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学习法在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的运用与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n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展评学习法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交互活动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课堂实践,将展评学习法运用到信息化体育课堂中,发现这样的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展评学习法 信息化体育课堂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045-020
  1.研究背景
  展评学习法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它对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以及学生交互活动方面比传统教学有其更高优势。所以我校已经在各个学科推行展评学习法,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其优越性。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校园网络、投影、电脑、智能手机、平板、智能手环、摄像机、各种智能终端等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学标配。同时智慧校园、网络课堂的兴起,以及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用,特别是现在发达、开放的网络环境让教师寻找各种教学资源变得简单易行。我校在拥有了这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化展评学习法。这使得我校教学模式有了极大改变,逐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学校。
  在这样背景下,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把信息技术引入体育教学中,并使其贯穿整个课堂。首先利用大屏投影设备,电脑、手机、校园网络以及实时交互软件把整节体育课从情景导入、讲解、示范、分解示范、慢动作示范,最后加以实时回放纠错分析、实时情景互动,将整节课串联在一起,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信息化体育课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展评学习法运用到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经过一年的运用与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化。
  2.教学运用
  案例一
  体育馆,体操肩肘倒立教学(第一课次),共45学生。课堂常规,多媒体介入准备活动调动学习气氛,由于准备活动加入了音像因素,学生很兴奋准备操做的很認真。在好奇的眼光中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手机操作大屏投影,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看的很认真、听的很仔细。然后分组学练,教师巡回并用手机照片和视频记录存在问题。在集中讲评的时候,教师用实时交互软件直接把刚才练习时的视频直接播放到投影上,学生顿时发出了一片欢呼。看见自己刚才练习的场景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非常的激动,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来了。教师通过慢放、回放、反复回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了动作的关键。在下面练习中学生迅速掌握了动作要领,完美完成了教学目标。然后教师操作手机在大屏幕上调出早就准备好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时候,把教学导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情景游戏比赛中去了。激昂的音乐伴随着比赛,同学们的情绪已经进入了高潮,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最后教师通过视频编辑软件把一节课的精彩片段编辑好加上特效,在放松的环节播放了出来。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欢欣雀跃,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让学生下课后还意犹未尽。
  3.运用分析
  展评学习法和信息化体育课结合在一起的最大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就可以明确展评学习法在信息体育课堂上怎么样运用了。展评学习法的关键在于前端学习和展、评这三个模块。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要完成这三个任务很难,因为体育课有三维目标、练习密度等条件的限制,有教室在操场这个大空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环境不够安静等不利因素存在,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在传统体育课中进行展评学习。但是如果是在信息化体育课堂上运用展评学习法两者就很容易结合,并且还可以是对其完美的补充。但是体育课堂和别的科目相比有着其特殊性,所以展评学习法在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的运用,也不能全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
  3.1前端学习的布置
  首先,布置前端学习任务。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学生了解并掌握技术。所以前端学习的布置,就必须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完成的,布置的内容可以是动作的技术要领和某个技术环节的重点和难点,或者学练的方法、辅助练习的方法和其原理的解构,也可以是学习的方法的解读。而且体育课的前端任务是有别于其他科目的,它的不同处在于形式上的不同。它的前端任务应为视频和文档的结合为主,可以用PPT软件来完成,这样的信息化体育课堂前端学习任务书直观形象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些不同于其它科目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更多的积累教学用素材,这些素材的来源可以是网络,最好是来源于平时的课堂。教师可以在平时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摄录设备记录下同学们正常练习的动作和练习过程,或者利用体锻课时间进行收集,将每一个教材内容的素材积累够以后,就可以制作前端学习的任务书。最后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课时结合小组讨论完成前端学习的任务。
  3.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
  展评学习法在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的展。涉及到用什么样的形式展、怎么展、展什么、展什么内容、展多长时间,这些因素会直接的影响到课堂效率。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的展采用三种种形式。第一,采用信息化技术直接展示。第二,学生现场演示通过实时交互软件在多媒体设施上展示。第三,是教师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及时记录,找时机进行展示。采用第一种形式的展示的内容是前端学习任务的内容,它的目的的是为了更清晰、更直观,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了解和理解。第二种形式的展示,是学生现场演示课堂小组讨论学练的成果,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展示,它的作用是加深对重难点以及学练方法的掌握,以及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思维能力。第三种展示是教师在学生学练时间里,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优点或者存在问题及时用多媒体设备记录,找时机进行展示。它的作用和目的是进一步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3.3自评、互评
  展评学习法,评的过程也是同学们观点碰撞最为激烈的环节,也是同学们记忆最深刻的过程,很多创新的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设想往往在这个时候产生,所以教师也要多做一些知识的积累和熟悉网络检索的运用,能够应对学生在碰撞的过程中灵光乍现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同时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让气氛活跃起来。展评学习法在信息化体育课堂上的评有两种,自评和互评。自评是学生对自我和小组讨论结果的解读,互评是在自评结束以后别的小组对自评结果的质疑和纠错。评的环节和展示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3.4三个模块的整合
  加入了展评学习法的信息化体育课堂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多媒体系统将前端学习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这是第一种展示形式,由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介绍,这个环节只是先进行展示,先不进行评价。然后在教师安排下学生分小组开始学练,论证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及时的巡回观察,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收集视频素材。再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将现场收集的素材利用软件编辑后通过实时交互软件进行展示,这是第二种展示形式,然后在这个环节将评论加入进去,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进行自由的评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只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就行,千万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创造的空间。然后再安排学生分组学练,继续论证讨论的结果。教师还是继续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和记录素材。最后通过第三种形式的展示后,教师安排学生反思由教师来进行总结,并对下次课提出要求和布置。
  4.結论
  4.1展评学习法和信息化体育课堂的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4.2展评学习法和信息化体育课堂的结合,能让学生深层次了解动作原理和概念,进一步促进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4.3展评学习法和信息化体育课堂的结合,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束缚,是对传统体育课堂不足之处的补充。
  4.4展评学习法和信息化体育课堂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体育学科地位和教学成果,促进体育学科改革的发展。
  [ 参
其他文献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指导思想,语文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文章在分析语文德育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挖掘教材文本人物及故事中的德育元素,并通过交流与实践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以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发挥语文德育教育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除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幽默艺术多讲小故事或多结合时事,利用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而言之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对历史的兴趣,课堂效果自然提高。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史学习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家长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探究意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的教师并未重视探究意识的培养,并且数学知识的教学和探究意识的培养的融合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简单介绍探究意识的相关概念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 数学教学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崔峦老师也提出:“2011版的‘课标’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运用’。”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赏词品句,也要深入解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我国各中小学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优势,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农村中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摘要】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将终身发展作为学生成长教育的重点。为适应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环境,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潮流,另外,时代的快速更迭与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针对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展开详细论述。
【摘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生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任务单作为指导高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驱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本文即以任务单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当前整本书阅读下任务单设计的现状,然后阐释了整本书阅读创新任务单的意义,最后探究了整本书阅读创新任务单的策略,以此驱动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奠定基础。  
【摘要】 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英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行了新课程标准后,高中英语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反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教材,并引入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材 新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提要钩玄法”是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人教版语文教材编者在语文必修一的单元导读环节中,提出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为例,探讨“提要钩玄法”在文言文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 提要钩玄法 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09
【摘要】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关怀,得到教师的爱。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爱学生,如何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你的爱。本文通过以下三方面去探讨探究性阅读教学:1别忽视与学生接触中的每一个细节。2爱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耐心和尊重。3.爱需要智慧。  【关键字】细节 耐心和尊重 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