三,房地产板块更是全线飘红,近10只个股涨停,成为大盘反弹的主力军。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6月3日下跌以来,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为20%左右,但房地
期刊
了解作品应当从了解画家入手。油画在中国一百多年了,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百多年来的画家的总体状况有个基本认识。    画廊在销售时经常有客人咨询各个时期画家的情况,比如这个画家多大年龄。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们这一批画家的作品的价格等等,这是投资收藏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还有一些客人热衷于收藏老一代画家的作品,但又常为老画家作品的价格卖不过新画家而困惑。其实这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不论哪个时代、
期刊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很多实际困难,凭企业单方面能力甚难改变,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要借贷,而且要省钱借贷并非没有变通的办法。改变直接向银行“伸手要钱”的做法,转而通过中间渠道,间接从银行借贷,其结果很有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一份材料表明,2006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9%,而我国每年都有约30%左右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约62%是由
期刊
购房不慎也会遭遇楼市“地震”!其中的关键因素是现金流。这是因为持有房产是有成本的,如果没有能够计算好自己的实际财力,面对市场和环境的动荡就会发生资金链的断裂。所以还是那句话,购房量力而行是关键。    购房者遭遇滑铁卢    说到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深圳楼市无论如何都是要关注一下的,而那里的购房者遭遇的楼市“地震”更是让人感觉心惊。据报道,由于今年以来深圳房价过山车似地下跌,很多人的家庭财富由“富产
期刊
一个多月前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灾难的发生,这更引起了大家对于地震的关注。  灾难过后,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对灾难进行总结。有些人认为,应该加强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让人们能够在地震来临前,及时躲进避难场所,以避免人员伤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临震预报,历史上只有中国成功地预报过一次。  然而也
期刊
职场“地震”会对家庭财务产生威胁,尤其对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职场上的闪失则意味着家庭财务状况的恶化。    职场生变,收入锐减,这对家庭财务来说同样是一大不可忽视的威胁因素。  专家表示,维持职场稳定重在预防危机的发生。在职场危机产生之前,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预测职场上的“地震”,比预测自然界的地震要容易一些。因此如果做个“明白人”,预判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前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