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艺思想的总体特征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鲁迅的文艺思想,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无疑地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关于这个课题,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获得的研究成果确实已经不少.只是人们往往对于鲁迅的具体文艺见解谈论得多,而对于他的文艺思想的总体特征,却较少涉及.这里,我谨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浅见,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正> 许南英(1855——1917)是我国近代台湾省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大约与我国整个近代史恰相始终。我国近代史上广大人民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斗争,特别是台湾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完整,为了捍卫家乡和自由生活的权利而进行的反对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给诗人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曲折的生活道路和丰富的诗歌创作正是这个可歌可泣的时代的产物。诗人的一生满怀壮志,忧国忧民,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于腐朽没落势力的憎恨。他的诗歌及时而鲜明地反映了台湾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猛烈
<正> 自鸦片战争以来,文化传统的动摇一直是令众多士大夫困惑痛苦的问题,百多年来它一直牢固地潜存于新人旧人的思想中.到了本世纪初,新文化思潮如排山倒海般掀起,壮士吴虞振臂呐喊,以打倒孔家店为己愿,精于收藏典籍的吴稚辉主张把线装书全都扔进茅厕,而陈独秀则张扬自由民主之声,挥舞全盘西化的大旗,把运动推向了高潮.在这风云际会、山雨磅礴之时,国粹派们也奋勇鼓噪,为即将淹没的传统文化痛心疾首而声嘶力竭.四海之内,群龙鼎沸;百家齐鸣,莫衷一是.旧的问题再一次被放在历史的天平上加以权衡.然而,当往日的喧嚣
<正> 由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纪念抗日受难同胞联合会共同发起组织的“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于1990年8月10~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祖尧堂隆重举行.来自大陆、港、澳、台、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的94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探讨并理顺近百年中日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展望未来中日的友好合作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简介如下.揭露和谴责日军在华暴行构成了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十多位学者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材料,揭露了日军在占领东北、冀中、山东、华南、香港等地区时实行
四川省重大水电项目--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传来捷报,近日,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主体工程首仓混凝土开盘浇筑,比原定计划提前1个月,标志着该项目又一阶
<正> 孙中山为“谋中国之革命”,集古今中外文化之大成,建构了博大的孙文学说.它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孙中山独有文化观结出的硕果.本文试图从商品经济与商品意识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去寻求孙中山文化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正> 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发展创汇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存在问题不少,正处在能否上新台阶的转折关头.因此,这个“热点”同时又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很值深入探讨.一 农产品的出口地位与珠江三角洲创汇农业的发展由于外汇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即使农产品在国内市场能够全部消费掉,为了国家的富强,也得在温饱有余的前提下尽量多挤出一点农产品来出口换汇.
<正> 十年内战时期,尤其是风雨飘摇的三十年代,宋庆龄高举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旗帜,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站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最前列,为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特殊的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光荣业绩.研究十年内战时期的宋庆龄,对于我们正确了解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政治思想的演变及其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是很有意义的.高举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旗帜
10月12日下午,由中国水电七局承担机电安装的大渡河泸定水电站重达363吨的首台机组(4号机)发电机定子顺利吊入机坑,提前实现节点目标,为2011年5月首台机组投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阐述了岩爆的特点、产生的主要条件、岩爆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正> 人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将近七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而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很快就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是什么缘故?其中有何规律性和阶段性?笔者试就此问题谈些粗浅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