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美学的价值及其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r——评《食品包装设计》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民众的消费理念与审美观念普遍有所提升,在面对同一类食品时,倾向于购买外观美丽的产品,逐步催生出“产品美学”设计概念.基于此,探究产品美学价值及其与食品包装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推动美学与设计学相互融合,促进食品包装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由员勃、陈莹燕、宋华联合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月出版的《食品包装设计》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深入探讨食品包装设计相关内容,包括食品包装功能、设计原则、具体流程等基础内容,并详细阐述食品包装结构、材料、外观等方面的创意方法,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古籍普查是摸清家底、保护古籍的基础性工作.笔者报道了四川省古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阐述了普查中存在的思想上重视不够、从业人员较少、专业水平有限和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扩大队伍、加强培训和加大投入等有关解决办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影响下,各大学校都提升了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发展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工作,以期切实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食品专业以提升学生的食品制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在学校整体教学倾向影响下强化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在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业界对校内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知识以及操作流程,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这就促使学校将思政教育渗透进食品专业双创教育中.《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这本书属于专业教材,在该书中,食品工艺、食品微生物检验等专
期刊
民国文献进行缩微化,既可以起到保护文献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利用文献资源.笔者主要描述了缩微品制作中影响优质率的因素,缩微拍摄各环节对优质率的影响,及如何减少失误提高缩微品的优质率.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寄语2022年,那么这个关键词一定是创造.“创造” 是源于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创造性的思维,是要把我们希望创造出来的东西想清楚,然后再付诸于行动.我们非常喜欢“创造”这个词.rn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编辑部同仁一直在寻求突破,因为我们担忧很多事情,比如,杂志出版这么久了,受众面有没有扩大、文章内容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能否引领时代潮流,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期刊
笔者考察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录音资料的存藏状况、老化情况以及采取的抢救措施.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近几年随着社会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境下,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民众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结合当下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丰富,其中,食品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食品安全问题无疑会对我国的食品国际贸易规模与形象产生影响,因此亟需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向推动作用.基于此,由张鸿雁和贾敏编著、科学出版社
期刊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吃得饱”的基础上,提出“吃得好”的生活需求,而食品安全即是“吃得好”需求下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民生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且二者彼此联通、相互统一,在此认知下,食品安全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其与赢得民心以及维护国家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是民众生活需求提升与国家稳定发展的共同要求,基于此,拓宽食品安全理念传播路径,探索其在思政管理中的渗透与融入,在实践层面具有必要性.近年来,中国思政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并提出课
期刊
中医食疗以我国悠久的中医历史文化为背景,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简单而言,中医食疗是利用食物实现防病治病、促进病体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2017年,我国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指导我国居民进行食养,由此可见对中医食疗展开研究是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应然举措.同时,反观我国出现的几次重大疫情可以发现,在疫情防控时期,总会出现部分“伪食疗”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不仅阻碍正确中医食疗文化的发展,同时可能会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对中医食疗进行
期刊
为有效提升江门侨乡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协调发展能力,为“文化强市”和“以文促旅”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有必要对江门市地方古籍和民国文献进行整体研究.以江门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市级图书馆如何开展古籍资源整理、研究与利用工作.
缩微技术作为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把纸质文献资源转换成缩微胶片长期保存,再通过缩微胶片转换成数字化资源.优质的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数转模技术得以长期保存.缩微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图书馆建设缩微文献数据库、综合运用缩微数字化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