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理论研讨和重点试验的基础上已经大规模展开。这次改革实验无疑会对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产生强烈冲击,我们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重新认识和评价,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语文教材,广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课堂教学本应该比其他学科更生动、活泼、有趣味,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目的,但目前的现状令人无比担忧,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课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基础知识确实需要记忆,但是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要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甚至作文,也要求学生背范文,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很不符合。笔者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拿出勇气大胆积极地进行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人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的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是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二是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帅。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最后呼吁语文教师,别让高考统治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我们只有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新教育理念,集思广益,语文教学定能走出泥沼,开辟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教学状况一去不复返,新课程教育教学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
期刊
欢庆的锣鼓震天动地,誓师的口号此起伏彼.8月26日,荆门沙洋沈集镇鄢岗被定格在我国电网发展的史册里.继国家电网公司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晋东南变电站和南阳开关站动工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地研究,将教材中的闪光点寻找出来,将各种教学媒介充分
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音乐教学方案设计是一个融技术、审美趣味等综合因素在内的创作过程。怎样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视觉与听觉的科学性组合,使其达到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多媒体音乐教学方案设计与拟定  从教学目标而言,确立其主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思维为教学的主线,教师如何去围绕这个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要反复论证的。如果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实质性改革一直是当今课改的重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跳出传统教语文的模式又是课改的关键。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强、实践性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多元化课堂的开展,能够把语文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丰富知识的良好平台。当然,在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教学模式上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一、当前语文教语文的教学现状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
从航天企业发展战略和科研生产任务对工艺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工艺专业平台建立以及管理模式创建的必要性。院级工艺专业平台架构基于一批具有特色专业的工艺分中心,其管理模式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同时,环境对人的思想及品行都存在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产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三年多来,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越发注重教学效果。然而现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不注重其有效性,往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教学任务完成,使得高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的出路,旨在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困境;出路  所谓有效性,主要
针对目前调整抽油井电机作业中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严重影响抽采作业效率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抽油机电机快速升降装置。该装置采用左右旋向的内螺纹套管和左右旋向的上下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