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若干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本文针对数学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以下策略:(1)让数学师范生熟悉通用软件的运用;(2)让数学师范生熟悉多媒体教学环境;(3)让数学师范生熟练掌握学科软件;(4)让数学师范生学会应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
  关键词: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社会在变革,教育在深化。教育不断被改进的时候,如今的时代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数学教育行业的变革,国内高等数学教育也随着数学教育的兴盛得到迅速发展,这对数学教育后备人才在信息化管理、新媒体数学教育、计算机综合应用等素质技能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依据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各大高校数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依照这项培养目标设计的;再者就是以学科建设为依据,立足于数学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建立学科之间的多维联系,促进学科知识良性发展;同时也会参照信息化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需要,使课程设置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教育部统一颁布的指导文件为基础,再借鉴其他高校比较成熟的培养方案,结合本校数学师范生的具体情况和以往数学专科生的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再参考其他相关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而制定的。
  二、 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
  现在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已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把大部分的学时都放在理论认知的层面上和对教学教材的解读上,而对于理论的应用层面只是一带而过,给专业数学师范生实际操作课时的安排却非常少。目前,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只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进行比例分配统计,并没有明确划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而且在毕业学分要求中,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这一模块是缺位的,能体现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非常少。
  现代互联网已全面进入Web2.0的搜索和社交时代,并向Web3.0的大互联时代迈进,可以说社会的运作过程就是互联网的交互过程,互联网的变革日新月异,带动整个数学教育业态的革新,而数学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却没有紧随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中有诸多矛盾,现行的知识体系与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的矛盾,数学教育企业的人才素质需求构成与学生现有的素质和技能结构的矛盾等都越来越突出。
  培养方案中缺乏对互联网新时代下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中有提及对国内外数学教育业界和学界动态关注的要求,也要求本专业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具体培养规格还不够全面和细化。主要体现在数学教育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动态特征的知识模块存在缺位,例如当今的智慧数学教育、全域数学教育等数学教育业新形态;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没有体现当前的热门应用领域,例如新媒体营销技能的应用。总的来说,现行培养目标与互联网时代的数学教育业人才需求衔接性弱,培养规格要求对学生进修的指导性不强。
  三、 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校工作岗位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特征,学校后备人才要能够把书面理论基础和操作细则转换为实际应用能力,而实际应用技能离不开在实践课程活动中的技能训练,而不是停留在书面和口头教学。在校内的课堂教学中缺少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实际操作训练,对于数学教育这门课,没有安排新媒体教育的实务操作,在数学应用这门课程中,缺乏对在线产品信息的管理操作,综合型平台管理的实操也是空缺的;在校外对专业数学师范生在具体的实习工作岗位安排上,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及中小学实习的劳务性工作,并没有互联网经济下的学校的实习岗位提供给专业数学师范生,在校实习生缺少接触互联网 数学元素的新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机会,导致数学师范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行业态立体化认知得不到强化。
  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行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特征,调整现行专业培养目标。本校相关教师应对当下社会发展新形态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及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校做出全面的分析,并对其所需要的后备人才进行准确、合适的定位,再利用分析成果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使得培养方案更具时效性。
  同时,还需要细化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具体的培养要求应具有动态性,可根据新近几年信息化行业内的热点确立阶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该专业数学师范生对当下的全域数学、智慧数学和定制数学等新业态的研究和应用要求,使得培养方案对数学专业在读的数学师范生更具有指导性,促进其培养目标与数学 互联网时代的学校人才需求构成实现实时对接,缓解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行业内新出现的人才供求矛盾,实现数学行业人才的优化配置。
  四、 结语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和运用的信息化时代中,信息化行业对数学专业后备人才的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形势,我国高校需要明确数学行业对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素质与技能需求,在课程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实践课程等三个维度做出调整,从而实现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真正响应互联网时代对拥有信息化管理能力、新媒体教育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型信息化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培育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學校所需要的专业后备人才。
  作者简介:
  颜婉黟,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小学生课堂上面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是指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表现指标。目前,提升小学生个体数学在课堂上面的参与度的主要措施有:培养小学生主体在课上专心听讲的习惯,增加小学生主体在课上可以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小学生主体可以进行自我表达真实想法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提高小学生主体在数学课上面整体的参与度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学的进度、着重养成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在所有的学科中,它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引领学生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对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相关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感兴趣,而且小学的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对小学的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具体要求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对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思考,不断地在教学当中进行优化。通过生态课堂的建设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能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当中使用对话式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践;思考  生态课堂指的是教育生态的理念融入课堂的教学当中,让教师的教向着学生的学进行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方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作用;方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优质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很好的激趣、引导效果,为全面提高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