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千变魔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选取典型实例,从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的各种变化情景出发,总结并归纳涉及摩擦力的物理过程分析中的关键点,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 摩擦力 例题分析 分析能力
  物理过程分析是解习题时选择处理方法的出发点,也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切入点。涉及摩擦力的过程分析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之一,原因有:运动过程中,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会相互转化;摩擦力有无判断不准确;静摩擦力介于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方向会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是名副其实的“千变魔女”。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重视并强化此类问题,加深对摩擦力习题教学的研究。
  一、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相互转化
  例一:把重力G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常数,t为时间)压在足够高的平整竖直墙上,从t=0开始,物体受到摩擦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 )
  分析:物块运动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物块受fG,作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以上两阶段物块都受滑动摩擦力,满足f=μkt;第三阶段,当物块v=0时,此时物块受最大静摩擦力f>G,故物块将静止,动摩擦力瞬间变为静摩擦力,且f=G,物块处静止状态,故选B。学生分析时,当物块第一次达到f=G时,会误以为将一直保持f=G而错选C。主要原因在于摩擦力变化对物块运动的影响不明确,不能同时兼顾力与运动的关系。若教师讲评时能着眼于临界条件、运动节点,即当满足f=G后,物块的合力变化,此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例二:如图两个带正电的小球套在一个倾斜的直杆上,其中A球固定,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B球质量为m,现将B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能自由向下滑行至N点恰好静止,且MO=ON,则( )
  A.若将B球由N点释放可能滑至M点
  B.在MO与ON段电场力对B球做功相等
  C.B球从M至N点,重力势能未能完全转化为电势能
  D.若从比M点更高点滑下时,B球速度最大的位置仍然不变
  分析:关键在于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大部分同学依靠猜想,认为没有摩擦力,在重力沿斜面分量和库仑斥力的共同作用下,先作变加速,再作变减速。看似符合题意,若深入思考题意“滑行至N点恰好静止”,表明此处合力为零,会发现上述受力不符题意,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因此,碰到此类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即假设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在第二阶段运动满足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在N点可能速度刚好为零,但加速度不可能等于零,故假设不成立,进而判断摩擦力一定存在。即当到N点速度为零的瞬间,摩擦力从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满足合力为零,得出答案为CD。
  三、静摩擦力的突变
  例三:如图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ABC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AB=AC=L。一长度也为L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对称地铺放在斜面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分别轻放在左侧绸带的顶端A处和右侧绸带的中点处。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且与绸带间有摩擦,并与斜面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1)若两物块均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滑动,求其滑动的加速度;
  (2)若m没动而M沿绸带下滑,求其滑到绸带末端时所经历的时间,以及滑到斜面底端B处时的动能;
  (3)在(2)问中,继续求:当M滑离绸带后,m运动到斜面底端C处时的速度。
  分析:关键在于轻质绸带两侧受力必须平衡,否则将出现加速度为无穷大的情景。(1)问中M、m都受静摩擦力,M向下,m向上作匀加速,列出方程可解得a=gsinα。(2)问中,M的运动分两个阶段:在绸带上运动L/2,因m没动,故受静摩擦力f=mgsinα,而M向下匀加速,满足Mgsinα-f=Ma,方程联立解得a=gsinα;在斜面上运动L/2,M受滑动摩擦力f=μMgcosα,加速度为a=gsinα-μgcosα,结合动能定理,求得M到B点动能E=MgLsinα-μMgcosα-mgsinα。
  以上两问中静还是动,摩擦的判断及大小的求解,学生较易掌握,而(3)问,就没那么容易了。问题在于m的受力分析。此时,教师可利用假设法,假设一:若m受力维持不变,即保持静摩擦力f=mgsinα,由牛顿第三定律,绸带也受反作用,而获得无穷大的加速度,与事实不符,假设一不成立,同时判断出绸带合外力为零;假设二:若m静摩擦力突变为零,则m将以a=gsinα向下作匀加速运动,此时绸带所受合外力为零,而绸带为轻质物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出现的极限模型,由数学极限知识可知,以上极限值为某一定值,满足与物块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符合物理原理,假设二成立。故第(3)问由动能定理列方程mgLsinα=mv,得m到达C处的速度为v=。
  用来说明摩擦力千变万化的事例不胜枚举,若能适时“借题发挥”并总结归纳,从摩擦力的要点处着手,肯定更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褚文伟.如何确定转动平面圆盘上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J].物理教学,2015.4.
  [2]刘先锋.重视习题教学蕴含的科学方法教育功能——对一道运动学问题多种思维呈现的反思[J].物理教学,2015.4.
其他文献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从教的第五年就这样过去了。每当我沉静下来,回忆起这五年来的工作,眼前就会浮现那个男生清秀白皙,却似笑非笑的脸,心里就会隐隐作痛。他是我初为人师教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他曾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但是最终却和我不欢而散。  五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来到学校做老师。现在想来,其实我当时不具备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且为人一向比较低调,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不是
摘 要: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个性发展  教育学者埃德加·富尔曾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学习数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
摘 要: 作为教师课堂实践的主要研究对象,教师信念体系构成的教师行为准则,直接影响课堂教师决策活动。本文以中学英语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师信念进行调查统计研究,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英语教师教学信念,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教师信念 调查研究  教师信念体系所构成的教师行为准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师决策活动。教师作为教育者要根据新的知识不断评估自己关于语言、学习或教育的信念,并学会理解、
摘 要: 美术教师如何指引学生既学到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重视技法又不拘泥于技法,画出大地众生相呢?用一种悟道的心态对美术教学中一个未竟的使命——“教会用心”进行文思脉络和学术上的梳理,即用心去看、用心去想、用心去悟、用心去画四个层面试论,同时,是自身反观教学、反悟客观世界的一种心态的内省。  关键词: 心 看 想 悟 爱  对新课标的详熟是每个美术教师的必备素养,从“造型·表现”开始,到美术教育的
摘 要: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可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多方面的素质修养。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加强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达到心灵美的境界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提倡美育,让中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生活的精彩。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情感 中学美术  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开
摘 要: 为了了解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4年级的21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论:(1)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主观幸福感
摘 要: 努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真正地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低段正是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间,是否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怎样利用?作者认为可以利用《三字经》,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爱上背诵,爱上阅读,增长学识,提高素养。  关键词: 《三字经》 循环式 竞赛式 教学尝试  如果想为孩子选择一本启蒙教育读本,很多家长就会选择《三字经》。姑且不论为
摘 要: 教学活动一般是以“动”与“静”两种形态存在的。教学中所谓的“动”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己训练,学生逐渐演变为课堂主体。所谓的“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自主灵动课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课堂教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文章本着人人关心教学,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不足,建立了干部听课制度,旨在加强对课堂授课的督促与监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管理干部 随堂听课 教学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有肤浅的解读,也可以有深刻的诠释;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极尽表演的本事,也可以有深刻浸润学生的机会;
新课改后,小学美术课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绘画教学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绘画教学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绘画技巧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还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广大小学美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希望寻找到简单、有效提高小学生美术绘画技巧的方法。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美术绘画技巧,教师至少要做到三点,即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课堂、教师示范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