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化学教学中的“意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意外”,跟“教学事故”是有本质区别的,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每一次“意外”的产生,既是对教学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一个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契机。将“意外”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引导到要解决问题的中心上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验 教学意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94-02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尤其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有关实验现象完全遵循教材讲述,即使没有出现相关现象,有些教师也只是凭空臆断,然后由臆断推出相关结论。如果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实验现象,有些教师则更是简单的称之为“实验意外”,“意外,真是太意外了”,然后草草了事,完全没有尊重客观事实。事实上实验现象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若对意外进行分析和再思考,完全可以转化为“实验探究”,合理引导学生发生“意外”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比如笔者在内容是苏教版化学①第二专题第二单元:金属与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却发现了“意外”的现象:
  1.鈉与水反应时,钠的周围产生了白雾。
  2.钠球儿本应四处游动,但有时会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
  3.钠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了!
  对于这些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切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避其锐锋,留有悬念呢?
  学生能发现问题,这说明学生在有效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知识形成和升华的过程,而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使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有偏见,也会让学生有种不满足感,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并没有着急往下讲述,而是给了学生三分钟思考时间,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被同学甲解决了: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钠周围少量的水变成了蒸气。
  第二个问题因为涉及到物理的力学知识。小组通过“理化大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钠球四处游动的原因(从钠球受力的情况来分析)。
  第二小组:产生了氢气推动钠球四处游动。
  第四小组:钠球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致使它四处游动。
  为什么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呢?
  第三小组:气体对钠球的推动力和器壁的作用力平衡,导致钠球静止不动。
  如果教师对这一现象置之不理,那无疑失去了一次学科间的互动的机会,这一作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促动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天啦,水居然与火互容了!!
  “是水让钠烧起来的吗?”
  “当然不是,你都看见了,是钠燃烧了,钠在水中能燃烧,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往问题的中心思考。
  “说明钠的着火点低。”
  “很好,那么,谁点的火呢?”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很好,那钠着火了能否用火来扑灭呢?”
  “不行,应该用沙子来扑灭。”
  教师继续借题发挥:“同学们,你们看过滴水点灯的魔术吗?现在,教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下。”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灯(灯芯藏一小颗钠)放在讲台,用滴管滴了些水在酒精灯上。开始期待“见证奇迹的时刻。”
  然而,奇迹并未发生,酒精灯居然纹丝不动。
  教师启发:“同学们,其实你们应该猜到了,酒精灯芯中藏有一小颗钠,滴水点灯本来是通过滴水与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灯点燃的,但为什么教师这样点不着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这一“揭密大战”,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热烈讨论,得出滴水点灯失败的原因:
  1.钠在酒精灯芯中时间过长,已经大部分被氧化,或者,与灯芯中的酒精发生了反应。
  2.滴水量过多,导致“水”把要生成的“火”扑灭了。可改用玻璃棒沾少量水来点灯。
  教师重新进行操作。灯点着了。
  所谓的“教学意外”,跟“教学事故”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实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每一次“意外”的产生,既是对教学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一个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并且要有强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认真地分析该问题与本节课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激活学生想象力,挖掘潜能力。教师如何面对如此多的“意外”,惟恐自己的思路被打断、打乱,只是简单敷衍过去,或者说“这个问题教师们以后再探讨。”这种随意否定和敷衍,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从而也最终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演变成真正的“意外事故”。
  面对“教学意外”,必须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现在的90后00后的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己的想法,若教师仍固守所谓的“教师权威”,无疑违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最终陷入教师“一言堂”的困境。教师们应该尊重学生,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当然,并非每个“意外”,都值得教师去挖掘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甄别,沙里淘金,合理及时加以引导,将“意外”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引导到要解决问题的中心上来,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有很强的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到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讨论的学习之中。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介绍了FluidSIM仿真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具体说明了FuidSIM软件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阐述了该软件对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领会能力的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FluidSIM仿真软件 液压与气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39-01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研究液压与气动技术一般规律和
一段时间以来,A、B股合并问题一直是市场炒作的题材,受消息影响,股市涨跌不止.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上海透露,在面对未来挑战的同时,必然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据周小川
2月27日到28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草案)》在此间召开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交初审,其中多项内容着眼于化解医患矛盾,引起广泛关注。
【摘 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物质生产方式、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教育创新形成了重要推动力。因此,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展开对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
1.划分工资区,控制公务员工资合理的区域差异工资区的划分。对工资区的界定,美国联邦政府首先以人口的规模和密度为标准,确定核心大都市,再以核心大都市为中心,辐射出与其具
世界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科尔尼公司日前公布了其最新的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信心指数调查结果,这份调查全球1000名首席执行官而得出的报告指出,
(一)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经日益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拥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在今天也获得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要多得多的社会承认,这不但包括社会的赞誉以及所
摘 要:《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在目前的教授当中,由于教师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并且没有在一个合理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其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限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使学生全面进步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 TH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
"洗钱",一个不断滋生的毒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情况下,洗钱活动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甚至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也有一定影
韩颖女士是亚新科技副总裁兼CFO,全面负责管理工作.她讲述了亚信的第一次上市.她说,非常高兴向读者朋友介绍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经验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