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为学生的幸福成长积累力量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围绕“为每个学生幸福成长积累力量”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阅读活动。通过活动的策划、平台的提供、阅读活动的延伸、阅读成果的内化等配套举措,积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促进阅读。
  一、 用各种活动,唤醒学生读书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学校的各种仪式、活动是同学们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仪式活动,对同学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因为有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有仪式内容的意义在里面。通过这些仪式的开展,必然会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我们每年都会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的启动仪式上,我们会邀请家长、老师、同学们一起参加,大家一起重视读书节活动的开展。我们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把活动开展作为营造良好读书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书签征集活动、读书心得报告会、开放诚信书廊、亲子阅读等活动的举行,在全校形成鼓励阅读、倡导阅读、全员阅读的氛围。我们在读书节中,还开展了“书香家庭、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的评选表彰活动,把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营造起来,传播正能量。一本本教育故事集、读书笔记、校园纪念册、家长心语,犹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我们面前,阅读已经成为同学们的习惯,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乐趣。
  二、 用创意式的场所,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读书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上,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要积极创设可以供学生随处有书看的环境和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努力帮助学生养成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自动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阅读。我们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建立多处“诚信书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创意建设“诚信书廊”,既“解放了”书,也“解放了”学生。当师生踏入校园时,可以看到校园到处是书廊,书就在学生的身边、手边,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处看到书、随处可看书,置身于书的海洋,用书籍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努力在培养学生的书香气息时,逐步让他们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让校园到处溢满书香。
  此外,我们还要努力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这是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我们把阅读活动有机地与书法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把阅读感悟,通过书写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让同学们在阅读之后,可以抒发属于自己的真实感悟和情感,促进学生热爱阅读。
  三、 用鼓励学生实践,促进阅读成果的内化与外显
  学生仅仅读有字之书是不够的,还要读无字之书,必须在实践中成长。学校引导学生了解“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内涵,教会学生养成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努力寻找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探求知识,获得德育熏陶与习惯养成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知识,逐步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实践的习惯养成。例如,我们开展“小核桃、大品牌”实践活动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了许多知识,在参观、考察、采访、调查、提炼的前提下,举一反三,不仅了解到山核桃的种植、加工、价值等知识,也升华了解到山核桃所独有的内在品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对家乡、对知识的热爱。同学们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的科幻画、撰写了一篇篇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更有甚者把歌曲《北国之春》中的歌词,修改成此次活动中的见闻,在校园里传唱,同学们充分享受阅读和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津南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中尝试着进行了共同备课技术的实践,主要包括内容、工具、路径等,下面按照共同备课基本的路径做具体的阐释。  一、 运用工具,共同备课  我们采用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设计的备课模板:  模板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教学起点,是备学生,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有困难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因为学生懂的就不用教了。二是教学终点,是阅读这篇文章理解、感受的关键处,备的是教材,
期刊
体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诸多“情商”特征中“自制力强”以及“对人、事、物的热情”是每册教材中较为突出展现的,说明这两个特征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理解并相对需要培养的部分。其次,教材中某一特征的展示较为直接和可操作性强。从各个数据统计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数字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某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情商”,建议给予一个相对统一、稳定的周期。  三、 运用教材中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良好“情商
期刊
我们这里讨论的“段落”,主要指课文中的“自然段”。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一看便知,无须辨析,所以习惯上又称“自然段”。  一、 读好段的规范要求  1. 读懂内容  对一段话的内容准确理解,是朗读好一段话的基础,同时,读的过程也是有效理解内容的过程。如——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苏教版一上《怀
期刊
“章”在此指“文章”,即“独立成篇的文字”。读好章是朗读的综合训练,也是朗读的根本目的所在。  一、 读好章的规范要求  读好章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是从“章”的整体这个角度提出几点要求。  1. 理解内容,把握基调,准确表达文章的感情  所谓“基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文章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一般来说,不同的文章基调各不相同。
期刊
【背景呈现】  在《孔子游春》一文第一课时的梳理课文环节,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课文讲述了三个场景,也轻而易举地将后两处场景提炼为“论水”和“言志”,然而,我认为最简单的第一个场景——“赏春”(虽然课前也有所预料),学生们却是这样回答的——  小蒋:第一个场景是“游春”。  师:课题叫《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在讲游春,换一个词概括,好不好?(下面只有两位同学举手)  小余:看春。  小李:望春
期刊
从教已有五个年头,一直在思考: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为此,我在实践中摸索着。我立志要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同学们在快乐的学习中,体会生活的真谛。  一、 教材之乐读出来  我想:如果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大声地、美美地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那他就有了自己的体验,有了体验就会牢记于心。在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读读文中出现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2003年教材培训质量,教材培训备课会于2003年3月17日在南京召开。十多位编委参加了这次备课会,就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培训的相关事宜进行
期刊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明白“问”的重要性,然而对提问方式方法的探究,提问语言的设计与加工,则不一定都有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一、要注意准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问点的确定,这样才能问得明确。问得准确恰当,学生才能有比较确定的答案。如,苏教版小语《大江保卫战》一文中第4自然段:“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
期刊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将自2012年1月到2014年2月来我院骨外科治疗的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
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忽然,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突然飞进了教室,同学们立即被这突如其来的燕子所吸引,有的禁不住大叫起来:“看!多可爱的小精灵啊!”诚然,对于他们来说,燕子真是春天的使者。我知道,他们对于燕子的喜爱和亲近超过了老师的一声禁止 ,无论我怎么都唤不回他们对燕子的好奇与惊喜,倒不如顺其自然,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呢!于是,我灵机一动,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