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三题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修改稿的深入学习、对品社课堂教育有效性的不断实践与反思,在内涵深、外延广的品社教育实践中如何获取最大有效性,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帮助,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为人师表——教师行为文化是无形的道德教化
  1、宽容是爱的一种。我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曾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做语文作业”,虽然我很生气,但我告诉他“喜不喜欢和做不做作业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态度问题,一个爱好问题”,然后我坚持每回上课关注他,课间多与他交流,课后与家长沟通,经过一阶段时间,这名学生交作业了,我欣慰的同时体会到教师的宽容是一种对孩子的真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爱的教育,才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受到信任,得到尊重,获得鼓励,产生积极健康的处事心态,由此学会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
  2、自我心理的调适。教师的言行,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倘若带着情绪走入课堂,课堂里立刻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孩子会感到有压力,在此前提下教师的言语往往会片面而偏激,这将进一步破坏师生双方的情感,而将情绪转嫁给学生,首先是对学生不公平,不尊重,教学注定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些心理调控的能力,做一个自信向上、乐观豁达的老师,去培养好学上进、健康阳光的学生。
  3、广博的知识素养。学高为师,教师个人知识的渊博,能给学生强有力的影响,你可以是一位语文教师,展示你讲故事惟妙惟肖,朗读声情并茂,写作优美生动;你可以是一名数学教师,展示你计算正确迅速,解题方法独特巧妙;你可以是一位英语老师,展示你口语娴熟,单词记忆惊人,你还可以是体育老师知道灌篮,可以是音乐老师一展歌喉,可以是美术老师画画栩栩如生……有难度却有乐趣,有压力还有收获,“百变”老师使你在品社课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引领学生徜徉在各种知识的海洋中,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基石。
  二、渗透教学——与学科互动形成共振效应
  1、丰富个体经验。儿童是在与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他们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同向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这些学生已有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引领学生回眸历史的灿烂,分辨现实生活中的善恶,关注社会发展的态势,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在不断体验感悟的时候,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文规范的价值观,成长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世纪小主人,我们需要为品社教学增加“厚”度。
  2、注重课程渗透。四年级上册有一课《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我打破了学科之间的框架,开启明亮的窗户,联系语文教材中《诚实与信任》与学生展开讨论,明白生活中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诚实,而只有诚实,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跟诚信在一起,我们的生活才更幸福。诸如此类,需要教师融会贯通,加强课程渗透,为品社教学增加“质”感。
  3、开展体验活动。活动性是品社课堂的一大特点,既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需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思辨、明理,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自我的人格构建。少先队组织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队歌嘹亮,领巾飞扬是多少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始终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因此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参与中感悟。因此我们需要为品社课堂注入“活”力。
  三、巧用媒介——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道德认知
  1、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引领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讨论的活动中来。品社课的新课导入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着学生是否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电教媒体的助阵所产生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兴奋状态,以较高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悟。《课标》中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特别是让学生通过网络促进学生自主感悟。
  3、信息技术的介入利于学生知行统一。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本学科虽然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有许多知识性的书面练习作业,但这一学科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调查实践等促进知行统一的课外拓展题比较多,在教学的后续过程中更要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更要注重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获得情感体验,内化为道德观念,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品社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法相比的综合性,它是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准,逐步使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和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品德课堂的有效性基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我们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宽广的知识面,课程渗透的意识,活动组织的能力,以及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做到厚积薄发,找寻品社课堂“力”的支撑点,定能提升品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通向数学”课程是目前国内唯一基于“教—学路径图(Learning Trajectories)”理论设计的新一代幼儿数学课程,是对幼儿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系统创新,真正解决了幼儿数学“要不要教、教什么、怎样教”等核心问题和实践课题,旨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数学知识技能,锻炼数学过程能力,培养数学学习品质,为他们打开通往更广阔的学习世界的大门。  时光飞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已经结束,
电气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八大系统之一,是电梯安全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对电梯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验,才能保护电梯的安全运行。
综述水泥基材料各类常见收缩的特点、机理及对水泥基开裂的影响。通过自由收缩、质量损失、强度、平板抗裂性等试验研究减缩剂(SRA)的减缩抗裂效果。加入SRA,砂浆早期收缩明显
近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能源的损耗也日益严峻,因此在各行各业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节能减排
摘要:电站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是维持电站正常运转的主要基础,在设计工作当中,锅炉的运行经常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危及到了锅炉的安全甚至对附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影响锅炉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煤质、水质、负荷、人员等,本文就此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提升安全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电站锅炉;问题; 措施  1.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对于电站锅炉而言,任何不安全因素都有可能对其造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农业运输机械快速设计平台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从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农业运输机械快速设计平台的
德育是学校的重要课程,新时期德育的核心是和谐,德育和谐是教育和谐的基础。因此,校长须重视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技术的结构特点,对其在石油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